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滟
摘 要 “走转改”活动的提出,使新闻报道的重点以及角度向基层进行了转移。新闻内容不再局限于国家大事、要事,普通民众的故事也出现在报道之中,有效增加了新闻的亲和力,成功带动了民众的收视积极性。文章就利用“走转改”活动提升新闻亲和力效果的方式方法展开全面论述,并对“走转改”活动强化方式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提高新闻亲和力程度,切实对国内整体新闻报道水平进行优化。
关键词 文章风格;亲和力;新闻报道;角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5-0131-02
作为新闻报道的要素,报道内容的亲和性一直都是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伴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深入,各级新闻工作者都对自身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态度进行了调整,开始走向田间地头以及一线地区,与民众展开了深入性交流,采写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新闻内容更加真实、亲和,语言文风更加淳朴。2017年央视就派出了100多路400多名记者深入基层,在《新闻联播》等栏目持续推出了新春走基层《家是什么》《零点后的中国》《说句心里话》《厉害了我的国》等系列报道,这些报道人情味十足,真实接地气,引发了亿万观众的共鸣,并持续成为网络热词和热搜话题。这些喜闻乐见的报道不仅有效增加了广大观众的好感度,也为新闻报道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1 新闻报道中,“走转改”提升新闻亲和力的方式方法
1.1 保证“走转改”落实质量,提升新闻亲和力
想要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亲和力,保证活动的落实质量。我们首先就应该对采访活动的内容进行明确,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按照“走转改”活动要求,新闻工作者应该改变以往写作视角,从群众角度入手,对新闻进行编制与宣传,加大民众对于新闻内容的观看率,保证新闻传播功能性的顺利发挥[1]。已达到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服务百姓生活的目标。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加大自身专业能力水平,要针对突出性问题以及百姓重点关注的问题,到基层进行调查,让党的意志和群众心声相呼应,让政府决策与百姓诉求相吻合,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改变以往写作风格,保持真实文章风格
文章风格是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第一印象,会对大家的收看兴趣以及好感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想要对新闻亲和力进行强化,还应对新闻报道的写作风格进行调整,要对以往文风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记者编辑们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按照民众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以及接受习惯等,来对报道写作风格进行明确,形成真实、质朴的文章风格,进而使报道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并能够与之产生情感共鸣[2]。同时记者还应对传统的报道模式进行适当调整,采用动感方式,对新闻资讯精华进行提取,以观众能够接受的角度,通过记者出镜,现场同期声等形式,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以提高观众的观看兴趣。
1.3 改变选角规则,加大对民生的关注度
正如上文所述,“走转改”活动是以民众视角进行新闻报道的,所以在进行采访主角选择时,也应打破传统选角的限制,要多以基层民众为主,加大对民众生活事件以及民生问题的报道力度,以达到对新闻亲和力进行提升的目的[3]。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实现这一目标。
1)提高“小人物”报道力度。将报道重点转移到基层民众身上,以百姓的角度,来达到突出民生情怀的目的。例如,今年央视新春走基层《零点后的中国》就将镜头对准那些午夜后仍在忙碌的人们,包括120救护中心人员、隧道工人、民警等,走近到他们身边,倾听他们的故事,关注他们的生计、生命和生活。在《只为你深夜能吃口热乎饭》中,记者一路跟随寒夜里的快递小哥去各个地点送餐,通过奔跑同期声,小哥与客户对话这些生动的场景,展现出快递工作的不易,也展现了小哥的敬业和对生活的乐观。让普通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真切触碰到普通人的执着、自强、乐观等这些最可贵的精神品质,让这一系列的作品都充满了正能量。
2)保证报道的平实性。记者不仅可以采用故事叙述的方式,同时还可以运用与被采访者进行直接交流的方式,来对他们的生活理念以及生存状态进行描述,从而将事件真实的反映出来。在新春走基层《家是什么》系列中,《方寸众生 瞬间永恒》尤为感人。记者走进节日里的中国照相馆采访,在扶老携幼的人群中,既有一家三口来拍全家福,五个同窗同学来拍纪念照,也有来拍摄结婚40周年婚纱照的老夫妻。记者和他们唠家常,挖掘他们背后平凡又感人的故事。相聚、别离,岁月记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都一一展现,而且整条新闻采用了记者的配音,娓娓道来,具有了浓浓的人情味。
