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杨志刚(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马贞维(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硕士)
本次收集整理由于经费所限,因此考察从澜沧江云南迪庆开始。主要考察了佛山、云岭、燕门、叶芝4个乡镇的藏族音乐,同时也兼顾其他少数民族音乐。为什么要着重研究澜沧江云南迪庆境内藏族呢?一般观念藏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吃糌粑、喝酥油茶的放牧型游牧民族,但是当澜沧江流入云南,形成温暖潮湿的河谷地带,这里完全不同于高原的贫瘠、荒凉,而是水草丰茂、绿树成荫,还是全国第二大的原始森林,所以这里居住的藏族虽然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普通藏族一样,但由于生活方面物质的发达已经和高原上的艰苦生活的一般藏族有了相当的区别,音乐也从高亢辽阔转向了婉转、蜿蜒,别具特色。
考察第一站来到了佛山,是澜沧江自西藏流入云南的第一站。佛山也叫红山,藏语jong po,地处澜沧江的东岸,整个地区被高山围绕起来,居民居住的地方最低的只有海拔2300米,平均气温10度,整个乡镇遍布原始森林和大量的野生动物。在考察中据当地的老者叙述,佛山的起源是在久远的叶藩王时代,由一名阿普名字叫作江格路经此地,发现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人的居住,便在这个地方建设了一个村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佛山乡,佛山的民间音乐有弦子、锅庄、热巴、酒歌这些藏族代表性音乐,在曲调和音色上颇具特色。
锅庄,藏语称之为“卓zhong”,比较有特色的是佛山锅庄分为大锅庄zhongli和短锅庄zhongtong。以原生作为主要的音乐形式,没有乐器伴奏。收集曲调7首,分析后曲调形式为两段式,最后一个乐句进行反复,节奏特点以自由为主,中慢速,最后一个乐句进行反复,音色以长腔较多,抒情优美。歌词是自由的,题材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变化。
琼热qongre是酒歌的意思,收录3首曲调颇具特色,属于比较即兴发挥,节奏自由旋律给人一种悠远飘逸、情意无尽的感觉。敬酒时容易引起客人的共鸣畅饮无数,歌词准确委婉,意义深刻。
庸亭(yongtin)山歌曲调悠扬高亢,旋律相对固定,大部分时候用于转经和上山采药挖虫草等山珍时演唱。歌词主要内容形容词比较多,一般形容山巍峨雄壮、岗峦耸立,忽近忽远,若即若离。澜沧江水时而波涛汹涌、时而绵绵起伏。收录1首。
仪母(yimu)翻译为汉语较为复杂,是用来猜男女心思的情歌。曲式的结构是约定俗成不变的,每首曲调都是六音节三休止,每一段有四行歌词的形式,第一、二行歌词主要用来形容平时时常发生在身边一些琐碎的有趣的事情,三、四行说明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意义,并且要总结这四行的结论。节奏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短促、勇猛,速度可快可慢,完全根据歌词和曲调的情感来选择。曲调旋律可根据歌词的变化,来表达喜怒哀乐。弦子音乐、锅庄音乐、热巴节奏基本与德钦弦子、锅庄、热巴乐曲结构相同,在此收录各一首。
离开佛山沿澜沧江进入云岭乡。云岭乡位于澜沧江两岸,东边接近德钦升平镇,南边与怒江贡山接壤,西北部与西藏林芝地区相邻,四面环山,山顶寒冷终年积雪。河谷地带温暖潮湿,植被丰茂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和草场,大部分云岭人就居住在河谷地带,难以想象藏区有如此美丽的人间仙境、难以想象人民生活如此之富裕。
云岭音乐与佛山音乐有大部分结构曲式都比较相同,包括弦子、山歌、锅庄,在此处收录6首。云岭最具特色的音乐是丧葬上所演唱的嘛呢调。云岭的藏式丧葬是在佛山没有遇到的。云岭藏式丧葬在考察中所遇到的是火葬,云岭老人去世时一般人不能触动遗体,要请高僧大德对死者进行念经送葬,家人合唱六字真言。棺木也是立式长方形,高度在一米左右,将老人盘腿放入棺木中。一般还要请老者念《度亡经》引导死者顺利度过中阴,49天将满之时又请村中各家代表和老者为死者演唱《嘛呢调》。
《嘛呢调》乡内邻居家中各个代表和老者一同合唱,一开始是单个演唱,而后由两个以上的不同和声慢慢结合在一起,最后各个声部完全融合成一个整体。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原生态的和声演唱,一开始单个演唱时觉得非常好听,音色和唱词都是原汁原味的藏族口音,但主要还是纯正藏族音乐的感觉,过了一会集体开始慢慢演唱出和声效果好像又有些专门排演过的偏向欧式的和声的感觉,最后完整融合后让人震惊不已。旋律特点以悠长的形式为主,情感上略带哀伤。通过和老者聊天后得到一些观点,这些音乐和声可能和在离云岭不远的茨中乡一样,这些地方的老百姓也接触过不少当年传教士的一些歌曲,或许对当地的音乐也有一定的影响。
