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婕++曾欣韵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虽然已过去了数年,但各大经济体仍然复苏乏力,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此影响,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研究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会计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探寻问题症结,为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某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就业;问卷调查;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前言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大经济体纷纷陷入低增长漩涡,不可避免的,我国经济也受到影响,致使近年来新增就业岗位增速下降,就业压力加大,并传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为了更好地應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更好地了解毕业生毕业后对新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笔者对江西省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力图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改进当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江西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
为了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笔者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连续两届会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一届即将毕业、一届已经毕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就业状况、教学满意度、用人单位素质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表80分,回收有效表格73,回收率91.25%。
通过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如下: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集中在民营企业方向,但也需要注意的是,另有17%的学生未能在专业范围内就业,其中仅有约3%自主创业,其他均在非专业领域就业。同时这部分群体对于就业服务工作的评价最低,这需要引起注意。
从表2可以观察到,通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专业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对于这一变化学生自己也是认同的,但也要注意到,创新能力一栏学生普遍评价较低,说明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表3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素质要求的排序,会计岗位首重职业道德,次重吃苦精神,而对于一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的要求反而退居其次,院校在教学时要注意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顺序进行侧重。
三、就业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问卷所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研究如何进一步帮助会计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促进环境学院会计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要。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同步实施:
1.加强就业指导
有17%的毕业生未能成功的在专业领域内就业,同时这部分人群对于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也最低,这充分说明院校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学生就业加大扶植力度,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不断完善服务,力争从学生进校起就开始引导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在校期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并帮助他们及早了解用人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信念,最终的结果不仅是促进就业,更是帮助其一步一步展开职业生涯的画卷。
2.在教学环节上进行创新
在课堂教学上,不仅要沿用教材内容,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大案例教学比例,并多为学生创造情景教学环境,如引进工作过程导向法、使用真实账册进行实习等,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多组织手工模拟试验、电算化模拟试验、财务管理分析模拟试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技术,让学生不出课堂即可感受到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会计专业的教学要适当的“走出去”,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实习题库,要加大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引进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会计专家现场授课,另一方面也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整个财务流程工作,形成直观的、切身的感受。
4.推进课程改革
我国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大都属于学科课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能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教育,但它忽视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院校可以参考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相对学科课程体系而言,更适合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
5.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适当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就业犹如一则画卷,是徐徐展开的,既要保持在正确的职业道路上,又不能一蹴而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在专业范围内先就业,再择业,先奠定基础,夯实根本,再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和就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曾姝.基础会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业务核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7).
[2]王海翔.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11).
[3]许小勇.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特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J].中国集体经济,2014(24).
[4]武正林.坚持就业导向增强高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