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校文化管理模式彰显“体验成功”教育特色

2017-04-20 06:44:37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验成功学校管理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其内在底蕴的反映、办学理念的载体、精神内核的体现、办学品位的标志。始建于1963年的大同市城区第十八小学校是山西省首批示范小学、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山西省特色学校。学校围绕“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功、成才而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创新发展的新思维,从拓展文化载体、深化文化内涵来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体验成功”的教育环境,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一、起点问题细管理

一种好习惯,就是一种能力、一种毅力、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在小学这一人生的起步阶段,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成为十八校管理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校园文化——别有天地在人间

步入教学楼正门,迎面是一组立面浮雕:一把金钥匙和一组展开的立面写意图书。其寓意十分明显,踏入十八校这座神圣的殿堂,随着手执金钥匙的园丁,你会饶有兴趣地畅游在书的海洋中,满怀激情地进入探索未来世界的大门。这厚重的图书写意,代表了十八校的校园文化精髓。

“把握每一次体验的机会,享受每一次成功的快乐”彰显了学校“体验成功教育”的办学特色。孩子们成长的轨迹,坚定了学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功、成才而奠基”的办学理念。“自信、自律、自强、自立”的校训,是学生在校的成长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追求。在十八校就读的学生,像校歌中传唱的“自信的翅膀飞向蓝天,自律的品行人人称赞,自强的我们千锤百炼,自立的我们永远登攀”;像校徽中昭示的“胸怀世界,服务全人类”,像校报的名称“棒棒堂”,鼓励孩子们积极进取,将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世界公民。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给人启迪、令人思索、催人奋进,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训、校徽、校歌、校报以其更丰富的内涵熏陶教育着孩子们。

(二)养成教育——泉眼无声惜细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学校把“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工作重点。先后确立了“三段育人目标”:“做文明人,写方块字”“做勤学人,读百家书”“做智慧人,练千篇文”;创编了《校园三字经》,将各种行为儿歌化,作为常规教育学习的一项内容,每个学生都能背诵在口、践行于身;编写了小学各年级《成长的足迹》校本教材,培养目标涵盖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读书、学会反思、学会交流六大方面,将养成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区,放大了教育的合力。养成教育仿佛泉眼无声的涓涓细流,如同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和畅滋润。

(三)活动育人——忙乘东风放纸鸢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学校通过开设社团活动课程,让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发展:每年的教学月、数学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靓丽舞台;每周的舞蹈、合唱、跆拳道、射箭、足球、篮球、绘画、书法、电脑等校级社团,翻绳、折纸、跳棋、魔方、沙粒画、配乐朗诵等班级社团活动,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得以全面提升。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社团的另一项特色活动,孩子们在劳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感恩,学会写作,让劳动教育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一系列特色活动,形成了“班班有特点,人人有自信,个个有特长”的局面,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乘东风放纸鸢”的机会。

二、重点问题会管理

目前,学校共有2个校区,8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0余名,教职工240余名。如何实现两校区的科学管理是摆在学校面前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以人为本——接天莲叶无穷碧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校领导反复讨论酝酿,提出“一校两区、统一管理”的实施方案,以激励管理为导向,以民主管理为手段,以自主管理为基础,推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领导轮流负责、教师统一调配、学生统一安排、教育教学统一实施”的管理模式,实现“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民主管理特色。上承阳光,下接地气,校园管理满眼都是春天的绿色。

(二)科研兴校——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所学校要创新适合自身条件的教育教学特色,必须不断地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从2009年开始,在王华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体验成功教育”的课题研究,并下设四个子课题,即“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小学生写字姿势训练的研究”“‘小学三步自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体验成功,共享快乐’师生活动体验的研究”,从不同层面引导学生体验成功。2011年,学校成为山西省特色学校联合体成员校,融入全省教科研大潮。2013年在全省展示了“成功化双翅,助我飞蓝天”的学校特色汇报,受到省专家高度评价。2014年,学校获得山西省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2016年,参加国家教育部“十二五”科研课题“小学特色学校建设与研究”结题展示活动。同年10月,荣获山西省“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优秀实验基地”的称号。

科研兴校,莺歌燕舞,绿叶红花,生机盎然。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体验成功教育”校园文化特色正在形成。

三、难点问题善管理

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就学校而言,我们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健康成长。但学生的成长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

(一)高效课堂——咬定青山不放松

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在实施“体验成功教育”的特色中,逐渐梳理出“三步自学式”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合作探究——练习反馈,并细化为“九环节”教学流程,即读书、思考、提问、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提高、拓展,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型师生关系。经过六年的反复实践、仔细打磨、不断完善,该模式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等学科推广运用,在大同市城区教师赛讲中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团队特等奖。从上学期起,学校又编写了《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高、中、低段校本教材,不仅将课程资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丰富了课程资源的内涵,而且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正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整体提升了学校的教学实力。

(二)书香致远——一树春风千万枝

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把每天下午课前的20分钟定为读书专用时间,由班主任亲自监督与指导。每年学校还举办校园读书节展示活动,包括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像春风吹拂在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如枝条在春风里抽芽吐翠,一派成长的喜人景象。

(三)传承文明——嫩于金色软于丝

作为研究型校长,王华同志十年前就开始着手研究学生“正确的握笔写字姿势”。他打破过去“一尺,一寸,一拳”的经验指导方式,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一线、两点、三指尖、四不要、五一五”的握笔及写字姿势理论,亲自对全校教师及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建立相应的训练机制和评价机制。

写字,在十八校像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一样被重视,享受着“嫩于金色软于丝”的优待,正确的写字姿势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四、热点问题敢管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民众关注的热点。择校、择班、择师、甚至择座已然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站在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认真思考学校究竟应做什么,并积极探索解决这些问题。

(一)均衡分班——千门万户曈曈日

学校从2006年开始,每年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均衡分班,具体流程为:将任课教师按学科均衡搭配,为教师营造了公平的学习、交流、竞争的氛围;根据学生的综合考评和性别状况,按班数分份,在全体家长和学生的见证下由任课教师现场抓阄,分管领导登记造册封存入档,力争让千家万户享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

(二)均衡排座——惟有葵花向日倾

排座问题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风向标,学校按照学生个子高低原则,建立“一周一轮换,一学年一调整”的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分管年级领导、全体学生对学年初分座位过程进行全程和日常的监督。

学校的管理千条万条,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思想管理。这“两项均衡”,就是从思想管理的关键入手,思路明确,机制科学,措施得力,监督到位,坚持了数十年,犹如葵花对太阳的眷恋,让一茬接一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惠。

多年来,学校以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推进了学校文化建设。十八校人始终坚信:成功是成长的足迹,成长是成功的伴侣。成长与成功是孩子们腾飞的双翼,它能让孩子们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将无数次小的成功累积成大的成功,无数次大的成功最终引导孩子们走向成才之路。

猜你喜欢
体验成功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活”的思维“动”的课堂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4:47
奇妙学校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