跶拨(dabo)下马辞,是一种说唱的形式。这种音乐主要是用于婚礼上,嫁的一方在迎亲一方的村口下马,而后与娶的一方的伴郎相对,然后开始说唱跶拨。歌词的内容一开始首先第一段展示送亲一方歌唱者的实力和才华,才华和实力越高越能为送亲一方的助威;之后第二段开始讲述古老的藏族故事,讲述天地日月形成的过程;第三段讲述藏族最重要的动物马的各个方面、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和来历;第四段代表送亲的一方提出一些要求以及问题。跶拨是藏族音乐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遗失的风险。乐(le)云岭是一种聚会时所使用的音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在此收集一首。
第三站来到燕门乡。燕门乡位于德钦县最南端,乡内不但有澜沧江这条主动脉,还有3条充沛的河流,即“龙甲龙吧”“同古龙吧”“龙干隆吧”3条河流。所以燕门乡有大量的水田稻谷、各种蔬菜、水果、物产丰富。据悉,燕门乡茨中教堂于1921年建成,传教士从法国引进了优良的葡萄玫瑰蜜,并酿制成葡萄酒。传教士将技术教给了村民,所以燕门茨中葡萄酒也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燕门乡有藏传佛教、天主教、纳西东巴教3种宗教,但是大家和谐共处,既遵守天主教的十戒,也遵守佛教的戒律,和平共处,在不到1000人的燕门乡产生了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燕门主要音乐形式也是弦子、锅庄、酒歌,艺术形式与云岭佛山基本相同,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圣歌》。
燕门茨中《神哥》主要是在宗教活动过程中,藏族教徒所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演唱时由德高望重的老教友带领,然后所有教徒合唱。特点是所有教徒全部都是本地普通藏族,穿着本地藏装,但演唱的是全欧式的和声音乐形式,感觉非常奇特。音乐旋律本身不难,但和声完整,音色优美。在此收录一首。
汉族江边调,又称江边情歌。江边小调的是古乐府中的“巴歈”的分支,根据《蛮书》卷四《名类》:“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所以,巴歈在唐代以前就传入了。江边调本地人俗称“唱曲子”,音乐旋律大体相同,但歌词变化较多。在此收录3首。
纳西音乐“满达”是纳西族音乐,这种音乐主要是用在,婚丧喜庆等日子中使用。夜晚,在自家的院子里烧上一组篝火,歌唱者们围着篝火,搭背而舞。领唱者分为一男一女,这两人起唱后用纳西语一问一答,其余歌唱者重复两人的后半段,和声按照音律的起伏,或快或慢的舞蹈。收录2首。
叶芝位于维西境内的澜沧江段,属于中温带,气候舒适,四面环山。除了澜沧江还有一条大河“新洛”河也是澜沧江的支流,森林覆盖率百分之百,珍惜树木随处可见,民间乐舞“瓦器器”“啊尺目刮”《祭天古歌》等在此流传,研究者也较多。比较有特色的还是祭祀典礼上所演唱的《丧歌》,是由傈僳巫师演唱,旋律颇具特色、悠长。歌词内容讲述了将死者的灵魂从居住地沿着古代的来路一直送往遥远的故土。
本次考察分析由于经费所限,只完成了云南迪庆境内的部分考查,从考察的结果看,可听到的正宗藏族民间音乐已经很少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这种现象实际上整个中国都普遍存在,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还在不断地深入。最后,希望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者能够多一点,大家携手并进,共同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8(1).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第二卷)[M].京华出版社,2007.
[3]“非物质文化”新语境下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问题[J].人民音乐,2008,(2).
[4]迪庆民族文化概览.迪庆民族文化概览·维西卷.[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5]斯那农布.泽仁尼玛编.德钦藏族民间歌曲选.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