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在宁都痛歼敌顽

2017-04-19 05:26曾春生
湘潮(上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一方面军黄陂红三军团

★曾春生

彭德怀在宁都痛歼敌顽

★曾春生

彭德怀,湖南湘潭人,性格刚烈,一生光明磊落,铁骨铮铮。

在土地革命斗争中,时任红三军团总指挥的彭德怀率领部队多次转战宁都。他情系红军,维护团结,痛歼敌顽,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 东渡赣江 维护团结

1930年10月,国民党刚结束中原混战,即纠集10万兵力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对此,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新余罗坊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11月 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发出“主力移到赣江东岸”“第三军团为中路军,应即渡过袁水南岸,准于本月五号在新干对河附近渡江”的命令。可是,红三军团部分干部思想动摇,不愿渡江。有个团级干部杜中美说:“为什么两个军团不能夹江而阵,一定要两个军团过东岸,我们有意见。”为此,彭德怀在峡江仁和镇召开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斩钉截铁地说:“有意见到江东去讨论吧!我是一定要过江的,总前委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红军要打遍全中国,不要搞地方主义。”随即对大家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说服了红三军团持不同意见的同志。11月5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如期渡过赣江,到达指定区域。11月27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南垄发出《关于到黄陂小布集中》的命令。11月30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抵达宁都县大沽乡的上淮、阳斋一带。12月1日到达小布,彭德怀随红三军团总部驻扎在塔下村庙下。可谁也没有想到,12月12日,发生富田事变。面对突变,12月14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黄陂发出红字第七号命令,为“便利采办给养”,决定将部队东移至黄陂东边的平田、安福圩、砍柴冈一带。15日,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依令转至东山坝的平田附近。

1930年12月30日,富田事变领导人以“江西省行委”名义,写了一封《致彭德怀转朱德、黄公略、滕代远的信》。这封信虽然揭露了李韶九刑讯逼供乱肃“AB团”的严重错误,但主要内容和动机是攻击毛泽东,蓄意挑拨离间彭德怀、朱德、黄公略、滕代远与毛泽东的关系,煸动朱、彭、黄、滕反对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的第一张布告和红五军序列表

彭德怀在东山坝平田接信后,一眼就看穿了事变领导人的企图。他当即召集红三军团领导人开会,说明情况,表明自己和红三军团坚决拥护毛泽东和总前委、维护红军团结的态度和决心。随即,彭德怀亲自起草了一个简短宣言:“富田事变是反革命性质的;打倒毛××,拥护朱彭黄,这就是阴谋分裂红军,破坏粉碎白军进攻的计划;一、三军团在总前委领导下团结一致,拥护毛泽东同志,拥护总前委领导。”

1930年12月17日,彭德怀与朱德、黄公略在宁都县黄陂发表《为富田事变宣言》,揭露富田事变领导者分裂红军、分裂革命的阴谋,并且严正声明:“朱德、德怀、公略对于同志之去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不拥之别。一切革命的同志,请在革命的战线上相见。”

12月18日,彭德怀又与朱德、黄公略3人,再次发出一封公开信。信中严肃指出:“目前决战在即,凡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应站在共产党前委领导之下,一致团结,坚决消灭敌人。谁不执行这一任务,谁破坏这一任务,谁就是革命的罪人。”并号召富田事变一部分官兵及地方负责同志要“辨明真伪,分别是非,毅然决然肃清叛逆一致来归,参加决战”。为即将到来的第一次反“围剿”决战创造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条件。

★ 积极备战 东韶报捷

第一次反“围剿”大战在即。1930年12月上旬,红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滕代远和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出席了在黄陂中排召开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上,毛泽东精辟地分析了能够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八大胜利条件,研究了战略反攻问题。为了打好反“围剿”的第一仗,12月25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召开了“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导人都亲临大会,毛泽东特意为大会拟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会议由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主持。

