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英雄与流动的床畔

2017-04-21 02:25胡袤姻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叙事艺术英雄主义严歌苓

胡袤姻

摘 要: 英雄主义是十七年文学以来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而当今英雄主义该如何书写成了作家提笔深思的问题。《床畔》在“老教堂”、“植物人英雄的病房”特定的空间环境下展开叙事,运用时空交叉的叙事方法,慨叹当下某种英雄主义观念淡漠的境况。

关键词: 《床畔》 严歌苓 叙事艺术 英雄主义

作为著名旅美华人女作家、编剧,严歌苓的新作每每都能引发文学界和传媒界的一阵骚动,然而“休克”二十年,“颠覆三次终于写就”的“一部爱与信仰的启蒙小说”《床畔》在出版后受到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学者指摘严小说的叙事策略趋于模式化,批评其“在写作的歧路上狂奔”,叙事逻辑扭曲人性,称《床畔》为英雄崇拜变异的爱情故事;也有学者赞许小说“英雄不死”的叙事主题,肯定其对理想主义和信仰回归的精神价值。

严歌苓将之界定为一部象征主义小说,“年轻的女护士坚信英雄活着,象征她坚信英雄价值观的不死”①,追忆弘扬古典英雄主义。就其叙事逻辑而言,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感情线索确实有些违背常理,为主人公万红先验性地蒙上了圣母的光环,人物塑造也呈现扁平化。特定的语境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床畔》虽不如《小姨多鹤》、《少女小渔》等作品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历史烙印,但从小说象征主义和叙事策略角度可见严歌苓日益精进的叙述技巧。

一、暗示形象的专名符号

名字涵盖着人物的内在特征,作家常常为主人公的取名费尽心思。《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或爱称有的暗示人物命运悲剧,有的概括性格特点,如金陵十二钗各位小姐的名字。专名往往是作者极力铺陈渲染塑造人物形象的总括,宝玉便有“绛洞花主”、“神瑛侍者”的雅号,居室封为“绛芸轩”,暗喻泛爱天下女子却独独钟情于黛玉一人。西方文学对名字更重视,以强化象征的叙事效果,如《堂吉诃德》开篇,堂吉诃德对自己和幻想出的情人的取名反复推敲便是对骑士文学的尖锐讽刺。

在《床畔》中万红出场不久,“万护士”、“嬷嬷”的标签随即而来,于是有爱心、善良、负责、封建社會最后一位卫道者之类的概念便在读者脑中浮现,随后陈记者为万红而写的报告文学更是用职业新闻人的视角,将“普通天使”、“圣女贞德”的光环叠加在万红本就纯洁的神圣的形象上。“名字使人物进入叙事者的幻觉,名字是一个虚像,是人物激起梦想的能力。当人们不能——再不能或者尚不能——看到名字所隐藏的东西时,名字就更为迷人”②。《床畔》的故事算不上曲折离奇,全书只有一个线索:周围的人都在流动,护士万红守望着植物人英雄从未离开,直到熬白了头,英雄死去,她也成了英雄。万红的人物形象定位不存在太多争议,甚至可以说扁平化、单一化、缺乏人伦物欲。名字不过是符号,在专名符号的暗示下,万红女性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简单的护士服像是神圣的外衣,好像能放出圣光。“专名在人物生成中所起的作用不光是暗示,它的更重要作用是黏结各人格特征,把它们统一为一个有机体”③。“嬷嬷”、“圣女贞德”为万红赋予了庄重守节、历经沧桑且崇高圣洁的意志特征,平添了宗教神秘感的面纱,也解释了其信仰的纯粹性。万红坚持英雄“不死”的人道主义人性观念和宗教神性的统一,正是这一人物精神气质的体现。

二、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

小说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描绘了小城如今的面貌。叙事的时间线从过去开始,镜头却时不时切换到未来,有如纪录片一般,娓娓道来又夹杂着怀旧的感叹。电线杆上贴满“离休名军医专治梅毒、淋病”,“街两边的铺面房伺候人的头发、指甲、脚板和其他什么不可招贴的部位”,揭露了在城市同质化飞速发展进程下信仰的遗失,随后叙事就此展开,回忆了一个护士与一个植物人英雄伤员的“爱情故事”,最后画面回到未来,吴医生的儿子带着一批访问团回到小城,借儿子的视角批判小城精神枯竭的荒漠之态,这种首尾相照的时间叙事结构恰与圆顶式结构暗合。“小说总体写的是过去,而小说又是从这一过去的某个‘将来开始叙述的,所以不管小说如何写到这一‘过去的,它最终总要回到‘将来——小说的开头”④。于是,这个美救英雄的故事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时间性的圆圈,即便张谷雨死去,万红也会将英雄精神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将流动的床畔主题叙述彰显至极。“采用这样的作品,读后很容易让人产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感觉,这对表达某些停滞不前、难以改变或者时间轮回、永恒回归的主题,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结构形式”⑤。

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时常站在未来的视角,观照故事的发展推移。“吴医生在许多年后,当他头发开始稀疏时,才问起万红,这个夏夜她在做什么”,“万红和三个彝族女子万万没有想到,二十年后这条街会成条大街,流行音乐从每个店铺、发廊、餐厅传出来”。这种调离当下的叙述方式,让读者产生一种恍惚疏离的阅读体验,两个时空并置,也预示着英雄张谷雨的必然结局,为小说罩上一层沧桑感。与传统小说相比,现代小说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并置的叙述方法,打破了传统单一事件顺序,展露了一种追求空间化效果的趋势。军人精神在这座因野战医院出名的小城中渐渐消亡,同时暗示植物人英雄的死无可避免。

