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宇
顶着诸多光环诞生的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煤),并没有顺利实现带领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壮大的目标。在过去的几年里,中联煤经历了股权变更、经营纠纷等多项挫折,如今已归于平淡。但是,中联煤的角色和任务似乎已离其初衷相形渐远。
中联煤于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由当时的煤炭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集资1亿元发起成立,主要从事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输送、銷售和利用的国家煤层气专业公司。其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享有对外合作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的专营权,拥有国家气体勘察甲级资质。
有着这样的顶级配置,中联煤的发展却一直曲曲折折,不仅股权经过了几轮变迁,实际经营者相应变迁,生产经营问题也一度层出不穷。在中国天然气发展最快、最耀眼的2009、2010年、2011年前后,中联煤有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当然,这一时期也是它折腾最厉害的时期,惹上了诸多纠纷和麻烦。
如今,从旋涡里挣扎出来之后的中联煤,失去了昔日的光环,成为一家中海油集团旗下毫不起眼的子公司而已。
股权变更下的经营波折
1996年成立时,三家股东对中联煤各占三分之一股权,互相掣肘,谁也不拥有主导权。1999年,中联煤经历股权变更,由此前的三家股东变为中煤集团和中石油各持50%股权,但仍延续无人拥有主导权的格局。2009年4月,中石油从中联煤退出,中煤成唯一股东;2010年12月,中海油以略多于12亿元的出资,收购中联煤50%股权,并获中联煤的经营主导权;2013年,中海油追加投资将其股权增加到70%。
在中煤和中石油共同管理时期,中联煤内部就出现了矛盾,最终以中石油退出而告终。中石油退出时带走了中联煤旗下50%的煤层气区块,也撤走了相关的资金,中联煤的煤层气产量迅速被中石油超越。这就为中联煤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在中海油入股前,中联煤在公众面前被爆出的第一桩纠纷则是与中国联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联盛”)签署的《沁水盆地煤层气购销合同》。该合同于2007年8月签订,当时媒体报道称:“这标志着中国日产规模最大的煤层气液化项目全面启动。”
然而,这项合作以撕破脸而告终。中国联盛于2011年11月向北京仲裁委提出仲裁,认为中联煤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供气量供气,要求中联煤赔偿4.08亿元损失。这桩官司也反映出了中联煤内部管理混乱的现象,其股权均分的管理体制和委托式的管理模式被业界质疑。
中海油获得中联煤的经营主导权后,在中联煤内部实施了一系列“油公司改造”,希望用中海油的模式重新打磨中联煤,但最终的成效也是杯水车薪,中联煤仍然麻烦不断。
在与中国联盛打官司的同时,中联煤又陆续被爆出与格瑞克公司(Greka)、北京首科中原清洁燃料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纠纷,并诉诸法律。中联煤在这些纠纷上不是输了官司就是赔钱,元气大伤。
更令业界哗然的是,一份由中海油集团和中煤集团联合出具的审计报告被曝光,该报告称,中联煤在2011年大肆虚构资产,会计报表中资产和负债各虚增6.37亿元,占当年资产总额的22%,负债总额的63%。
走出旋涡后的默默无闻
经历了几年的波折和纠纷后,如今的中联煤逐渐归于平淡,但是其对煤层气产业来说,已经不再是第一主角。中石油、中石化,甚至晋煤集团等公司在煤层气产业的地位,都在逐渐超越中联煤。
当年,中海油十分看好煤层气,因此重金购入中联煤股权。与此同时,中海油还与英国天然气公司(BG)达成协议,获得后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煤层气资源区块权益,以及煤层气液化生产线部分权益。
可是,不仅中联煤的煤层气产量不见起色,中海油在澳大利亚的煤层气项目也是不尽如人意。有观点认为,煤层气产业本身的发展其实并没有最初设想的那么美好。
美国此前被公认为全球煤层气产业的先驱示范,早在90年代就带上了成功的光环。但当美国的煤层气生产者试图将圣胡安盆地“以钻井工程为主导”的技术模式在其他产区复制推广时,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后继开发都没有获得成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煤层气行业的大规模商业化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今,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重心和焦点都已转移到了页岩气。页岩气后来居上的获得了巨大的商业产量,使得煤层气公司更加黯然。而中联煤此前积极奔走希望提高煤层气补贴的事情至今没有实现,在进口天然气越来越容易的未来,煤层气的补贴恐怕更是岌岌可危。
可是,时至今日,中联煤以及煤层气产业似乎仍未获得更大的扶持和补贴,中联煤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