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跳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手段

2017-04-18 15:27汪宇承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培养

摘要:幼儿时期在人的生命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决定了整个人的未来。很多家长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商水平,但经常忽视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在多种幼儿的运动形态里,跳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跳跃不只是单纯的体育运动,更是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水平、培养个性、塑造人格的必要环节,如何安全的、科学的让幼儿宝宝学会跳跃,并且能提高跳跃能力,是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跳跃能力;培养;训练手段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学龄前儿童年龄之间正是运动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重要阶段,身体会在这一阶段大幅度的发育成长,儿童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运动活动中,科学有效的跳跃训练在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龄前儿童跳跃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

幼儿最早是通过肢体上的直接接触去感受环境的,运动所带来的智力启蒙教育作用不可忽视,并且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开发人类智力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能力不仅可以反映出幼儿的智力水平,还能促进幼儿大脑皮层发育。跳跃是学龄前儿童较先开始学习的运动之一,学习跳跃的过程就是开发智力的过程,学龄前儿童通过老师或家长的示范和指导练习跳跃,先用知觉能力感受动作要领,再经过大脑将信息知识重新组合并以自身的方式做出来,可以有效的锻炼了其模仿力和观察力。跳跃训练加快了孩子的神经纤维髓鞘化,运动中枢神经刺激脑部思维更灵活,推动了神经系统成熟。跳跃的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可以增强对空间、高度、距离以及方位的知觉,因此学习跳跃对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有着紧密的联系。

2.有利于学龄前儿童个性塑造

幼儿在跳跃运动学习的过程里,必然会遇到动作姿势不正确,动作完成失败的情况,除了通过外界的力量对其进行鼓励之外,也需要孩子自身在一次次尝试中去培养坚定的意志力,直到最后成功时感受到内心的满足感。这是幼儿个性塑造教育的一个很好的体现。如果学龄前儿童是在集体中学习跳跃,难免会和其他的孩子产生接触,如何融入到集体中,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帮互助,也对幼儿形成乐观积极的性格有益处。一部分学龄前儿童可能在学习跳跃的过程中产生胆怯害怕、犹豫不决的行为时,积极的指导其继续练习可以让幼儿学会客服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3.有利于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

跳跃运动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跳跃的整个过程中运动量适中,对人体的爆发力有很高的要求,在完成跳跃运动的过程里,幼儿的下肢关节需要弯曲,脚掌和脚踝关节同时发力,上身肢体也要同下肢配合,因此需要肢体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一系列的跳跃动作让儿童的骨骼变得强壮、肌肉变发达,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多次练习还能提升孩子的心肺功能。

二、学龄前儿童跳跃能力的训练手段

1.两岁至三岁儿童的跳跃训练方法

(1)原地向上跳跃练习

向上跳跃是幼儿最基本的跳跃方式,原地跳跃主要包含准备双腿微屈,蹬地跃起,缓冲落地这三个步骤,基本的动作要领为蹬地有力,落地要有缓冲,原地不要偏移太大的距离.

(2)短距离自由跳练习

在跳躍运动中,除了原地纵向的跳跃还有水平位置移动的跳跃方式,可以在地面标注两根红色标线,距离 2cm,分别让每个孩子依次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自由的从线的一头连续跳跃到线的另一头。

(3)并足跳练习

两岁至三岁幼儿的跳跃训练方法中还可以采用并足跳练习的方式,并足跳跃在 5cm-10cm 间,每组10次,完成2-3组,虽然双腿在弯曲起跳的过程里,儿童可能动作并不十分标准,用腿的蹬伸来起跳,蹬伸的力量弱而且慢。但通过指导练习,儿童们双脚落地时基本能稳定身体少有摔倒现象。

2.四岁至五岁儿童的跳跃训练方法

(1)高向低处跳下训练

从高出往低处跳跃动作相比 2 至 3 岁的幼儿,其跳跃动作能达到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可以挑战从高出向下跳跃。从高处跳下的训练对于 4 至 5 岁的儿童来讲是必要的跳跃训练方式,幼儿跳下的高度要保持在身高的 1/4 左右,并且要在落地处铺设软垫以防跌倒摔伤。4 岁和 5 岁左右的幼儿身体力量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完成从 20cm-30cm 的高度跳下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少数身体缺乏锻炼,性格安静内向的幼儿在完成较高的高度的过程里会产生犹豫恐惧的心理,但经过教师的鼓励和辅助,基本可以单腿着地跃下,突破了自身的胆怯心理。

(2)立定跳远训练

立定跳远双腿弯曲配合摆臂动作,在向前跳跃前要用脚掌用力蹬地,在跳跃腾空的过程里变换姿势,通过双臂前摆的惯性力量跃出去,并且脚跟部分先着地,同时平稳身体保持平衡。全套的动作考验了幼儿足部爆发力和弹跳能力。因此实验不以距离长短为主要测试目标,而是关注幼儿身体四肢协调性和平衡力为主要的测试点来设计方案

(3)单脚跳训练

单脚跳训练需要幼儿是为了促进幼儿单脚跳活动中平衡性、稳定性、协调性,要求在有限的距离里幼儿不能更换脚,一直选择一条腿做连续单脚跳跃,并在半程的距离处树立标志。

3.五岁至六岁儿童的跳跃训练方法

(1)助跑跨跳训练

跨跳运动需要幼儿在助跑一段距离后,借助向上蹬的力量瞬间跃起,前腿弯曲跨越障碍物,落地后后腿斜跨越过,训练的是幼儿神经系统的反应力和灵敏性,瞬间起跳的爆发力量。

(2)提肘跳训练

提肘跳跃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幼儿上肢惯性力量带动下肢运动的协调性,和立定跳不同,提肘跳跃的前跳距离较短,强调连续性的跳跃,中间间歇时间反应出幼儿运动连贯性。

(3)倒跳训练

逆向跳跃的动作由于同正向动作的顺序完全相反,因此,对儿童的小脑平衡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增强了逆向思维能力,更具有足够的挑战性。倒跳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为防止儿童训练中摔倒,因此在地面铺上了软地毯以保安全。

参考文献:

[1]蒋云悟.浅谈如何促进大班幼儿跳跃能力的发展[J].学周刊,2012-12-05.

[2]余燕.系列游戏助跳跃[J].幼儿教育,2009-08-01.

[3]宋海燕.浅谈如何提升幼儿的跳跃能力[J].学周刊,2015-07-05.

[4]王明辉.运动性游戏课程对学前儿童体质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5-05-01.

作者简介:汪宇承(1990-),吉林吉林人,满族,硕士,助教,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学龄前儿童培养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