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足球成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风景线

2017-04-22 19:55陈俊悦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可行性

陈俊悦

[摘 要]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于2009年6月10日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各级学校响应号召,落实足球进校园的活动。随之2016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2016年的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校园足球的普及,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试点单位建设。为了深入推进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工作,笔者把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小学单位相结合做了研究,分析足球运动走进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可行性,本文旨在探讨这一问题,分析相关的利弊因素,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 足球 大课间 体育活动 可行性

一、足球在小学阶段的可被接受性

1.足球在小学阶段的适应性和活动强度的可控性

足球运动是人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它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运动”。足球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在人群中普及率比较高,具有老幼普适性。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足球科技工作者已经为少年儿童研制出适合各年龄段的足球型号和比赛规则,使儿童能更早地接触到足球,甚至5岁左右的儿童就能参加足球的初级练习。足球的练习强度和时间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足球动作技术训练的间歇性和重复性和基本战术训练相结合,足球训练的强度能够控制在小学阶段相适应的范围之内。从足球的适应性和活动强度的可控性来看,笔者认为足球走进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可的。

2.足球的趣味性

足球运动本身就是起源于游戏,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因此,除了正规的足球比赛之外,其他形式的足球活动都可以成为足球游戏。通过足球的传球、接球、掷球、头顶球、射门等技术动作组合起来,编制出适合学生的足球游戏,比如:运球追捕,可以提高学生随意运球的能力和技巧;头顶射吊环,提高头顶球的准确性;足球高尔夫,提高学生各种距离传球的准确性等等。在大课间组织这类游戏不仅使学生学到足球的技术动作,而且充分体现了足球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3.足球的可调节性

足球运动作为一项“世界第一运动”,能够满足于各个阶段发展的需要,主要在于这项运动的形式、内容、场地可变化性。根据参与足球运动的人数规模,足球场地和参赛人数是可以调节的,比如可以缩小场地和球门,在小学阶段常采用五人制或者七人制的比赛。在小学阶段如果用三年的大课间时间来培养学生足球基础,在第一年的时间可以培养学生足球兴趣,比如足球掷远、足球踢准等游戏。第二年以足球技术为基础,了解足球场地和足球比赛规则,加上最基本的體能练习。第三年主要培养学生间的配合默契度,在训练比赛中能合理传接球,打出基本的配合战术,加强学生对足球的深入了解,全面培养学生的足球技术。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和强度不同,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制定适合本校可发展的足球大课间活动。

二、大课间开展足球的益处

1.扩大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和培养国家后备人才

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来开展足球运动,不仅能让学生本体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而且还能让学生家长了解中国足球文化和足球知识,扩大了对足球知识的普及,推动了足球在全国的发展。1992 年,中国足球实行了全新的足球运动的改革方案,方案规定在各地建立足球管理中心和地方足协,此时的中国足球确认了以后的发展模式,就这样我国的足球后备人才体系基本形成了,学校培养是为国家输送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广泛的学生基础上,运用合理选材,另外加上专门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水平,为国家输送人才。

2.深入推动阳光体育开展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课间活动都是做广播体操,内容单一、枯燥,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都是敷衍了事,得不到实质上的锻炼。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推进阳光体育开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足球运动走进大课间这一创新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性得以提高,而且能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真正的让学生在大课间锻炼起来,增强学生的体质,推进阳光体育的开展。

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与群体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实现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能力。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经常参加集体活动能增加人与人接触交往的机会。 足球是一项具有对抗性和团队型的运动项目,合作能力是足球参与者的必备素质,也是通过足球运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经常参与足球活动,有助于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足球面临的困难

1.足球竞赛成绩的延迟性

足球是一项集娱乐与竞赛成绩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不同于田径、体操、舞蹈等运动,足球竞赛成绩是要通过长期训练比赛来呈现的。从学校培养的目标来看,运动成绩占主体位置。

普通学校在大课间开展足球活动中,可能受到特殊学校名气的驱使,把运动成绩放在第一位,足球运动是做不到的。因此,足球成绩的延迟性会使得学校放弃在大课间开展足球体育活动。

2.家长的意愿

学校是一个大的群体,每个个体的需求也各有所异。家长希望学校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也各有千秋,学生家长在学生体育专项技能的培养上还是倾向于乒乓球、羽毛球、舞蹈、游泳等项目上,这些项目与其它几项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过多的身体接触,避免了由于身体的对抗造成的运动伤害。间接的反映出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身体安全是家长最为担心的。由于家长的爱护足球活动的开展势必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足球运动具有其独特的趣味性和魅力,足球走进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很多的益处,不仅能促进足球的发展,推进阳光体育的开展,而且能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足球的兴趣,为足球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群众基础,为中国足球队输送后备人才。

足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素,其中有足球自身具有的特点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影响。笔者认为,推广足球运动,需要全民从意识和制度上支持,足球走进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李卫东.中日韩学校足球竞赛体系的比较与展望[J].北京大学学报,2013,36(10)

[2] 候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6.

[3] 黄文宾.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9.

[4] 王炜华,王超,丁纯,李丽.校园足球现状及模式研究[J].运动,2011(11).

[5] 林剑.中国足球:起点在校园重点在娃娃[N].中国体育报,2009-10-15(001).

猜你喜欢
大课间体育活动可行性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解析初中体育大课间的开展策略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