3)对民众诉求进行合理表述。新闻报道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作为传播与沟通桥梁,增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因此,记者还应根据“走转改”工作的需求,倾听百姓诉求与需要,并将其真实反馈到新闻报道之中,以便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保证民生问题能够真实得到解决。通过媒体记者这一桥梁,增加新闻内容与民众之间的关联,将新闻价值更好地呈现出来[4]。
2 强化“走转改”活动效果的几点建议
2.1 优化工作观念
为了使“走转改”新闻活动落实效果进行强化,新闻工作者应对自身工作观念进行不断完善,要以普通民众的视角,对新闻材料进行搜索与评价。同时记者还应运用实际体验以及实地走访等方式,来对事件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并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对新闻内容进行真实报道,避免因自身主观意识对观众思想造成影响。
2.2 做好角色定位
新闻媒体实施“走转改”的目的,就是为了对社会真实情况进行直观体现,并能够在社会之中成功搭建起公众探讨平台,使民众的“声音”能够被真实呈现出来[5]。而新闻工作者作为该项活动开展的关键,对其角色进行正确定位是十分有必要的。新闻工作者應该承担起新闻见证者、发现者以及宣传者的角色,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各个角色中的技术水平,并要有效规避角色混淆情况的发生,为新闻工作的开展质量提供保证。
2.3 完善新闻实践
“走转改”活动的重点便是新闻实践,因此新闻工作者还应对新闻报道实践方式进行优化,要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对自身的报道水平进行强化。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明确,实施“走转改”活动是我国现代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必须要进行的改革。所以新闻人员应不断完善自身工作理念以及工作模式,切实规范自身职业行为,以确保新闻报道能够满足现代民众的真实需要。
3 “走转改”活动提升亲和力,拉近记者和民众的距离
“走转改”在提高新闻报道亲和力的同时,也拉近了记者和民众的距离,让记者编辑们从实践中深刻领悟出“走转改”的意义和价值。2016年7月,台风“尼伯特”引发洪灾,福建闽清等地遭受了重大损失。福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进闽清县坂东镇、省璜镇、白中镇等重灾区上百次,蹲点采访,持续跟进重建进展情况等。半年过去了,在“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当记者再次来到闽清采访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感受最深的,就是受灾群众所展现出来的,与之前相比不一样的“精气神”:焕然一新、生机勃发,充满了希望与憧憬。在采访中大家看到,往日因为洪灾,曾经被灾难的阴霾所笼罩、所压抑的受灾群众,随着一个个重建项目的完工,一项项有利恢复生产生活措施的施行,一次次党和政府的关怀慰问,而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涌现出新的希望。虽然采访过程很辛苦,但此刻心里是甜的。“走转改”让记者编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也领会了“走转改”永远“在路上”的真谛。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走转改”活动下,新闻亲和力提升方式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新闻报道亲和力强化的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有效吸引观众,保证新闻报道价值的有效体现,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对“走转改”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精神进行全面性研究,并要按照基层民众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与报道,从而切实增加新闻内容的亲和力,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完全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代军瑜.做好作风“走转改”提升新闻亲和力[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6.
[2]马静.论如何提升新闻报道的亲和力[J].理论观察,2016(5):88-89.
[3]胡婧.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传播,2016(9):77,79.
[4]田志俊,吕松.故事细节语言——“走转改”新闻报道的亮点和特色分析[J].新闻世界,2016(10):19-22.
[5]陈刚.记者在“走轉改”中的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2014(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