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声语言在人际交流中的运用

2017-04-20 22:48高晶
商情 2017年8期
关键词:动作交流

高晶

【摘要】在人际交往中,无声语言可以传达无法用语言传达的或是胜过用语言传达的信息,它还可以增加语言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无声语言的作用是有声语言所不可替代的,学会应用无声语言的表达方式,在人际交流中赢得更多的机会。

【关键词】表情 动作 无声语言 交流

【Abstract】Silent language is more impressive than spoken language. Besides the affects of verbal language, the application of silent language can also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interests of language. Silent language can trancmit the information clearly which is harder or beyond for words expression.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silent language ,it is irreplaceable.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silent languag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Key words】Silent language body language impressive

语言是我们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我们在交流的时候除了用语言交流外,还会不自觉地使用表情、动作等辅助沟通,而这些不经意的表情、動作在我们交流过程中却有着重要作用。实验发现,人们向外界传达的信息中,有声语言传达的信息占45%,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部分占55%。著名学者雷.L.伯德研究表明,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表情、动作等非语言交流的方式传递的社会含义比有声语言要多得多。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都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带来神奇的效果。我们需要对这些元素敏感,促进人际间的交流。

那么什么是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又称态势语,是有声语言(口语)的重要补充,它通过身姿、手势、表情、目光等配合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陈汝东先生在《当代汉语修辞学》中写道:在口语交际中,手势,体式,表情等非语言修辞手段是通过身体的各种表情、动作、体态等传达信息,从而代替有声语言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它能反应出一个人真正的思想、感觉和意图,它可以传达无法用语言传达的或是胜过用语言传达的信息,非语言交际是语言手段不可替代的。外国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在人际交流中,表情、手势等无声语言非常重要,它可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演讲中、艺术表演中尤其注重无声语言的表现力与表演力,它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人为了吸引对象的注意,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善用表情、动作、姿态或服饰来加强交流。幽默的表情、动作可以调节气氛,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人印象深刻。有时学会点幽默的表情或动作可以有效地进行交流,促成合作,提高办事效率。读懂无声语言可以掌握对方情绪与状况,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尴尬甚至危险。其实,了解无声语言是一种有实用的技能,善用它可以左右逢源,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哪些属于无声语言呢?

一、无声语言

(一)表情

1.表情

我们的脸部可以自由组合出1万多种表情,每种表情都表达不一样的意思。有的表情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有的表情痛彻心扉,让人感同身受。高兴的时候喜笑颜开、难过的时候痛哭流涕、生气的时候冲天怒吼,激动的时候眉飞色舞……。在交流过程中,表情的交流特别是眼神的交流能产生神奇的效果。员工用真诚的笑容打动客户,促进合作;朋友用执着的眼神坚定信念,同舟共济。男女间用神秘的眼神交流,碰出爱的火花。表情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让人化险为夷,可以让一件棘手的事情迎刃而解。

表情虽千变万化,却是当今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是少数能够超越文化和地域的交际手段之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肤色、不一样的语言,可表情的运用大致相同,喜、怒、哀、乐等等,我们可以快速地理解表情传递的信息。搞笑的表情,让人身心愉悦,可以调节气氛,拉近彼此的距离。严肃的表情让人生畏,不敢怠慢。愤怒的表情,表示相当不满,预示不可知的危险,不同的情境要应用不同的表情传达正确的信号。

2、微表情

常见的喜、怒、哀、乐等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它能快速地将情绪传达给对方,但是有些时候对方可能不把真实的想法呈现在脸上,如果对方故意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情或情绪,可以通过微表情来判断。

研究表明,微表情是一种自然情感流露,它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正是这些不自觉的表情与动作能够说明对象的真实情感,很少具有欺骗性。FBI常观查对象的微表情来破案,警察可以根据脸部细微的表情判断一个人说谎与否,关键的时候以此来侦破悬而未决的案件,还原事实真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侦探影片《Lie to me》中,卡尔博士根据犯罪嫌疑人脸上的表情判断他是否说谎,准确率相当的高。微表情是潜意识的行为,它能传达我们真实的想法与情感。仔细观察说话者脸上的表情与微表情,如果说话人两边的表情是不对称的,那就要考虑他说话的真实性了。

