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澶渊之盟的解读

2017-04-21 07:03桃花渡
金秋 2017年2期
关键词:辽国宋太宗寇准

◎文/桃花渡

我对澶渊之盟的解读

◎文/桃花渡

首先,我们要了解当时辽宋两国的国情。

综观宋朝军事,我们不难发现,宋从开国之初的积极进取到急于求胜,到屡战失利再到一味求和。

宋在席卷南方以后,不费吹灰之力把北汉也灭了。然而,在与辽国的交战中却一再失利。第一次,宋太宗中箭乘驴车跑路。第二次,先是曹彬被耶律休哥和承天太后包夹,再是潘美逃跑,杨业被俘,最后宋太宗无奈修渠蓄水,防止辽骑南下。

如此一来,宋在军事上渐渐由攻转守,优势逐渐转移到辽国一方。但是,辽方面也挺困难的。圣宗即位初期,承天太后这样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

想要一个人放弃对一个东西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认为自己没法得到。于是,颇具战略眼光的承天太后以战争来威胁宋对自己的求和。1004年,承天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军南下,宋猝不及防,皇帝都想跑路,只是在寇准的力劝下宋真宗才稳住阵脚,皇帝出马,亲征澶州。宋朝很幸运,尚未发生大战,辽军主将萧闼即中箭身亡,而高继勋在草城川以三千骑兵力破辽军五万。辽在深入宋境后处处受到乡民的阻击,本身经济底子就差,万一吃个大败仗,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辽必须求和。

而宋朝方面,在交战之前就底气不足,加上当时的上层统治者大都主和,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澶渊之盟就这样签订了。

有人说澶渊之盟是宋签的“城下之盟”,这是不对的。因为城下之盟往往是战败之国签订的,而宋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优势。但是不是宋就有压倒性的优势呢?我认为没有。当时幽云之地一马平川,宋的骑兵是不足以对抗契丹的。哲宗时赵儋就说:“今谓前日澶渊之役,若非大河则敌南可抵都城。”

澶渊之盟形成的原因,我认为有四个:

一、澶渊之盟是建立在双方军事平衡的前提下。之前辽宋数次交锋,都无法打破僵局。宋经济虽优于辽,但辽军事强于宋,之后两国都致力发展,所以双方力量还是较为均势的。

二、辽主将被射杀,加速了和约的到来。

三、辽承天太后与宋有识之士的清醒认识。

四、宋降将王继忠的穿针引线。

而当时的有识之士是这样看待澶渊之盟的:

宋人陈莹中说:当时若无寇准,天下分为南北也。寇准之功在于当时画策欲百年无事之计。

范仲淹说:寇莱公澶州之役,能左右天子,不动如山,天下大终。

王安石《澶州》诗云:欢盟从此至今日,丞相莱公功第一。

当然也有王若钦之徒认为是“城下之盟”,他是嫉妒寇准。当时还没开打,他就劝真宗逃跑。

苏轼认为:以岁出金数十百万以资邻敌,为最下之策。

苏轼在这方面是激进文人代表,我不是在批判当时乃至南宋辛弃疾、陆游等的热情,人是要有一种精神的,但是有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打仗靠的是国家实力而不是文人的情绪。

当然,在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宋即忽视军队建设,武将的地位似乎更低了。于是在百年之后,辽和北宋相继灭亡,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我认为澶渊之盟在大体上还是有利于双方的,它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族的和谐相处更加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辽国宋太宗寇准
“溜须”典故的来历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神智体”里奥妙多
寇准与水晶饼
吕蒙正送瘦马劝谏
忠言的力量
北宋名臣寇准与邯郸
宋太宗自导“写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