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 辜永红 韩庆文 于彦涛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类研究生在实践教育中存在的创新培养不足,包括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内容落后,缺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扩招后的教学条件紧张的问题,提出构建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项目,提高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86-02
一、引言
信息类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高等科技人才培养的目的,为国家提供满足社会发展的高级科技型人才,对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类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现有研究生的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和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显现弊端,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包括教学内容相对越来越落后,缺少与社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条件紧张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信息类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二、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扩招政策实施以来,信息类研究生的数量也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许多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实践教育问题也伴随而来。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研究生的研究内容一般是较为前沿,特别是信息类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更是发展速度极快,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相对于科技的发展,信息类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不能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严重滞后于学科前沿知识的发展。一方面是信息类研究生教学内容面广、理论深度深,造成教学内容更新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信息类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涉及实践平台、实践基地和实践仪器方面的内容,使得实践教学的拓展极为不易。这种教学内容的更新之后问题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2.创新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许多信息类的研究生的学制时间是三年。其中第一年的教学内容一般是课堂理论学习,期间只有部分研究生参与了导师的项目研究。没有参加导师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因此失去了这段时间的项目研究的经历,当第二年开始参与导师项目研究的时候,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熟悉导师的项目,消化师哥和师姐的资料,真正为导师解决项目的实践能力还未能体现出来,就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也就是到了第三年的第一学期,许多研究生就要为解决工作问题,参加各种招聘会和宣讲会,甚至需要到公司进行实习,这样往往会造成研究生在短时间内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缺少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在广度和深度方面缺少认识。极易造成研究生在选题时会更倾向于选定前面有人重复做过或过于程序化的课题,这就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创新型思维的发展。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不但受制时间,而且受制于实践创新的培养内容和方式。即使保证了三年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时间,没有学习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条件,同样会影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因此,信息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实践教育内容和方式、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和模式、教育管理和教育环境的全面、深刻的变革。因此,教学内容的滞后,教学资源的不足,创新实践活动的短缺容易造成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为提高研究生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下面以重庆大学信息学部的研究生教学为例,探索提高信息类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改革方式。根据信息类研究生的培养特点,针对现阶段信息类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信息类研究生创新实践体系。
三、信息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
1.构建校内外创新实践平台。学校的创新实践平台涉及很多方面,这里以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的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为例,分析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校内的研究平台包括校内的研究生公共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联合研究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这部分研究平台为研究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为了保证在校内研究平台上顺利开展项目研究,需要提供必要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如信息类研究生的研究平台可以有射频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网络通信实验室,FPGA工程开发实验室,生物医学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光电综合实验室等。同时研究生校内外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加强与公司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如霍尼韦尔联合实验室,华为联合实验室和传感器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根据公司技术发展的要求,与联合实验室研究生一起研究技术方案,提出解决问题和提高技术的方案,同时让部分研究生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研究。一方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能让研究生毕业后具备独立从事项目研究的能力,毕业后能够马上胜任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让研究生认识到自己所缺的知识,行业对技能的要求,有意识地加强某些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企业对研究生的实践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并专门制定培养的方式,委派一名高级工程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具体的实践指导。这种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的模式,让研究生不但在理论上得到提高,同时在创新实践上同样得到指导。
2.构建创新实践活动。拥有的较好的创新实验平台和虚拟实践平台,并不意味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得到提高,还需要创新实践活动的支持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创新实践活动需要项目的支持,一方面参与研究生导师的项目研究。另一方面参与各种社会实践项目、竞赛项目和研究项目。导师指导项目研究是研究生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研究生在指导导师的指导下,与团队成员一起进行有序的项目研究。由于许多信息类导师的项目是前沿的自然科学领域,理论深度较深,研究生需要具有创新的思维,才能解决研究问题。但这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实际项目的经验积累。许多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对研究生的从事相关项目经历比较看重,拥有一定项目研究经历的研究生具备从事公司某个领域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的一个有力补充。许多学校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各项竞赛,诸如科慧杯、挑战杯,英特尔程序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不但在经济上进行奖励同时也在研究生奖学金上进行倾斜,鼓励研究生通过竞赛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积极参加各类学術交流和专家讲座活动。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一方面了解行业的最新信息和创新技术,指导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学术交流活动认识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参加专家的讲座,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最新技术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
综上所述,对信息类研究生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内容落后问题和创新实践教学薄弱问题的两方面具体问题,提出构建新的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校内外的创新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项目。
参考文献:
[1]刘俭,高原,彭勇.我国现行导师制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23(85):186-188.
[2]郑婷婷,蒋义.普通高校研究生师生关系的调查分析——以Y大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0(4):46-50.
[3]曹瑞红,包水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88):61-64.
[4]袁剑波,郑健龙.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137-1401.
[5]熊玲,郑枫,李忠.定位、优化及创新——修订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J].教学研究,2009,32(5):23-25.
[6]白雁,王星,李永强.研究生仪器分析课程讲授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111-113.
[7]姜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重庆高教,2009,22(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