你知道吗,当我们说谎的时候,鼻子真的会变大,这是一种心理对生理的反应,这些是不自觉的动作,是不可控制的。当我们看到喜欢的人出现的时候,眉毛会上扬或弯曲,当不喜欢的人出现时会不自觉的斜视或做视线阻挡。如果皱眉,可能是对某事的怀疑。嘴唇紧闭可能是生气了。男人在说慌或刻意隐瞒某事的时候鼻子下的海绵体在作怪,所以男人说慌的时候鼻子会痒,多会摸鼻子、动鼻子或摸脖子。如果对方说话的时候在摸鼻子,那他可能刻意在隐瞒什么或者他在说谎。抿嘴也表示一种否定,尽管嘴上说肯定,但其内心是否定的。如果某人在说话的时候抿嘴,可能也是在隐瞒事实,或者是对某事的否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不敢直视,可能是紧张,害怕,眼睛偏向一侧,可能是在回忆或思考问题。眼睛瞪大了可能表示愤怒了或被激怒了。

了解微表情可以解读人的行为,了解人的心理,可以快速地了解对方的真实情感与意图,快速融入陌生环境或能快速接收威胁信号,这对降低社交风险有很大的帮助。其实,了解表情符号是一个很实用的技能。

(二)肢体动作

1、动作

人的身体会说话,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达一定的讯息,它能够反应我们的内心与情绪。高兴的时候手舞足蹈,不安的时候抓耳挠腮,激动的时候捶胸顿足,愤怒的时候挥拳击物。我们的动作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熟练的动作也是身份的说明,交警指挥交通、医生治病救人、农民田间劳作,这些都是无声的语言,它们在向我们传达信息。

生活中,打招呼、握手、拥抱、拿等等都是常见的,从这些动作里面可以找到话题,打破沉默,带动彼此的交流。在演讲或教学中,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要在讲解过程中应用肢体动作,有些是为了动作演示与动作示范,有些是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增加交流内容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有些表情、肢体动作的运用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在舞台、影视作品中,肢体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喜剧特有的精炼和幽默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青睐,滑稽而传神的动作表演是产生强大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演员的动作训练和利用占有重要作用,没有肢体动作的表演是不完整的。丰富准确的肢体动作能帮助演员更好地诠释角色。不同角色在不同情况下的肢体动作也大不相同。肢体动作还能够体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绪,对推动故事的发展、丰富舞台的冲击力有着巨大作用。例如:哑剧、或是类戏剧,基本无对白,演员需要把角色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意志及潜意识等)通过外部动作、表情等直观表现出来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演员的表演逼真,角色的喜怒哀乐、紧张、矛盾、不安等都可以通过肢体动作表演出来,有一定的代入感,让人信以为真,产生共鸣。有时,在悲情戏中,此时无声胜有声,肢体动作可以代替有声语言传达情感,让观众更好的接收信息,艺术化的表现,更容易让人动情。

2.微动作

动作可以反应出人的脾气秉性,能够体现角色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绪,一些习惯和小动作可以显露一个人此刻的内心活动。和微表情一样,我们身上还有一些微动作能反应此刻的心理。例如:如果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对方不同意某人的观点,他可能会不自觉地做些小动作。歪一歪头表示在思考,用手挠头也表示不解或疑问。交叉双臂表示质疑、抗拒或自我保护。如果有的人在说话的时候撒谎也会不自觉的做些小动作

我们与对象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自身的微动作的运用。最初的几分钟最为重要,开始的时候可以挺直站立,用自信证明我有很强的吸引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等等。

