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财务控制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2017-04-19 15:55杨珺茹
财税月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杨珺茹

摘 要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企业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目标,企业在对财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成本的约束。然而,事业单位在对财务进行管理时,却没有成本上的约束。这也就间接的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各种问题。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从企业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着手,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 企业财务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财务预算、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在这其中,财务预算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以获得自身最大利益为主,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是合理运用资金。下面,将从以下几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企业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比较

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学术界研究最多的话题,即利润最大化。因为,利润是企业所剩余产品的价值体现,利润获得的越多,企业的财富也就会越多。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控制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自身资金的运作和约束,来增强企业盈利,进而为企业获得较多利润,在市场环境中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则是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因此,可以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义为:借助制度等各种手段,通过规范其组织机构行为,提高资金使用率,以便确保事业健康发展目标实现的活动。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管理职能弱,资金使用率低

事业单位的基本职能,导致它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之间的预算不规范,相互挤占经费。并且,费用支出也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计划性,又或者是所谓的定额支出只是单纯的流于形式。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对经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是事后才进行预算,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资金使用前和使用中进行合理控制,也很少对资金的使用率进行核算。因此,间接的导致资金的使用率较低。

(二)预算编制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预算管理还是将投入控制作为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致使事业单位在对预算进行编制时相对粗糙,内容也比较简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年度预算进行编制前期,由于没有对全年的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再加上有新项目时没有对年初经费进行预算,致使其失去原有的约束,使自身单位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三)缺乏约束力

从现如今的事业单位管理来看,预算分配和管理仍然停留在较为粗放的水平,还没有将管理体制整理清楚。因此,也就在支出管理和监督考核方面缺乏相应的约束性。同时,使用经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同样缺乏考核,进而间接的增加了经费的随意性使用。

三、财务控制的主要方式

(一)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核心思想。事业单位的预算是各项事业发展的财务体现,也是政府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预算管理是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其管理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不但能够增强预算管理的合理性,还能够增强政府部门对财务进行执行和控制的能力。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将预算划分到各个部门,从而实现总体目标。

(二)收入控制

事业单位对经费的筹集,是财务管理的重点,也可以说是起点。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过程中,收入控制起到重大作用,它决定着预算和支出的有效性。

(三)制度控制

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虽然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比较广泛,但主要核心制度主要包括两大体系:一是预算管理制度,另一个是财务支出制度。

(四)支出控制

支出是单位对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旦支出超过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造成严重影响。资金的分配和利用主要针对的是公共支出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说预算主要控制的是资金的分配方式,那么,确保其是否有效利用的则是支出控制。

(五)技术控制

事业单位的技术控制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控制作业来进行的。它的意义主要就是通过对业务程序的改革,来增强该业务的可控性能,使业务运转能够更加具有科学性,从而达到控制的最终目的。

四、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手段

要想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手段,就应该适当的借助企业财务管理,并对事业单位的各个活动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分析。所谓的经济性也就是从事某一项活动并使其质量达标的背景下,所消耗的最小投入;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各种服务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现实取得成就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借助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改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从改进其管理模式出发,从控制支出逐渐转变为绩效。从单一支出向全面管理转变,从单一控制向内部激励的绩效管理转变。

(一)加强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主要是指财务人员通过财务法规、制度、目标等对资金的运作进行指导、监督,以便确保能够实现该预算目标。财务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预算,却没有的对实现该目标的行动进行控制,就会致使其出现失控现象。也可以这样说,预算能够为财务控制提供可靠依据,而控制则是预算落实到底的重要保证。

(二)财务控制要求

一方面,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同时还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竞争激励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有着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将自身所依赖的思想摆脱,建立属于自己的约束机制,并同时进行激励控制。

(三)预算控制层次

事业单位的预算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财政部门预算,他属于外部控制;第二层次是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进行的控制,属于内部控制。虽然在预算过程中,不能将外部和内部偏废,但就现如今的事业单位来说,外部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财政部门是政府专门对资产进行管理的部门,通过财政手段可以直接进行预算。内部控制充其量也就是对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一个预算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不会实现自身目标。资金的浪费、挪用等,都会成为必然发生的事情。因此,内部控制也应该得到广泛关注。

总而言之,要想更好地对事业单位财务进行控制,就应该借助企业财务控制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当然,上述所讲相关内容还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和工作学者可以不断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借助更多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在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性的同时,促使其健康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要想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在扩宽管理渠道的同时,对自身财务进行合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標。当然,具体财务管理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便提高管理能力的同时,赢来更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赛君.基于企业财务控制视角下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J].现代商业,2008(32)

[2]赵小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刍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06)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