12月24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得到敌五十师谭道源有入侵小布之势的情报,总前委在黄陂发出红字第九号命令。命令各部轻装向小布前进,占据有利地形,设下埋伏,而且“严格规定,白天不许煮饭,前线指挥员不许带马,以求隐蔽和肃静”。按九号命令设伏时,“第三军团任右翼,攻击至何屋附近之线,即弩峰南方高地,沿树陂北方高地及油脑上、乌山、小布之东北两方,应于明(须在6、7时左右出发)晨10时到达小布街附近10里左右停止,须让源头前进之敌(注意将目标隐藏起来)进入小布后,截断源头来路,然后举行猛攻而歼灭之”。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全体指战员,连夜出发,于25日天还未亮便到达指定位置。可是,等了一整天,敌人没有来,当晚撤回驻地。26日下午,红一方面军总部获悉:“源头之敌已进至树陂(距小布15里),其前哨放至假坑地域(距小布7里)。”于是,当晚10时,发出红字第十号命令:“方面军决于明日进至小布附近,机待由树陂来犯小布之敌围攻而歼灭之”。半夜时分,红三军团再次进入预定埋伏位置。等到次日天黑,依旧未见谭师出动,彭德怀只好奉命指挥部队撤回。

小布设伏未果后,红一方面军获悉张辉瓒“向上固、龙冈推进中”,于是在28日午后发出红字第十一号命令:“改向我左翼当面之敌出击。”30日,红军在龙冈战斗中大获全胜。龙冈战斗后,深入苏区的敌军迅速撤退,红一方面军决定挥师向东,乘胜追歼敌第五十师。1931年1月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大沽南林发出胜字第一号命令:“决定以全力扑灭谭师。”敌谭道源师于2日凌晨5时退逃。其中,一部经源头、中村向北坑败走,其断后部队被红军二路军截获甚多;另一部(主力)则经南团向东韶逃去。于是,2日午后,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发出《追击敌谭道源师的命令》,命令各部“决于明晨追击东韶之敌”,同时部署“第三军团任左翼,于3日10时进至田营,以主力牵制洛口之敌(许克祥师)之增援,另以一部迂回到东韶东端之高地,向东韶攻击。”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摸黑疾进,从源头经曾坊、石坳下、冬茅坳、张家前、杨谭、卢园、枫树下、新坛、白水、陈家,按时到达东韶东北端的陂头痛击敌人。在各军的配合下,此役共歼谭师1个多旅,俘敌官兵3000余人,缴获电台1部、武器2000余件。至此,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红军时期的彭德怀/插图:杨东平

东韶战斗结束的当晚,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师以上干部参加了毛泽东在东韶水南村子杰祠召开的方面军师长以上的干部会。会议主要总结了东韶战斗未能全歼敌人的原因,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去打洛口的理由。红军5天内连打两个胜仗,有些人开始骄傲起来,纷纷叫喊着要去打洛口。毛泽东在会上说:洛口有许克祥、毛炳文两个师,加上谭道源逃至那里的半个师,敌人的兵力太集中了,我们不能去打。打了两个大胜仗,有些同志以为自己是天兵天将,这不好,不能骄傲。4日,毛泽东、朱德和红一方面军总部返回小布。5日,红军总部在东韶琳池牛岗上召开第一次反“围剿”祝捷大会,彭德怀等军团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并先后在大会上讲话。张辉瓒戴高帽游场一周示众。军民十分振奋,彭德怀在讲话中,着重报告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经过和原因,并鼓励军民乘胜扩大赤色区域和消除太平观念,时刻准备着粉碎敌人新的“围剿”。大会奖励了红十二军、红三军团和南团、琳池一带的有功群众。这次大会,到会群众一两万人,许多是10里、20里外乡村来的,若等开完会回家吃中饭,已经很晚了,为了让开会的群众不饿肚子,彭德怀吩咐供给处为每位到会的群众,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人发一枚银毫子买米果吃。当时,一枚银毫子相当于18枚铜币,每枚铜币可买两块米果。此事传颂至今。

