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中国发展核电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然。中国要发展核电,必须形成国家意志。”
在调任中核集团任职之前,孙勤分别在涉核的主管部门国防科工委与国家能源局任职。这一经历,让其有了更宽广的视角,以及从全局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
有一句话,是孙勤很喜欢对员工讲的:“我们干的是事业,不是干职业。搞核的人,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国家的事业。”
這句类似口号的话,却吐露着孙勤的某种心声。过往33载,他下过铀矿,搞过科研,几进机关,却最终回归企业。
“中核的价值,不是多一个堆,少一个堆的问题,而是如何体现自主创新,如何代表一个国家的事情。”
回到“企业价值”的话题,孙勤的发问,更像是对中国核工业崛起的承诺。
“我们核工业人的使命,不是多增加一个机组两个机组,而是能不能有过硬的自主品牌。”这是整个中国制造业多年前面临的瓶颈,孙勤不愿看到更多制造业领域的窘境,在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核工业领域重复上演。
正如当年所言,从临危受命到延迟退休,孙勤在中核主政的7年,中核旗下核电资产不断壮大,我国三代自主核电品牌——“华龙一号”应运诞生。
纵观整个“华龙一号”诞生的过程,从技术应用无望到顺利融合,从核电重启到走出去落地,孙勤其中的推动必不可少。
而这一系列操盘中,中核不仅保住了自身的研发力量,还为相关燃料、装备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并很大程度改变了未来中国核电产业的格局。
“我们‘十二五、‘十三五的目标不是要体现能做多大,而是要体现能做多强。中国要做核电大国很容易,但要做核电强国则仍有很多困难。”
中国核工业“饭碗”始终端在自己的手上,作为曾经国资委的1号央企当家人,孙勤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