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教师因素浅谈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与“解”

2017-04-19 12:21崔青青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

摘 要: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相比于其他学科其改革实施难度更大,遭遇了来自各界特别是教师群体的阻碍,使得科学课程的实施在一度陷入较为困难的境地。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败。从教师因素分析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并提出“解难”建议,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 课程实施 小学科学教师

只有进行了课程实施,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出台后的课程计划才有可能转变为现实。课程实施是迈向成功的课程改革与真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1]目前,人们对课程实施的看法不一。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课程实施是指将课程方案、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涉及诸多关系。”[2]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的理想或计划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教师在学校里、在教学中实际执行或实施了课程计劃。可以说,教师极大地影响着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其质量。

一、教师与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关系

“改革的方案可能是理想的,……问题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是怎样做的,教师是否按照方案中所规定的内容去执行。……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3]许多研究表明,教师是课程实施成功的决定性力量,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影响课程实施的其它因素,一般都要通过教师这个因素发挥作用。[4]

Snyder等学者归纳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十五个因素,其中,第三类是在学校水平上影响实施的因素,如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特点与取向。影响课程的诸多因素往往要通过教师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内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5]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直接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败。[6]因此,从对教师的研究入手,深入研究课程实施的过程,是研究课程实施的一个恰当策略。

自2011年颁布并实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后,教育部又组织专家对其进行了修订完善并规定于2017年秋季开始执行修改完善的课程标准。教育部指出,各地要各地要引导教师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教师要要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体现出这样的理念:在课程实施这一环节,要充分依靠教师,发挥教师的作用。因而,从教师因素入手,研究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状”,对于“解难”十分有意义,更是必要的。

二、教师层面上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状”及其原因透析

(一)教师层面上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状”

1.科学课程被教师视作“辅科”,丧失应有地位。究其原因,第一,存在教师随意将科学课课时换作他用的情况;第二,教师选配存在问题,教师资源的配置随意性大,往往根据学校经费情况而定;第三,小学科学教师职业认同度普遍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2.教师缺乏其他教学资源,甚至只拥有教材资源。教师自身缺乏主体意识并且存在惰性,不愿意积极进行创造性的利用,以致于资源荒废。

3.教学偏离课程基本理念,教学过程荒芜。科学课程要求让学生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领会科学与技术、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7]但在教师的教学里却表现为:第一,课堂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偶有科学课程赋予的内涵,教学偏离了本来的意图;第二,课堂教学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占据主导,课堂教学失去了科学课该有的生机;第三,不进行教学设计,结果科学课成了“放任自流课”;第四,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评价不能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分数评价、试卷评价盛行,更谈不上促进课程的实施和师生的发展。[8]

(二)教师层面上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难状”的原因

1.教师对科学课程存在错误的认识。如:科学课程是其他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学科的拼盘;科学课花费时间,对学生升学、高考又无作用的价值观致使教师认为科学课程不重要。基于这些认识,科学课程当然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科学课程的发展与改革自然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2.教师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低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国家垄断课程,教师习惯于唯上、唯纲、唯本,缺乏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责任意识。而科学课程要求学科知识高度整合,学习方式深刻变革,这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带来了较大难度,致使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惰性和抗拒心理。

3.教师队伍数量不够,专业化程度不高。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现有科学课教师队伍多由语、数及理化生等学科教师兼职,甚至是不合格教师去兼职。教师素质决定着科学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决定着科学课程实施的成败。[9]虽有各种客观的理由表明科学课程在小学中实施存在困难,但深究其原因,实是缺乏一支实施科学课程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教师层面上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状之“解”

(一)改变“辅科”观念,还科学课应有地位

科学课程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并整合了多个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学科地位不容忽视。教师作为科学课程实施的主体,更应该正视科学课程的应有地位,将科学课程视作与其他科目地位相同的课程,以促进自身发展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打开学生的科学之窗

需要得到教师普遍认同的是:教师自身就是科学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而且还承担着科学课程资源地开发利用的责任。小学科学教师可以立足当地,开发特色的地方科学课程资源,而且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更可以融合网络科学课程资源、课堂生成的科学课程资源。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保持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断积累,对于条件限制的地区,教师可多制作替代性实验器材,以丰富小学生的科学课堂。

(三)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保障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专职科学教师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他们大多非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具有科学教育背景的职前教育,且现有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完全达不到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要求标准。可以说,目前还没有形成拥有小学科学教师必备的专业特质、相对稳定的小学科学教师队伍。[10]因此,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问题作为一个非常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质量。只有努力解决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才能提升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成效。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如:积极参与教师培训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改进自身教学方式;重视参与教材培训,充分把握教材,提升科学课程实施质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更新。

总之,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者,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难”贡献教师层面的“解”。

参考文献:

[1][4]汪霞. 课程实施: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J]. 教育科学研究,2003,(03):5-8.

[2][6]潘洪建,王洲林. 论课程实施中的七大关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3):46-50.

[3]马云鹏. 小学数学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0,(04):2-10.

[5]马云鹏. 课程实施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01,(09):18-23.

[7]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作者简介:

崔青青,女,1991年2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
《牛津高中英语》课程实施中的异变研究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分析
“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实施
“广—收—聚”模式提振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实施活力的实践与启思
社区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会展设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