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我国现有人口结构中,占绝大比例的老龄人而言,阅读、学习是一种生活常态,贴近并反映的是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作为城市的精神文化主阵地图书馆,怎样经营并塑造好主阵地的形象,帮助老年人更好的体验阅读、享受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值得思考跟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老龄读者;阅读特征;优势资源;服务意识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的一大社会现状即是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在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社会发展脚步逐渐平稳放缓的大环境下,国家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有了深度思考。暨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在国家战略层面给出的指导性方向中明确了我们必须正视和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所产生及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正确的发现并理解了老龄化问题,才能够更加有效、稳定保持我国整体经济良好、向上发展的趋势,也才能够更加坚定的把社会主义精神传承下去。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精神文明的象征就是知识,只有勤于学习、勤于钻研的人,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一、老龄读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国际图联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提出:“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和社会地位的限制。对任何不能享受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人、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他们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都应该能够找到与其需要相关的资料。”《图书馆服务宣言》提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平等享受权利,所以为老年读者服好务是《图书馆服务宣言》精神的具体践行。
(二)特征分析
根据读者相关数据情况的统计分析,我省老年读者的基本情况有以下几个特征:
1.年龄特征
老龄读者的年龄分布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我省2015年度接待的读者总人数中,老龄读者的比例进入了前三,根据往年的读者年龄段分布情况来看,老龄读者比例都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足以证明老年读者对阅读的渴求也是在逐渐发展并且提升的。在这当中老龄读者的年龄分布,尤以60-70岁年龄阶段的读者居多,这样的数据也表明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老龄读者而言,更有对晚年生活的追求,这与他们的自身条件、喜好以及时间精力都有非常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家庭及自身身体状况,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并且决定他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2.性别特征
老龄读者不光从年龄分布来看具备一些显著特征,性别比例的差距悬殊也为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男性读者居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当中的缘由不乏同我国女性整体的思维意识和社会家庭角色有着直接的关联。从她们的思想观念、身体状况及家庭背景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女性老年人更加愿意以自身家庭为服务对象,照顾家人、孩子以及操持家务,因而造成了这个群体的老龄人群很难有闲暇时间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有所发展,这无疑是一种社会现状与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结果。
二、老龄读者的阅读特征及凸显问题
在读者群体中,老年读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从需求层面来说,老年读者的需求相较于中青年读者并不处于下风,甚至旺盛的需求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怎样引导并且规范服务老龄读者的问题,将变得十分关键。
(一)身体现状
老龄读者群体,有很多比较现实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如:行动不便、眼花,听力障碍以及反应迟滞等,但是大部分的老龄读者还是能够自行出入的。
(二)思想现状
老龄读者有更强烈的社会交往心态,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价值认可和尊重,并且也很乐意将自身的经验与经历主动的进行分享和传递,对于这部分的读者而言,他们的阅读属性更具有长时间、稳定性强的特点。他们钟情于将时间按周期计划来进行执行,以帮助自己在更加合理的时间段内获取想得到内容,自驱及自我管理能力很强。
三、优势资源结合服务意识帮助提升老年读者阅读体验
(一)优势资源
利用政策帮助优势资源向老年读者倾斜。阅读不止是一种爱好,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大力倡导并且宣扬的一种精神文明建设方式,阅读可以让人在理性的精神范围下,更加主动积极的思考问题并帮助读者有空间与时间来完成对事物和世界的认知,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构造过程。作为精神领域的主阵地图书馆,更应树立和倡导一种阅读至上的生活理念及方式,需要思考以什么样的切入点来完成这样的架构建设与社会框架的构建,以此来实现社会的长足进步与环境的净化。以老龄读者群体为切入点,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让老龄人带动身边的中青年积极的投身到学习、阅读的大潮中來,舍弃无意义的活动、聚会,静下心来放缓脚步,才能真正的带动并影响到更多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意识到这些问题,作为服务机构,就应该帮助并且鼓励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这样的建设队伍中来,引导并且帮助老龄读者扎根、改善老龄读者的阅读环境,优化服务模式和与老龄读者间的服务衔接等问题,这些都是需要依靠政策帮助来完善的地方。政策是方向,执行的人同样关键,什么样素质的服务者,能够帮助政策更好落地,并加快实现这样的政策得到可靠执行,需要职能部门的有效控制跟管理智慧。
(二)新媒体推进打破沟通壁垒
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互动交流。很多老龄读者对传统的纸质媒体有着无比钟情的思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主流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年轻群体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跟随相对于老龄群体而言要快速许多,适应性也相对较高,图书馆这类服务机构应该帮助老龄读者接受并适应新媒体。结合现有的资源与渠道,开展更加有益于带动不同年龄阶段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让中青年读者跟老龄读者之间有较高的默契度和互动率,让双方在互动活动中,优劣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更完善、稳定的思维模式和影响方式。
(三)促进读者间交流、扩大老年读者“朋友圈”
加强互动扩大交流,拓展快乐阅读空间。当前,年轻人以电脑和智能手机为载体,采取“微阅读”“浅阅读”“视阅读”等方式与好友互动交流,但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倾向于传统的阅读方式。为了帮助老年人更好的利用电子阅览室等公共资源,图书馆可以与老年大学积极交流合作,为老年读者开展计算机网络知识培训与讲座,与其他社会组织开展老年文化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更多的老年读者走进图书馆,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四、总结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名族文化的底蕴并非体现在拥有多少传世的名作,多少叹为观止的文物,名族文化的先进性也并非体现在拥有多少伟大的文人,获得过多少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名族的伟大恰恰应该体现在这个群体对待弱者的态度、对待老年人的方式中。关爱老人从始至终都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传播文化最前沿阵地的图书馆,只有更加主动的探索跟思考,积极完善对待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为老年读者群体提供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才能真正建立健全社会的文化氛围,提升名族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夯实好名族的文化脊梁。
作者简介:
邓雅烛 (女1986.9.10) 籍贯,湖南长沙,学历,本科职称,初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