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实现学生阅读时的个性化体验,学生可以把自己阅读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批注下来。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和孩子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说,批注自古以来就是阅读文章最直接、最好用的方法。那么,什么是批注?什么又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呢?“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我们又该批什么?在哪批?怎么批?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厘清定义
1.什么是“批注”:“批”是批画;“注”是注释。所谓“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符号和文字的方式,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批注”的过程,就是潜心涵泳文字的过程。
2.什么是“批注式阅读教学”:如果说批注是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读书习惯、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修养,“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他们养成批注式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批注的方法完成的课堂教学。
二、批什么
孩子们在批注时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批注:(1)重点字词的理解;(2)优美语段的赏析;(3)给文章划分段落;(4)提出自己的疑问;(5)写出读后的感受;(6)由文本产生的联想;(7)思想内容、人物的评价;(8)语境的含义;(9)对文本的补充;(10)归纳内容和写作的特点……
三、怎么批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在教方法,是从字词的理解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孩子学习批注,三年级抓重点词句来体会、记录。
例如,教学三年级《心中那盏灯》时(教学第5自然段)
1.品读父亲的动作
小组合作交流,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一读本自然段的内容。
(2)画出本段中表示父亲做冰灯时动作的词语。
(3)说一说从父亲做冰灯的动作中你都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父亲的语言和神态
(1)这其中有哪个词语是表示父亲神态的?
(2)从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堂教学中,教孩子通过抓表示动作的词,你看出了什么?你又读出了什么?教学中,孩子们找到词不是关键,那是“批”,关键是“注”。抓词时一定要关注词的用法,而且要知道词的三层意思:本义、引申义,还有你想到的,对词语进行批注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例如,父亲把脸扭(niǔ)过来,有点尴尬地说……教学中对表示父亲神态的词进行批注:“尴尬”本义是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行为态度不正常。引申义指爸爸不好意思了;想到了爸爸为难了。教学中每个词语都可以引导学生从这几个角度来批注。句子的批注:首先要知道是什么句式,例如比喻句,把什么比做了什么?然后要知道句子的含义,包括句子的修辞效果,最后从句子你读出了什么。无论是词还是句子,都是有层次的。
四年级在已经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理解的基础上,再教给一些批注的方法。
例如:四年级《爬山》
理解父亲富有哲理的话:“爬到山頂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教学过程中教给孩子如何做批注,当孩子“尽力”理解不好时,可以让孩子联系生活实际,例如:你在生活中做什么事尽了力呢?孩子就会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事,比如游泳、弹琴等,这时让孩子们把这些生活中的事记录在“尽了力”这个词的旁边,进而告诉孩子,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式批注。感受式批注,在理解另一句父亲的话“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对于征服自己,让孩子们看到老师批注的是一个人名——刘翔,让孩子在空白处也写上带给你启发的人,感受式批注。
批注的形式可以是:补白式、感想式、补充式、联想式……
课堂教学中,引导孩子明白批注,知道从哪里入手,同时我们也要清楚批注教学也是分层次的。预习阶段的自主批注:预习阶段就要渗透“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识,扫清字词障碍,疏通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概意思;课堂上小组交流互助批注。例如,《心中那盏灯》爸爸是怎么做灯的?《爬山》找出父亲富有哲理的话。班级展示深入批注:在理解过程中教给方法,在拓展中升华。引导孩子把《爬山》推荐给别的朋友阅读。
语文教学课文是例子,是通过一个个例子教会孩子得言、得意、得法,孩子只有学会了阅读方法,才能成为理性的读者,会读书了,才能随性的阅读。教给孩子阅读方法之后,孩子才能学进去,才能透过一篇篇文字,走进一个个词语,才能走进文章脉络,走进文字背后。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深入研究“批注式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我阅读习惯,进而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朱萌霞.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批注式阅读微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8).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