石珉
摘 要: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价值、任务与目标、原则与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留下了内容全面、特征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全面、深刻理解邓小平这些思想对于高校在社会转型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价值。
关键词: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社会转型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者,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深入的理论思考,留下了极其丰富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宝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价值
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邓小平指出:“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1]367在邓小平看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既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又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还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2]110要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教育国民,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离不开科学指导,这点毋庸置疑。可仅有科学原则还不行,还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建设物质文明,不能没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邓小平强调:“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1]368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这是邓小平在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曲折过程所得出的重要经验判断。他反复强调:“我不止一次讲过,稳定压倒一切。”[2]364而要保证社会长期处于稳定和谐的局面,就必须重视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來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起非常大的作用。”[1]255
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否则,自身工作就会无的放矢。要弄清这个问题,不妨看看邓小平的相关精辟论述:“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1]162可见国内的各项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服务于现代化建设这个大局,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失去它应有的价值。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邓小平有过系列的论述,梳理归纳这些论述,发现邓小平提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与内容主要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形势政策与民主法制教育等。
党的基本路线,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与兴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马虎不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邓小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指出:“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1]249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与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前提、保证和必由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包括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在内,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牢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自觉投身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
关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强调:“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1]369 1981年7月17日,邓小平在《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1]176邓小平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旗,努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唯有如此方能实现我们既定的宏伟目标。
关于形势政策与民主法制教育思想也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1]165在邓小平看来,民主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民主和法制犹如两只手,削弱任何一只手都不行。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所以邓小平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邓小平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一切无纪律、无政府、违反法制的现象,都必须坚决反对和纠正。否则我们就决不能建设社会主义,也决不能实现现代化。合理的纪律同社会主义民主不但不是互相对立的,而且是互相保证的。”[1]360
3.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邓小平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1]114“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1]143“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2]144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强调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根本立场上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要坚决制止有害于人们思想的坏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不正确的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
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认为,分析思想状况,进行教育与再教育,都要有针对性,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青少年不同的成长阶段,提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首先,要对青少年进行“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教育;其次,伴随着青少年不断成长,对其加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然后,在他们走向社会、投入工作状态后,再进一步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差别性问题,要针对不同对象及其不同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才能收到好的效果[3]。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用历史教育人民、教育青年。历史是一面镜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历史这本教材。邓小平十分重视历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2]206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历史这本教科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灵活运用这些素材,让事实说话,解开青少年思想中的扣子,消除青少年思想迷惑,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民主,以理服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而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靠民主、讨论、说服的方法,不能采取压制、强迫和运动式的方式。这是邓小平在思考总结我国长期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经验。邓小平认为:“对于思想问题,无论如何不能用压服的办法。”[1]145由此可见,邓小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民主和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他人,以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这种民主讨论的方法,才真正符合人的思想变化规律。一味压制、压服只能让人口服一时,不能让人真正心服,其结果只能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面。
第六,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社会和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单个部门或者单个人的努力,是很难达到其教育目标的,必须要靠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邓小平认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端正党风,是促使社会风气好转的关键。他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学校的教员及军队的政治人员等,都要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4]。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1.超越的创新性
邓小平作为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尊重实践,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从我国国情和世情出发,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展现出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他在继承毛泽东思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点、新思想和新论断。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具备超越的创新性特征。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创新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2)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现代化建设服务;(3)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4)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四有”新人为根本目标;(5)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6)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严格法纪相结合;等等。
2.突出的系统性
邓小平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历,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思考,积累了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他十分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导机制与队伍建设等基本问题,留下了一系列的深刻论述,这些思想相互联系,前后连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突出的系统性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征。
3.鲜明的实践性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国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依据,彻底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邓小平曾说:“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说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2]258-25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为此,在邓小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规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法则。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说服力。他主张用事实说话,用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群众。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批评了在思想宣传工作中形式主义太多,他认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只追求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关心群众诉求,不关注群众的思想实际,那何来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呢?邓小平同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针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大地指导和推动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明的实践特征贯穿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始终。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合理布局高校各項工作,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工作千头万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好坏事关高校培养目标所坚守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体现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我国高校办学的正确方向。正如邓小平所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104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道德法制等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进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教育是我国高校履行自身的职责与使命的重要途径。邓小平认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高校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高校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与根本要求。邓小平多次强调,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理想信念是精神支柱,道德法制是行为规范。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开展道德法制教育,就是要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坚守社会主义法制,培养严明的法纪理念,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习惯。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必须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邓小平指出:“我们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的进步。”[1]105-106在邓小平看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确保高校办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这是正确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保证。各部门要服从党委的安排与部署,党委宣传部门主抓宣传思想工作、教学部门主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落实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工作部门主抓学生日常管理和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高校其他工作部门主抓管理服务对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拓宽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广开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各二级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各课程教学、各社团活动开展、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等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
(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必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这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没有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僵化、空洞而缺乏实效;不联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呆板,缺少活力。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不合理的做法,就必须始终注重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多方面的:要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现在的大学生总体上看,大都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一些人抗压能力弱,心理人格不完善,个性化特征明显,辨别能力不强,遇事极端化现象时有出现等;要联系高校实际。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些会对本校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要联系社会实际。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的传播提供了非常广泛的途径。这种广泛传播具有两面性,既有正能量的传播,又有负面信息的出现,可以说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良莠不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知晓学生思想问题会出在哪儿,明白学生有哪些困惑,从而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钟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570-581.
[4]聂月岩,王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8.
本文为池州学院2012-2013年度校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编号:2012SZKJSGC7-2)、安徽省2012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12jyxm570)和2016年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立项建设名师工作室项目(项目编号:Szzgjh1-1-2016-2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