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会计问题及相关思考

2017-04-19 22:44许平
财税月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性财务人员增值税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4年,各项改革进程的新举措纷纷出台,部分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将逐步推向市场。而与之相适应会计管理体系却稍显滞后,造成了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困惑。现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式进行一下探讨:

一、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造成税务处理上的困惑。事业单位,特别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有财政拨入资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多种渠道。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会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应税收入多以现代服务业服务性收入为主,属“营改增”范围,基本都已交纳增值税。在增值税的计缴过程中“增值税销项税额可准确计量”,但“增值税进项税额”中的抵扣数据如何核算,就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符合相关条件的进项税额是可以用来抵扣增值税的,但同进还规定了“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得抵扣”。而购进的货物及劳务如何在应税业务与非税业务中进行划分,就成为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与税务人员争论的焦点。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明确划分从事非税业务与从事应税业务的人、财、物。

(2)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跟踪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集中用款情况存在较为普遍。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財政性资金的预算,忽视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的相关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对相关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机制,反馈滞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相关的考评指标及要求;由于预算执行进度跟踪机制不足,为保证年底完成预算,造成了年底突击用款,集中付款结算的情况屡屡出现。

(3)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岗位权责弱化、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原先运行体制下,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能为记录经济行为,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主动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较差。由于长期体现不出人员价值,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配置上,要求较低,造成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其主要表现有:①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②财务控制流于形式。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仅仅从会计的角度对发票、报销单等资金划拨手续进行审批,对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支付金的准确性进行核对,而未按照相关合同或文件对相关支出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研究;③由于素质有限,不少财务人员未对会计信息进行相关的整理、提炼和加工,仅仅提供了记录服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既不能为单位相关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也无法及时掌握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1)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的事业性质,定位不同的资金收支渠道。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明确划分公益性事业单位与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同的性质,不同运行资金保障渠道。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进行保障,不再涉及市场化业务,不再有应税收入;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各种技术机构,推向市场,不再以财政性资金进行保障,而依靠自身能力,用应税收入保障事业行为的正常运转。

(2)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参与决策的权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意识。财务人员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各项经济决策,多与领导及其他部门沟通,在经济业务发生事前做好参谋工作,事中做好跟踪工作,事后做好评价工作。要转换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使财务数据更好的为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体现会计人员价值及重要性。

(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经济决策的前提条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仅要苦练专业功夫,更要扩大知识面。不断学习,学科技,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方面下工夫,财务人员必需了解市场规律,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单位出谋划策,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学业务,在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当好领导参谋,起好助手作用。同时,在工作中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面对问题积极应对。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出现问题我们不逃避,直面它、解决它,那么我们终究会迎来事业单位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J]广西会计,2011(7):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1年12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2年4月.

作者简介:

许平(1975年8月11日),女,职称会计师,籍贯江苏无锡,汉,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公益性财务人员增值税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
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策略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增值税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好老板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