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依
又是一年端午。
桌上摆着几只形状规则、精巧如一的粽子,刚从水中捞起,热气氤氲却丝毫未闻到香气。母亲象征性地从超市买了几个粽子,煮了几分钟便成为我的早点。她不吃,她说她不爱吃糯米。
像是穿了一身老旧的军大衣,并不新鲜的粽叶死死地裹着粽子。我剥开它,糯米却有一大半全粘在粽叶上。独自吃着已粉身碎骨的粽子,悲哀地过着没有糯香的端午,百感交集,昔日的画面像曾经的粽香一般渗入我的身心。
小时候每逢端午,放假必回老家。跟着奶奶和妈妈上街扛几束艾蒿,提几片粽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妈妈和奶奶将粽叶清洗干净,片片粽叶都光滑清亮、青翠欲滴,散发着特有的淡淡清香,殘留的几滴水,也像钻石一样闪耀。前几天便准备好的糯米,舀一勺,倒在两片粽叶错落叠好的锥体中,捏上几颗红枣或红豆,种类不多,却总是可口。最后便是奶奶那最令人佩服的缠线过程。一根花花绿绿的绳,紧紧绕过十多个形状不完全相同的四角锥体,缠上几圈,系上,我就仿佛已听见粽子的呼唤了。
最享受的自然是吃粽子的时刻。心急如焚的糯米刚蒸上没多久,便已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它们的存在,一个个在吼叫着、在呐喊着,引诱我的舌尖。我迫不及待地剥开青绿色的粽叶,洁白的糯米中嵌着几颗透亮的“玛瑙”。咬上一口,软糯的米带着粽叶的香,杂着红枣的甜一同像山洪般涌入心间,涌起甜蜜,涌起温馨。
回过神,桌上粽子已转凉,放入嘴里,有些不知掺和了什么的馅硬得硌着我的牙,疼了我的心。
桌上粽子花花绿绿的标签,五颜六色的彩线,有数不清的馅,却没有一丝香甜,没有一分韵味,更没了甜蜜,没了温馨。
如今的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粽子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因此亲手包粽子的人也越来越少,端午的糯香,浓浓的亲情,包粽子的过程便逐渐消失了,现在已很久未曾闻到那种端午节特有的糯香了。不禁想问一句,糯香都去哪儿了?难道因为不是自己包的粽子,就连吃都不愿吃了吗?
现在每逢过节,都只是放假,只想着去哪儿游玩呢,过后却都摇头叹气说这节越过越不像节。可每次过节时却又是未曾参与到节日中来,最多先拍个照,然后便摆出一副孤芳自赏、与我无关的神情。如果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人们精神文化的缺失为代价,那我宁可做一个没有现代产品的古人,独自一人,与屈原在汩罗江畔相会,与失踪的民俗相拥。
粽子已凉。我望着眼前的粽子默默哀叹,糯香都去哪儿了?
没有糯香的粽子,叫人如何吃得下?
【评点】
此文由早上吃粽子却“没有一丝香甜”,回忆起小时候回老家过端午和奶奶妈妈一起包粽子的情形。对包粽子的过程描写细腻,由粽叶到糯米,无不洋溢出作者对糯香的喜爱之情。文章屡次出现“没有香气”,处处紧扣题目。由“端午的糯香”的消失到“浓浓亲情”的消失,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失,层层递进,一气呵成,立意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