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健
程阳八寨,在广西三江县的青山绿水里躲着、藏着、笑着,有如美丽的童话,是侗族同胞繁衍生息的地方。程阳八寨的楼房、桥梁、鼓楼,每一件作品都出自侗家工匠灵巧的双手,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中国非物质保护遗产中唯一一处手工艺保护基地。
当工业化社会风起云涌,很多产品来自电脑设计、机械加工的统一模式,传统的、精细的手工艺建筑再现了它的稀有与价值。当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来到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看到程阳八寨充满智慧的民俗建筑时,犹如喝下一杯淳厚的米酒,视觉和心灵都会微微一醉。
八寨,即是三江县程阳地区自然形成的八个村落:大寨、东寨、平寨、岩寨、马安、平坦、平铺、吉昌八个侗寨,简称程阳八寨。
程阳八寨,历史悠久,民族建筑,多彩多姿。如象征族群的寨门、鼓楼、风雨桥、吊脚民居,清新如画。各种建筑通常与寨前的梯田、寨后的碧草,以及古老的水车一起进入画面,仿佛听到多声部的“侗族大歌”共鸣。众口赞誉的程阳八寨侗族传统建筑数量多,式样丰富,造型美观,技艺精巧,已成为研究侗族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程阳风雨桥的建造,更是侗族百姓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
程阳风雨桥建于1916年,桥的下部由青石垒砌,形成墩台,厚重而稳当,即便遇到山洪暴发,水流湍急,侗家人拉车牵马走在桥上也如履平地。桥的中部是木质桥面,采用密布式悬梁托架简支梁体系,造型美观,结构严谨。桥的上部是亭廊,采用木质梁柱凿榫衔接,构成了重檐翘角,层次分明的廊亭体系,形成五座塔阁式桥亭;桥亭的顶端和亭檐翘角镶有不同装饰,有象征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的葫芦;也有向往蓝天,展翅欲飞的吉祥鸟,形成桥内桥外的统一美。风雨桥两旁还特别设置栏杆、坐凳,专为来往行人歇脚,可以在此抽上一袋烟,喝上一口水,有了如此人性化的桥梁,人又哪里离得开家乡的温度和关爱。
1965年10月,暖阳融融,郭沫若先生兴致勃勃来到程阳风雨桥,看罢木桥,喝罢油茶,诗兴大起,随即挥笔为风雨桥题字并赋诗一首,如今仍留在桥头,供游人浏览欣赏:“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聯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时过境迁,如今上得三江道,把犁锄事是无需做了,但可以坐在风雨桥上,手摇纺车学织布,走线穿针练刺绣,十分惬意。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普天同庆之时,广西将一座精雕细刻的程阳风雨桥模型作为礼品,赠送香港特区政府,桥底座采用南国特有的红木原料,高贵大气,桥身用980多片(条)木料制作,并雕上了9条竞渡龙舟和9枚绣球,取名《同心桥》,意蕴深远。
诚然,能使程阳八寨真正鲜活、生动起来的还是分布在八寨四处质朴典雅的寨门、巍峨高耸的鼓楼、玲珑别致的凉亭、历史悠久的戏台以及千姿百态的吊脚楼,这些木质建筑以精密、神奇的内部结构和独特别致的外观形式,相互依存,体现出侗族建筑群落的和谐性与完整性。
八寨的寨门为“井干式”木构建筑,立于寨子的出入口,且寨门根据村寨大小,分前、左、右三个寨门或前、后、左、右四个寨门。寨门形状各异,如亭阁、如堡垒、如宅门,门框上方飞檐翘角,框边雕龙画凤,手工精细。凡有对外活动和迎宾送客,寨子的男女老幼便身着盛装、齐聚寨门、吹奏芦笙、唱起酒歌,表达敬意。因而,寨门不仅仅是界标,还是侗寨名副其实的礼仪大门。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木质结构,以榫穿合,偌大一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令人惊叹!楼为多层,层层紧缩,使楼面呈金字塔形,端庄平稳。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精巧的雕饰及鲜艳的檐板彩绘,与庞大、粗犷的楼身,形成鲜明对比;轻重、拙巧、疏密、粗细、刚柔,于鼓楼建筑得到完美整合。而支撑鼓楼的杉木主柱,直径硕大,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气质非凡。如此精美的鼓楼,遍布侗族八寨,成为八寨的活动中心和议事、典礼、迎宾和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恰是“阳春收罢邀同伴,吹彻芦笙坐鼓楼”。
八寨的凉亭有的美轮美奂,也有的只为行人遮风避雨。行走八寨,转个弯的山坳,或三五里的泉边,不时冒出一座凉亭,形状不一,却是多角多檐,设有木凳,拙朴实在。亭内,常常看到绘制的花草和呼之欲出的飞禽走兽,活灵活现;还有手书的吉祥对联,笔锋遒劲。可贵的是,一些老乡乐于把自己种植的烟叶挂在凉亭里,无论有没有人享用,他们心里都是美滋滋。
戏台,是扎根在八寨土壤的一枝奇葩,散发出浓郁的侗族文化魅力。热爱戏曲的人才会为戏曲搭建舞台,古老的戏台说明,侗族先辈很早就有演戏唱戏的习俗。侗戏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叙事歌)和“嘎琵琶”(琵琶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汉族的戏曲艺术融合而成,按照侗族审美情趣,戏台一般为穿斗干栏式构造,斗拱支柱,以杉木开糟穿榫头衔接,集对联、诗词、彩绘、雕塑为一体,古色古香。
吊脚楼,是侗族人栖息、居住的地方。八寨的吊脚楼通常是三层建筑,除了屋顶铺盖黑瓦,所有原材料全部采用杉木建造,不用一根铁钉,依然是传统的楼檐翘角上翻,如雄鹰展翼高飞。一楼吊空,二楼为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堂屋的木窗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既能织锦刺绣,也便于待客;屋的一侧有相连的走廊,廊有栏杆,内有长凳,女主人常用来休闲和梳妆。三楼由于通风干燥,多用来作仓库。八寨的吊脚楼就这样一座挨着一座,沿着山梁,顺着地势伸展,优雅地组成美丽画廊。
手工雕琢的程阳八寨,充满侗族生命的灵气,将侗族同胞的人生和智慧自然、巧妙地融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