★ 分兵筹款 青塘之争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为巩固发展苏区,于1931年1月16日至18日,在小布发出胜字第四、第五号关于筹款问题的命令,红一方面军继续移师建宁、南丰、广昌筹款。开始,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在东韶地区开展扩大赤色区域和筹集资财为中心的群众工作。命令发布后,红三军团除留一师于东韶帮助当地群众外,大部队奉命开向南丰。根据总部的要求,1月31日前,红三军团须筹足现洋3万元。2月21日,红一方面军总部在小布发出胜字第六号命令。命令红军主力部队,由22日起向东移动,以15天为期,继续加紧筹款,规定3月6日前筹足现洋40万元。根据命令,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总部于22日到达洛口,并以洛口为指挥中心。3月4日上午12时,红一方面军总部在黄陂发出胜字第七号命令:延长工作时间筹足款项。据此,彭德怀命令红三军团延长工作时间10天。这次分兵筹款,筹足了3个月的给养。3月下旬,第二次“围剿”的敌军开始向红军的工作区域移动。对此,红一方面军总部于3月23日在黄陂山堂发出胜字第八号命令“红军第一方面军南移整顿训练和筹款”。根据此令,彭德怀部署红三军团除一师留在肖田监视警戒南丰、乐安之敌外,其余部队移至赖村、葛坳、澄清、梅窖、山寮、古龙岗一带地区。彭德怀随红三军团总部驻在赖村。在赖村期间,除继续筹款与做群众工作外,主要是进行整顿和军事训练,一部分部队在赖村打土围子。

在红三军团忙于筹款与做群众工作期间,中共苏区中央局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军以上干部参加了这次会议。此次会议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于3月18日至21日,在黄陂山堂胡氏家庙由项英主持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接受共产国际来信,战略问题、土地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等。经毛泽东提议,将第二次反“围剿”战略方针问题列入会议议程,但最终却未展开讨论;第二阶段于4月17日至19日,在青塘河背新屋里召开。会议还由项英主持。17日,会议听取了中央代表团关于中央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对目前形势的估量以及中央关于富田事变的传达报告;通过了接受国际来信与四中全会的决议、土地问题决议、关于一、三军团工作总结决议、富田事变决议、CY工作决议等;决定增选彭德怀、林彪、周以栗、曾山、陈毅为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但后来未获中央批准。

在18日的会议上,首先在“打不打”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任弼时的态度非常明确,主张红军退出中央苏区,让敌人扑空。其理由是敌我兵力对比过于悬殊,武器装备更是优劣明显,只有将兵力分散,转移目标,方可退敌。项英主张不打,开步走,而且一走就是数千里,其理由是:“4万对20万,兵力太少,且装备又差,与之硬抗,无异以卵击石!红军主力要生存,就得赶紧退到四川去,在那里建立新的根据地才有出路。斯大林同志说过,四川是最理想的根据地。”彭德怀虽然不同意项英“跑”的主张,但提出了“分兵退敌”的办法,认为:“将红军主力分成几部分四面散开,向粤北、湖南、闽西等地出击,路上遇到敌人就打他一下,像‘削萝卜’一样,分散和吸引敌人,一则可以使敌人包围落空;二则目标转移,可以退敌。只有这样,才能保卫红色区域。”林彪提出“打一仗再分兵”。毛泽东、朱德既反对退出苏区和“跑”的主张,也反对 “分兵退敌”“打一仗再分兵”的意见。毛泽东神色严峻地说:“退走不是好办法,退到四川去更是奇谈。那不是退,那是逃!”“我们为什么要放着根据地好的天时、地利、人和不用?放着一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不用?”他主张按第一次反“围剿”的办法,“诱敌深入”,集中兵力打。在几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会议决定扩大讨论范围。4月19日,增加红一方面军7个军的军长、政委、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共20余人参加会议。经过反复争论,在朱德、周以栗、林彪、罗荣桓等人的支持下,毛泽东的“诱敌深入”、在苏区内打击敌人的方针被确定下来。

