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宇
中石油旗下的子公司被冠以昆仑的不多,只有被寄予厚望的专业子公司才冠以昆仑两字,比如昆仑银行。而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这两家已经不再独立存在的子公司,恐怕是中石油昆仑系有史以来最大的败笔。
从2008年开始,中石油在天然气中下游领域布局了三家“昆仑”: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利用)、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燃气)、昆仑能源有限公司。如今,昆仑利用已经解散,昆仑燃气则并入了昆仑能源。
為何背靠中石油这棵大树,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仍然兵败如山倒?如果说昆仑利用的消失与其原总经理被陶玉春引发的窝案有直接关联,那么昆仑燃气的整体被并入,则是与其经营不善脱不了干系。
中石油在吸取了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的教训之后,已经开始重整天然气下游业务的市场策略。这两家消失的昆仑,为中石油以及整个天然气下游市场带来了怎样的灰色记忆?
由盛入衰
作为中国天然气市场独占七成供应量的巨头,中石油成立天然气下游销售公司的前途看起来必定是一片光明。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的故事开头的确是这么设想的。
2008年8月,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燃气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华油集团燃气事业部、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整合成立昆仑燃气,成为中石油城市燃气运营的专业化公司,公司注册资本金60.6亿元。同年9月,昆仑利用在中石油深圳实业公司的基础上组建。
昆仑燃气和昆仑利用在天然气下游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益于中石油的上游优势,他们有稳定的气源;在2008、2009年时,国内城市燃气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经过两三年的扩张,到2011年年底,昆仑燃气就拥有了100个左右的城市燃气项目。
昆仑利用也在CNG加气站领域占据了较好的位置。根据公开资料,昆仑利用曾规划,到2015年将建设CNG加气站2000座,年销售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在国内车用市场占据接近70%的份额。如果顺利实施,昆仑利用如今的销售规模也已超过百亿元。
转折发生在2012年。2012年9月,昆仑利用总经理陶玉春“落马”,昆仑利用的大部分资产被纳入昆仑燃气,尽管昆仑利用尚未在工商登记中注销,但早已有名无实,成为了昆仑燃气的华南分公司。与此同时,昆仑利用的CNG业务开始停滞不前。类似的是,昆仑燃气快速发展的步伐也从2012年开始明显放缓,甚至有所停滞。
2014年,昆仑燃气先后挂牌出售旗下甘肃、广西等地多个子公司;2015年5月,昆仑燃气又以2550万元挂牌转让河南中石油昆仑金源燃气有限公司51%股权。到2015年底,中石油将持有的昆仑燃气100%股权转让给昆仑能源,股权转让价格为148亿元。
至此,曾经轰轰烈烈的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销声匿迹,其在全国的布局和业务最终被昆仑能源接管。虽然昆仑能源也在中石油的系统内,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的并入算不上是外卖他人,但是这分分合合的历程里,损耗和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恐怕并不是一笔小数。
失算的市场
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消失的背后,是哪些地方出了问题?姑且抛开陶玉春被抓以及中石油内部的窝案这些意外的偶发因素,单从两家公司本身的市场策略、经营方针上来看,他们的消失也不是偶然。
背靠中石油的资源优势,昆仑系总是以“资源换市场”的竞争手段,强势进入下游市场。但这导致了个别地方政府和其他企业的不满,不时有人控诉昆仑系公司使用不正当、不公平的手段去抢占市场,强行抢占其他燃气企业已经占领的区域。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两家公司还都不计代价抢建加气项目,或高价并购民营油气站,或大举新建加气站。而且,两家昆仑以及昆仑能源之间也互相竞争,抬高了新建和并购的成本。
从内部来看,业内人士多诟病其管理方式不及民企灵活,服务意识也没有民企强。中石油系统内的三家昆仑存在内耗,抢夺资源,战略定位的模糊影响了三家“昆仑”整体的竞争力。
其实,中石油最初对三家昆仑公司是设定了各自不同的业务领域和目标,昆仑燃气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城市燃气输配;昆仑能源定位为天然气终端销售业务的企业,重点发展液化天然气 (LNG)业务;昆仑利用则负责压缩天然气母站、子站(含标注站)的建设和运营。
但最初的设定在实际过程中并未实现,昆仑系三大公司业务重叠交叉严重,中石油高层虽也曾有意调整和整顿,但收效甚微。
压垮昆仑系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就是天然气市场环境的逆转——从气荒到平衡,甚至过剩,中石油的气源优势已不复存在。随着国内气源供应的不断多元化和充足,天然气上中游的优势地位更加难以传导至下游市场。
在内外环境皆不利的情况下,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中国的天然气下游市场也正逐渐成为更加市场化、竞争更充分的市场,以传统的垄断思维去经营下游业务,想必定是难以长久可持续。昆仑利用和昆仑燃气的失败,给中石油以及其他的城市燃气公司,带去了沉重而宝贵的教训,它们的倒下也见证着中国天然气市场从无到有,再到健康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