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2015-05-11 06:12蔡火林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问题

蔡火林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变革和大转型的时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如何能更好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点。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和学校在开展德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德育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少许启示。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学校德育  问题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阶段,众多学者把这个阶段称作社会转型时期。“所谓社会转型,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为先导,又不限于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是由此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1]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都在受着冲击,并由此带来了对人们道德价值观的冲击。受此影响,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受到普遍质疑,而新的价值观念体系又尚未确立。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学校德育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些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终极化、理想化、精英化的德育价值取向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价值取向是主体在面临多种价值方案时,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价值的认定和选择。由此,德育价值取向就是教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面临多种德育价值方案时,选择其中的某一种来实现德育目标。

我国长期以来都推崇并秉持着一种终极化、理想化和精英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比如,无私奉献、先公后己、为了人民的利益奉献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德育价值取向不是不可以有,其弊端在于这种德育价值取向和基于此而确定的德育目标的强大统摄力,这些德育价值取向必然直接反映到学校德育过程之中。此种德育价值取向没有有效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一种状态,缺乏对学生日常生活规则的足够关照。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所讲的东西如果太过于随意、太过于生活化和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就有可能被上纲上线,难道一定要希望学生成为一个思想纯粹的人、无私奉献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敬业乐群的人、忧国忧民的人……才行吗?这答案应该不是!

“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附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2]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品德极其高尚的人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夙愿,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圣贤般的道德水准。学校德育在终极化、理想化、精英化的价值取向指引下乐此不疲地向学生灌输道德理论,盼望着学生能成为一个个道德极其高尚的人。但是,这种对日常生活规则缺乏足够关注的德育虽然不能说是失败的,但至少不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在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后,发现运用从学校里学来的那一套德育知识来处理日常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甚至会出现很多矛盾的地方。笔者认为,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高尚的道德熏陶,但是,不能抱着“高、大、上”的德育价值取向统摄一切,应该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规则的传授。

二、学校德育目标的阶段性不明确

有研究者指出:“我国主流道德规范体系中道德的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次的道德、主导层次的道德、理想层次的道德。基础层次的道德指尊老爱幼、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主导层次的道德则是以‘五爱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道德;理想层次的道德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共产主义道德。”[1]相关部门在制定我国学校德育的目标时,有两个基础性的根据,一是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来制定目标,二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目标。学校应该基于这些根据特别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但现实中进行德育时恰恰没有很好地做到根据学生的身心来开展工作,没有很好地注意到德育目标的阶段性特征。

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常常理不清道德三个层次的先后顺序,颠倒其顺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不正确的。例如,在小学甚至在幼教阶段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在中学阶段进行主流教育,而到了大学才开始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公德教育。这种做法不能说对学生道德水准的培养没有利处,但是效果不甚好。

三、“固步自封”的德育方式方法

面临近年来一些学生的道德败坏事件,社会各界几乎千夫所指,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学校。虽然这种把责任推到学校的做法有些欠妥,但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德育的有效性特别是德育方式方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学校长期采用一成不变的德育方法,并且还自我认为效果极其良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1.课程化与抽象化

长期以来,老师们在课堂上拿一本书仔细按照教学大纲来讲授道德知识,学生在下面拿着笔记本记,这是课程化与抽象化德育模式的典型写照。课程化与抽象化的学校德育一方面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不是空洞的、说教的、抽象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必将落实到处于现实中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当中,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课程化与抽象化的德育模式也缺乏对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与共鸣的关注。这种德育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书本知识,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时的价值选择能力。

2.义利二元对立

学校在德育过程中,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要如何担负起自身的责任与义务,而较少触及社会公民所具有的权利。这种德育方式实质上是在一种义利二元对立的德育观影响下形成的。要想学生以后能成为一个认真履行自己对家庭、国家、社会的责任的人,就不能少了让其理解自身具有的权利。康德曾说:“一个真正的道德主体,他必然既是道德的执法者,也是道德的立法者,也就是说必然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主体。”在这种义利二元对立德育观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当以后自己的私欲不断膨胀的时候将不能明了自己具有什么权利、别人具有什么权利和自己的权利边界在哪里。总的来说,虽然个人所应该具有的义务与权利两者不能说孰轻孰重,但如果不能从内心感受到自己权利和权利边界的人也很有可能不会成为一个认真履行义务的人。

四、过于泛化的德育内容

对于德育是什么和什么是德育即对德育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一直是研究德育问题的人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学界对此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看法:“德育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德育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德育是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等的总称。”[3]这实质上是一种“大德育观”和“小德育观”的区别,而学校德育过程中秉持的正是一种“大德育观”。在这种“大德育观”的影响下,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讲授的范围很广,并且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而不是围绕道德教育这一德育的中心来开展工作。长此以往,学校德育时间与精力被过度分散,德育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德育工作评价模式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而加以改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也需要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现行学校的德育评价模式过于注重对德育过程质量的评价而非德育最终结果质量的评价。学校在德育评价时主要关注的焦点是德育课是否开设了,学生德育考试中是否得到高分。而对到底最终的效果如何、学生受到的启发如何、还有没有什么需要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的关注不够。德育质量不等于工作质量,它是工作质量和结果质量的合体,也就是说,在德育评价时不只能看到德育工作过程中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还应更多地关注到德育效果这一结果质量。

六、相关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终极化、理想化、精英化的德育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左右着我国学校德育的走向,而这种德育价值取向的弊端已经显露,所以必须适度加以修正。我国学校的德育不能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想化、终极化品德的人为工作的最终目的,而应该对日常生活规则加以关注,特别是应该注意切实培养学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各级学校思想教育同青少年身心特点相脱节,……青少年从小在课堂上没有学到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应遵循的为人处事的基本行为规范,却要死记硬背那些高度理想化的、超凡入圣的道德信条,而一个人总是难以恪守那些未经其思考和内化的道德理念并践履这些道德准则。”[4]学校在进行德育时必须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依据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应进行日常生活中得公德教育,中学阶段进行社会主流价值观教育,大学阶段可适度进行诸如共产主义之类的理想教育,当然这种划分也并非绝对的,可适度推行渗透型教育。

学校在进行德育时,不能止步于课堂上的照本宣科,不能止步于学生是否做了笔记,不能止步于学生在相关考试试卷上的分数高低,而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内心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如何把德育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如何克服义利二元对立思维带来的影响。

受“大德育观”的影响,学校德育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学校这种为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高尚的人而多方出击与各个击破的德育内容观,实质上极其不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道德教育的开展,因为在“大德育观”的影响下,学校没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学校现行德育评价模式只注重形式上的工作质量而对于德育的结果质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德育过后只是那一张试卷来评估整个德育工作的质量,甚至连考试试卷也没有,认为对德育进行评价可有可无。学校应该给予德育评价工作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需要对德育的结果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德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李伟言.重塑我们的道德生活——当代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陈正良.冲突与整合——德育环境的系统系统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问题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转型时期《反家暴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实施困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