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摘要 为了全面了解滨州市小麦的生长情况,从基本苗情、影响因素、管理措施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滨州市小麦的冬前苗情,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管理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冬前苗情;影响因素;管理措施;山东滨州;2016年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066-01
滨州市隶属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农业基础良好,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域。为准确掌握2016年滨州市小麦的生长情况,近日对全市小麦的苗情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分析。
1 基本苗情
全市小麦播种面积27.14万hm2,比上年增加1.18万hm2,一类苗面积11.49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2.35%,较上年上升9.3个百分点;二类苗面积12.66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46.66%,较上年下降4.74个百分点;三类苗面积2.80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10.33%,较上年下降5.09个百分点;旺苗面积0.18万hm2,较上年增加0.15万hm2。总体上看,由于播期适宜,播种质量高,小麦整体表现较好,群体适宜,个体健壮,一、二类苗面积大,占到总播种面积的8成,旺苗及“一根针”面积小,缺苗断垄面积小。
2 影响因素分析
2.1 播种质量好
由于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特别是秸秆还田、深耕深松面积的扩大,以及宽幅播种、规范化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滨州市小麦播种质量明显提高,加之土壤底墒尚可、播期适宜,小麦基本实现了一播全苗。
2.2 良种覆盖率高
借助小麦统一供种等平台,滨州市加大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宣传推广力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2016年滨州市小麦统一供种面积10.21万hm2,占播种面积的37.62%,种子包衣面积23.66万hm2,占播种面积的87.19%。
2.3 科技服务到位
通过开展“千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方式,组织大批专家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一是重点抓了农机农艺结合,扩大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面积;二是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为依托,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深施技术,广辟肥源,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培肥地力;三是充分发挥高产创建平台建设示范县和小麦规范化播种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
2.4 气象因素适宜
2.4.1 气温。播种后温度适中,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10月平均气温15.7 ℃,较常年偏高1.27 ℃。11月上中旬平均气温9.05 ℃,较常年偏高1.55 ℃。滨州市小麦冬前壮苗所需积温为500~700 ℃,10月至11月中旬>0 ℃积温为663.4 ℃,较常年偏多76.2 ℃。总体看,气温变化平稳,是小麦正常生长发育有利的条件,促使小麦早分蘖、多分蘖,个体健壮。
2.4.2 光照条件。10月上旬光照61 h,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光照189.2 h,较常年偏少72.8 h。光照较常年偏少但总体较足,利于小麦光合作用及有机物质的形成,利于分蘖形成。
2.4.3 降水。小麦播种后,降水量适宜,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尤其是10月下旬降水量23.4 mm,较常年偏多17 mm。全市11月25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冬小麦已灌溉水浇地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7.90%,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4.57%;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7.81%,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4.97%;冬小麦未灌溉水浇地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7.84%,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0.37%;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18.90%,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5.23%;冬小麦旱地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6.58%,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3.06%;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6.47%,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为72.17%。对照冬小麦越冬期适宜相对含水量为65%~85%,目前濱州市麦田土壤墒情适宜。
3 存在的问题
有机肥施用不足,造成地力下降;深耕松面积有所增加但总体相对偏少,连年旋耕造成耕层变浅,根系难以下扎;部分秸秆还田地块秸秆还田质量不高,秸秆量大,打不碎,埋不深,镇压不实,易造成冻苗、死苗;部分麦田存在牲畜啃青现象;农机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推广经验不足,缺乏统一组织协调机制;农机手个体分散、缺乏统一组织、培训,操作技能良莠不齐,造成机播质量不高;部分地区为防止秸秆焚烧,播种过早,导致旺长。北部部分盐碱地麦田受灌溉条件所限,播种晚、墒情差,苗情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薄弱,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需提高。
4 冬前与越冬期麦田管理措施
4.1 及时防除麦田杂草
冬前,选择日平均气温6 ℃以上晴天中午前后(喷药时温度10 ℃左右)喷施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为防止药害发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喷施除草剂用药量要准、加水量要足,应选用扇形喷头,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以提高防效,并避免药害。
4.2 适时浇好越冬水
适时浇好越冬水是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季肥水后移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各县(区)要抓紧时间利用现有水利条件浇好越冬水,时间掌握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5 ℃时,在麦田地表土壤夜冻昼消时浇越冬水较为适宜[1]。
4.3 控旺促弱促进麦苗转化升级
对于旺长麦田,采取喷施壮丰安、麦巨金等生长抑制剂控叶蘖过量生长;适当控制肥水,以控水控旺长;进行麦田镇压,抑上促下,促使根生长,以达到促苗转壮、培育冬前壮苗的目标。播期偏晚的晚茬麦田,积温不够是影响年前壮苗的主要因素,田间管理要以促为主。对于墒情较好的晚播弱苗,冬前一般不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发苗,可浅锄2~3遍,以松土、保墒、增温[2]。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可在冬前及越冬期镇压1~2次,压后浅锄,以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根系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3]。但盐碱地不宜反复镇压。
针对2016年11月下旬小麦突然遭遇低温及旺长面积有所增加的实际,市农业局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冬前管理技术指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切实搞好受冻麦田的灾后补救及旺长麦田的控旺指导工作。
4.4 严禁放牧啃青
要进一步提高对放牧啃青危害性的认识,整个越冬期禁止放牧啃青[4-5]。
5 参考文献
[1] 刘伟.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探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4):100.
[2] 李春霞.如何培育小麦冬前壮苗[J].种业导刊,2013(6):15-16.
[3] 王新红,李燕敏.2015年邯郸县小麦冬前苗情及管理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5(24):15.
[4] 李爱军.加强早春管理,培育小麦壮苗[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3):88.
[5] 成立群.小麦越冬期的肥水管理[J].河南农业,199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