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佐+王越
运动损伤是进行体育活动中时常发生的意外伤害,作为体育教师和体育活动的爱好者,都应该了解并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采取安全措施,具体作好各项工作,使运动损伤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保证体育运动参加者身体健康,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现将运动损伤概念、分类、发生原因、预防以及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运动损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它与一般的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损伤不同,它的发生与体育运动的运动形式和动作技术有关。
2、分类:
A、按损伤的组织结构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与肌腱损伤、关节韧带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器官损伤等。
B、按损伤组织创口界面可分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
C、按伤后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可分为:伤后能按教学计划进行训练的为轻度;伤后不能按教学计划进行训练,需要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的为中度;伤后需要完全停止训练的为重度。
D、按损伤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思想不重视。体育活动不同于其它活动,它有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一旦思想上麻痹,工作上粗心,就能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与活动的主题内容不相符。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體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气象条件不良。如气温过高或潮湿容易发生疲劳和中暑;气温过低和潮湿,容易发生冻伤或肌肉痉挛等。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项目规则)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加强思想教育。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
3、进行体育活动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5、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6、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7、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1、擦伤
(皮肤表面受到急剧摩擦所引起的损伤,有组织液渗出 )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可采用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查阅其处理方法)
冷敷法:该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其用品有冰块、冰袋、氯乙烷或冷水毛巾等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受伤者取半卧位,头抬起,用拇、食两指向内上方压迫鼻翼2~3 min,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处理:根据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扭伤的处理,大致可分为早、中、后三个时期。早期,是指伤后24~28 h以内,此时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和减轻炎症,治疗方法可采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局部制动休息等。中期,是指伤后24~48 h以后,此时期的处理原则是改善伤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可采用理疗、按摩、针灸、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法,并可根据伤情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伤部早日康复。后期,伤部已基本修复,处理原则是增强肌肉、关节的功能,治疗方法以按摩、理疗和功能锻炼为主。
4、脑震荡(头部受到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受到过度震动而引起的一时性意识、功能障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A、轻度脑震荡:伤者应静卧休息一到二天,在一周后即参加适当的活动。B、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5、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之间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6、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破坏)
处理:骨折的征象是碎裂声、剧烈疼痛、肿胀及皮下淤血、功能丧失、畸形、压痛、震痛和挤压痛、X线检查。在骨折的紧急处理中一定要注意伤部的临时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制动而不是整复。固定要在受伤后立即就地施行,固定前不要移动伤肢,有伤口或有穿破骨折的病人,应用无菌纱布敷料尽快包扎,以免感染。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未经处理不应复回伤内,而要盖上无菌敷料包扎固定,如有畸形可顺伤肢长轴方向稍加牵引后,即用长短宽窄合适的夹板或代用品(树枝、木棍、硬纸板等),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或伤肢与伤员的躯干或健肢固定一起。固定肢体时松紧要合适、牢靠,并要随时注意远端肢体是否发凉或边紫。另外还要防止伤者休克,注意伤部保暖,有出血时注意止血,并尽快送医院治疗。
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或比赛时,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事实证明,人为的因素是发生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预防运动损伤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努力消除各种致伤因素,才是我们体育工作者和运动爱好者的首要任务。若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首先不要慌乱,然后判断伤者的具体情况,再根据自己掌握的运动损伤紧急处理方法,做出正确的处理,将损伤程度降到最低点,以保证参加体育活动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