但是,接下来在打哪一路敌人上又发生了争执。有人主张先打兴国的第十九路军,也有人主张打朱绍良的第六路军。毛泽东对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认为“第十九路军战斗力较强,历史上没打过败仗。第六路军兵力雄厚,又占据有利地形。都不好打。我们应该先打王金钰的第五路军。”他接着分析说:“王金钰虽然有5个师,但是都是杂牌军。他们从北方刚来,水土不服,对我们心存恐惧,士气不振。而且内部矛盾重重,指挥不灵,是这次‘围剿’我们的敌人当中最薄弱的环节。加上,这一路敌人所处的地形对我们有利,当地的群众条件又好。取胜把握很大。打垮他们后,可以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地区发展根据地,筹集钱款物资,准备下一步反‘围剿’。”彭德怀认为毛泽东分析有理,他表态坚决拥护毛泽东,最后,毛泽东“先打弱敌”的主张终于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4月19日下午5时,毛泽东、朱德在青塘发出《战前部队集中的命令》:“以迅速行动消灭王金珏敌军,完成本军任务。”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依令于20日早晨从赖村、青塘出发,经古龙岗、良村圩,22日到达永丰的龙冈集中,寻机歼敌,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1932年,彭德怀在江西

★ 炮轰敌阵 黄陂传捷

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比红军预计来得早,规模也比第二次“围剿”大得多。因当时国民党南京政府与广东地方军阀陈济棠矛盾非常尖锐,有爆发战争的可能,所以,毛泽东领导的临时总前委虽然预计到国民党军将发动第三次“围剿”,但没有料到来得这么快。当咄咄逼人的敌军将要兵临城下之际,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战略方针,待敌深入苏区中心区时,再集中兵力实行反攻。

1931年8月8日晚,红一方面军总部决定,放弃攻打龙冈之敌计划,奔袭驻宁都黄陂之敌毛炳文师。10日晚,按照部署,彭德怀率领右翼部队红三军团,由兴国的中洲、南坑,进入宁都鹅公塅,再经大湖背、乌迳、枧田、江上、寺坑、银坑、金坑、王布头一线包抄敌人,堵其向东和东南方向溃逃。红三军团在回途中,遇峰岭仙守军一个团兵力阻击,总指挥彭德怀命令将莲塘、良村战斗中缴获的大炮对其连轰78发炮弹,吓得守军魂飞魄散,一个整营投降,峰岭仙被红三军团占领。

11日中午,红军发起强攻。仅半小时就攻占黄陂圩。地堡里的国民党守军大都被俘。毛炳文师直属骑兵连,已备好马鞍,人却未来得及上马,也悉数被擒。毛炳文来不及收拾机密文件,率残敌4个团仓皇向洛口、宁都方向溃逃。红军冒雨追击20多华里,又歼其一部分。

黄陂战斗,速战速决,红军以牺牲80余人、伤300余人的小代价,共歼毛炳文师4个团,俘敌4000余人(其中团长2人),毙伤其1000多人,缴获长短枪3000支、机枪30余挺、迫击炮11门、电台1部、子弹40余万发。黄陂战斗是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的第三次重大胜利。

彭德怀在宁都除直接参与上述重大活动外,1932年8月8日,率红三军团第五军、七军从仙霞、于都出发经平安、赖村,先后于11日、12日到达宁都县城,彭德怀和军团总部驻七里村。他们在宁都休息一天后,继续北进,经平田、洛口、东韶,于16日、17日到达乐安,一周内连克乐安、宜黄、南丰等县城,进逼抚州、樟树,威胁南昌、九江,以调动敌人分兵南下,打乱了敌人“围剿”苏区的部署,从外线间接援助了鄂豫皖、湘赣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1933年2月至3月,第四次反“围剿”战争期间,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从南丰等地回师东韶、肖田等地隐蔽集结,待机歼敌。彭德怀所率红三军团总部设东韶,彭德怀、滕代远还出席了由周恩来、朱德在东韶主持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和肖田的军民歼敌誓师大会。

猜你喜欢
红一方面军黄陂红三军团
永和会师:红一方面军的创立
大难不死的黄克诚
踏寻红三军团足迹 培养爱党爱国学生
在黄陂乡下 三首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提升黄陂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部城乡文化交融发展的乐章
老党员们的“新党课”
黄陂文化品牌建设的经验分析
略述红一方面军五个军团的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