3. 不同地域,动作的含义不同

动作是有象征意义的,有些常用的动作被当做一种符号。不同国家、地域,动作的意义不同,有的差别很大。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手的动作比较多,而且比较随易,手的动作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但是不同的手势意义不同。例如:手势OK,在我国可以表示好、不错,但是在韩国可能会被认为是指金钱,而在突尼斯这个动作是指傻瓜。我们常用的来一下的手势,在美国或加拿大却不能对着人用,因为那个动作是在召唤小狗。数字9的手势,在缅甸表示数字5,在韩国表示错误,在墨西哥表示询问多少钱,而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新加坡表示死亡。还有,胜利手势(V字形),据说是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发明的,摆这个手势的时候一定要手掌向外,如果向内就表示侮辱人、或是伤风败俗,而在意大利表示戴绿帽子。又例如:举大拇指,在我国表示好、了不起,有赞赏、夸奖之意,在日本表示老父亲,在北美,如果马路上遇到有人伸大拇指有搭顺风车的意思,而在希腊,拇指向上表示“够了”。如果大拇指向下表示“厌恶”、“坏蛋”,在澳大利亚表示讥笑,在突尼斯表示停止或是倒水,而在墨西哥表示运气差、死掉了。总之,不同的动作在不同地域是有差别的,了解点动作符号化的意义,有时候能帮上大用处,这是一种常识,是一种基本礼貌,有了基本认知有利于进一步的沟通。

(三)姿态

姿态作为一种无声的信息传递,影响力是很大的。人的动作与姿态是人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教养的外在体现,我们的姿态举止就像我们的名片一样,能够反映出很多的信息。好的姿态能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好的印象它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一个人的姿态中,可以看出你的气质、修养、风度,优美的姿态像一幅画一样,能够吸引人,值得欣赏。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主演的公主不管是在哪里,她的姿态都是那么美,那么有气质,那么吸引人。

站有站姿,坐有坐姿。站如松,坐如钟。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呈现的姿态也不一样。有的姿态或姿势可传达出自信、乐观、豁达、有的可以传达出庄重、矜持、积极向上、有的表示感兴趣、尊敬,而有的姿势则与之相反,一些不雅的姿势或姿态不要在公共场合流露出来,不要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传达出去。

在交流的过程中,姿态谦和,注重礼貌,讲究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谦和的姿态给人一种谦虚谨慎、彬彬有礼的好印象,能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尊重。不要因缺乏风度和礼仪而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影响交流。

(四)服饰

服饰也是一种无声语言。通过人的衣着打扮,揭示人的思想性格,文化气质与审美观念等等。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或象征,能表明你的身份、个性与气质。服饰同人的言谈举止一样,有着丰富的传播功能,它能显示你的职业、爱好、性情、气质、修养甚至信仰等等。从古代的“品色衣”制度,到现在的制服,服饰能表明人的职业、身份、地位。警察穿着警服,军人穿着军装,消防员穿着消防服,医生穿着白大褂。穿着制服的人有一种特别的威严或气质。

每个人的气质修养不同,服饰的穿着也不同。着装与饰品的佩戴也是一种审美的能力体现。漂不漂亮要会搭配。有人追求奢华,有人追求舒服,有人追求新奇,但是得体的着装打扮是最重要的,这是对别人的一种基本的尊重,得体的着装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良好印象能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特别在正式的场合穿着一定要大方得体,服饰能表明穿着者的生活方式,特别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中,作为一种信息交流符号,不着痕迹,不刻意,却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重要信息。

二.无声语言的作用

1.无声语言更感人、更有感染力。

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无声语言比有声语言传达的信息要多,而且更感人、更有感染力,它可以传达无法用语言传达的或是胜过用语言传达的信息。所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可以比有聲语言更感人,更传神。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等语句都是无声语言的形象注解。

2.表情、动作等无声语言能够提升说话人的趣味性。

例如:在影视表演艺术中,尤其重视表情、动作等无声语言的使用,以喜剧表演为例:还记得“憨豆先生”吗?英国BBC电视台的招牌喜剧,剧中对白极少,几乎都是靠演员“变化多端的表情”和“丰富夸张的肢体动作”在讲故事,让人大笑之后留下(下转181页)

猜你喜欢
动作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下一个动作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Aetion(动作)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