“床畔的一切都在流动,流动的一切都在变化……只有两个人没变,一个是床上的张谷雨,一个是床畔的万红是唯一连接床和床畔的艄公,来回摆渡在谷米哥和她以及其他所有人之间”⑥。随着叙事时间的推移,小说中“流动”的象征意义愈加鲜明。周围的人都在张谷雨身上捞政治资本,一级级升迁,秦教导员变成了秦政委、旅游局副局长,吴医生成了植物人资深专家,连为张谷雨事迹做宣传画的宣传员也因此而晋升,围绕张谷雨的一切都在流动,他却置于暴风之外。时代变了,英雄也在流动,曾经长期占据报纸整个版面的英雄张谷雨淡出了人的记忆,医院也开始负担新的英雄伤员,全国都在颂扬新的英雄;连英雄的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被置换,“现在的英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英雄现在是我们这样的人,真才实学才是英雄”⑦。流动的不仅仅是小城的人和事,还有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植物人英雄张谷雨则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不会动,但迟早会被遗忘。

三、特定空间中的浮世绘

《床畔》故事环境大多设定于医院这一狭小的空间之中,空间虽小,各色人物夹杂其中,铺卷出了一幅人性百态的浮世绘。医院由老教堂改建,钟楼的钟舌成了铜杵,老神父和他的教民躲进了村里,这座医院的真正管理者成了部队教导员,原本神圣之地被笼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个子矮小却充满了政治激情的教导员、年轻的男军医、略带痞气的老护士、医院其他科室和护理员构成了野战医院的“空间意象”。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这小小的空间内紧张而复杂地缠绕着,以各个空间中的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有学者批评小说的时空环境过于特殊:軍医院、英雄病号、英雄护士,然而只有在特定空间高谈英雄主义、不忘信仰才显得理所应当。

“人在空间里最能呈现其生存的状貌与意义,所以从空间的角度来观察人的生活与环境,就是理解人的最好方法”⑧。小说对教堂和小城未来的描绘渲染了消亡苍凉的空间意象。“它过去是个教堂,修长的钟塔哑了多年。那个大钟口腔内空空荡荡,城关镇的辣椒作坊里捣辣椒的铜杵便是钟舌。院墙束缚不住的狂热的攀枝花和暗沉老旧的灰色钟楼各管各地存在,都好看,却你是你我是我”。狂热的攀枝花象征进驻教堂的军医官兵们,在他们的宣传建设下,荒僻的小城渐渐有了名气,接受各个慰问表演团的演出和来自全国各地对英雄的景仰。老旧的钟楼象征着小城的原始部分,贫瘠且封闭,带着下里巴人的世俗井气,和着官兵们的新活力相安发展。在一派欢腾的空间环境中,被奉至金字塔塔顶的植物人英雄张谷雨的病房显得格格不入,保持着自己的基调。“房间的精华——房间的气氛——就在于由此比例与节奏所组成的给人以精神影响的环境”⑨、“这间朝南的病房比其他病房宽敞,又高又窄,顶端拱形的窗子把外面明亮的初夏延伸进来。到处都摆着艳丽招展的纸花。因而当门被轻轻推开时,万红感觉自己进入了灵堂”⑩。

秦教导员慷慨激昂地接待处理张谷雨英雄事迹的宣传工作,对外谄媚粉饰,装作人民的好公仆,实为官腔十足、私用公共财产的小市民形象。但在洪水泛滥的关键时期,秦政委却实打实地挑起了大梁,带头救险。小说中的人物普遍文化素质不高,胡护士的粗俗、贪小便宜也姑且被容忍,男病患“英雄伤员”们偷看女护士的身体,赖着国家给的福利;玉枝把活死人的丈夫当银行,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即便是正义凛然的陈记者,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帮助万红时也或多或少出于私心。举世皆浊,万红和她守护的床畔仿佛一股清流。小城日新月异,但始终有种凋敝之感。

万红精心经营的张谷雨特别病房弥漫着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是野战医院最后的净土。在新英雄伤员打牌聊天抽烟买零食、秦政委与陈记者明争暗斗的时候,张谷雨病房静谧祥和,与世隔绝,宛若孤塔,是万红和她英雄精神的栖息之所。众人皆为自己的前程奔走,万红仿佛是静止的,西西弗斯一般每日徒劳地重复护理工作,坚守最后的信仰,她和她护理的张谷雨,构成了这座医院精神的全部。

注释:

①⑥⑦⑩严歌苓.床畔[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267,73,96,5.

②让·伊夫·塔迪埃,著.桂裕芳,王森,译.普鲁斯特和小说——论《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形式与技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68.

③傅修延.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227.

④⑤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58,159.

⑧金明求.叙事空间的移转与流动——宋元话本小说的空间探讨[M].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8.

⑨伊利尔·沙里宁,著.顾启源,译.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问题的基本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26.

参考文献:

[1]白草.《床畔》的漏洞及其观念问题[J].艺术评论,2015(11).

[2]龙迪勇.叙事作品中的空间书写与人物塑造[J].江海学刊,2011(1).

[3]欧阳光明.严歌苓还要在写作的歧路上狂奔多久——从《护士万红》说开去[J].南方文坛,2015(4).

猜你喜欢
叙事艺术英雄主义严歌苓
严歌苓 自律是我日常的生活方式
严歌苓的芳华岁月
《老人与海》中的英雄主义解读
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
消解英雄主义:反讽与直观——《骑兵军》阅读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