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丁
属于苏州的民国符号
记者 丁丁
老东吴大学的钟楼下,放佛时间依旧停留在民国
民国距离我们,远而近。辛亥革命以后,东西文明激烈碰撞,大奸大雄、官僚政客、市井江湖、各色人等上演着自己的浮世绘。民国的男女,民国的饮食,民国的穿戴,民国的居所,民国的教育,民国的学术,民国的做派,民国的玩乐,民国的传奇,民国的恩怨……今天耳畔听来,五色斑斓,光怪陆离,让人叹为观止。似乎很远。
但又很近。苏州留有一些民国建筑。
蒋公馆是典型的豪华花园洋房,曾经住着蒋纬国。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楼房,被数根粗大的花岗岩廊柱擎起,相当气派。周围参天松柏、广玉兰,绿树环绕。
章太炎故居是西式花园洋房,建造于上世纪30年代。外观立面是中西合璧式建筑,清水砖墙,青平瓦屋面,门柱为仿罗马式。
海派里弄式石库门住宅群信孚里,两层里弄房屋,清水砖墙,石库门面,庄重简洁。同德里是上世纪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出资兴建的,同益里为国民党政府财政部次长贾士毅出资兴建,还是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两里同属海式石库门、两层砖木结构里弄,券门高高拱起并带有雕花,有宏伟的艾欧尼柱子。苏州的这些民国建筑其实算得上是最早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也是上海的有钱人到苏州来投资建设的。
老东吴大学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钟楼,它是东吴大学旧址建筑群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英国设计师设计,建于1901-1903年。钟楼以红砖勾勒出整体框架以及窗楣,墙面乃青砖填充,而柱式和纹饰都为石制,楼顶置有一报时的大钟。
附近不远是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主办的博习医院,外观朴实却不失大气。
西中市自皋桥至阊门,更有苏州唯一一条保存完整的民国老街。道路两侧建筑墙体斑驳古朴,小巷内依旧是弹石路面,很民国。
民国的苏州人摩登,赶时髦之先气。
《做最摩登的苏州人》里讲道,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苏州理发业一片蓬勃,鸭蛋桥的大同、珍珠弄口的白牡丹、北局的白玫瑰、宫巷的紫罗兰、广济桥的东亚、观前街的巴黎都成了可以和观前街苏州最早的理发店王兰宝一决高低的。
如果想省点钱,少女们就在家用一根铁制的扦子先在火酒上面烧热后,继在头发上面横卷竖撩,虽然麻烦是麻烦了点。
苏州的南京美容厅可以做时髦的西式小分头、大包头,女式轮子卷发、头发团、欧米式、飞机式等发型,还能把头发染黑、染黄,从早上开门到晚上10点,生意不断。这家美容厅和观前邵磨针巷的汉民、大成坊巷口的九洲是苏州最有名的三大理发店之一。
上海洋行代理或推销的各种化妆品,很快在临近的苏州市面上出现,夏士莲雪花膏、西蒙香粉蜜、司丹康美发霜、李施德林牙膏、力士香皂、礼和卫生浴粉、施克勒洗浴香水……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1915年左右在苏州成立了经销分行,双姝雪花膏、花露水在苏州市场逐渐有了地位。但苏州普通人家的女孩,依旧是清淡素颜。
男人们则在牙齿上做功夫。清光绪年间,石路和观前街等商业地区,已经出现了西法拔牙、装镶假牙、装金牙套的齿科医生,有几位还是日本籍的。
苏高中红楼,当年教会学校的教学理念也影响了苏州的教育事业
民国的苏州人又有趣味,情调这种事也算一个城市人骨子里的。
双姝雪花膏广告
章太炎故居,其晚年在苏州传播中华文化的薪火
大公园民德亭,今天已经难以想象昔日的法式园林格局了
你看《做最摩登的苏州人》里写道,婚姻依旧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西风渐进,小部分容许儿女们自由恋爱了。差不多准备确定关系后,出没在公共场合。
时髦且家庭条件尚好的男孩推辆自行车在女孩家附近等,自行车基本是欧洲或日本进口的牌子。接了女孩去吃饭吃点心,要吃大菜,或去咖啡馆找情调。
中华基督都会青年会1921年在苏州北局成立,设有高等浴室、理发室、电影院、弹子房、食堂还兼备中西大菜,西点咖啡。广州食品公司连在东吴大学读书的蒋二公子也经常去。此外,广南居、沙利文西点公司、香港食品公司也是时髦的恋爱男女们去的热门场所。
1927年至1937年,是20世纪上半叶苏州电影放映的黄金十年,苏州公园电影院、通和坊三民剧社、阊门外的中央大戏院,南京大戏院,北局大光明电影院总共放映了1237部影片。
五四运动后,苏州开明士绅建议要建一座集图书馆、文物室、会堂、音乐亭为一身的文化科技型现代公园。1920年江阴旅沪巨商奚萼铭捐资5万银元筹建,上海公董局法国园艺家若索姆负责规划设计,苏州土木科学生画图。
园中部荷花池的南面建了一座二层的城堡式、四面有钟楼的图书馆,图书馆东侧池边是“东斋”茶室,西南角建西亭,因为当时苏州还没通自来水,为了给园内的喷泉供水,还特意在北门建了一座水塔。挖池塘的土则被堆成一座“小山”,之后两位社会名流捐资在山上建了一座民德亭。
苏纶厂改造后的商业区,与众不同的民国风依旧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就此以为民国苏州人浪荡而无所事事,那就错了。
苏州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营纺织厂之一,在棉纺业和面粉业两大民生产业又拥有极大的优势。
为了应对徽商与晋商在江苏地区市场不断的分食,苏商在20世纪初成立了苏州商会,以期振兴工商业。与从事商品贸易的徽商和金融票号的晋商不同,苏商注重实业。
苏州人思维应变灵巧,圆融通达,注意市场信息,不断更新观念,开拓经营新局面,由此产生了一批民族资本家,走上了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发展的道路。
在工业化社会中,苏商思维细密、处事精明周到的精细风格。历来,苏商强调格物致知、精细作业,主张货殖为急、时任知物、实业为主、商贸为辅。经商实践中,苏州商人们普遍遵循“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等经营思想。与一般人做买卖,喜欢掺杂一点手脚不同的是,苏商“独求其贵良者”,坚持“以质取胜,货真价实”的经商理念,结果赢得“人悉趋之”,最后是“居物既易售,而其利又数倍”。
包容和精细务实,在近代中国动荡艰难的社会时局中,苏州的近代企业家们毕生以创业为使命,凭借其坚韧毅力和个性在夹缝中生存并发展,为自己的企业寻找到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