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7-04-18 14:40邸春玲赵全洲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3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邸春玲++赵全洲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于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交往实践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加强,但问题仍然不少,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提供创新思维和理性思考,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高校要“通过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①因此,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对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就是不能说明主观能动性,不了解实践的意义。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的事物来源和基础,从而第一次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继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表述了交往实践范畴。在之后的《资本论》等著作中,我们可以读到马恩对交往实践观的论述。

马恩认为交往实践具有主体性、交往性和客观性,是主体之间的客观的活動。交往实践应为主体的自主活动和交往形式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立统一。其中,主体的自主活动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交往形式应适应自主活动的需要。随着历史演化,交往方式必定有所变革,当交往方式落后于自主活动发展的时候,会对其起到束缚或阻碍作用。人类劳动实践具有双重结构,无论社会交往的性质如何,总是“主体一客体”、“主体一主体”关系的统一。资本主义利用商品交换这一交往实践逐渐形成了一体化世界,这对于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将产生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主要贡献在于它鲜明地指出了实践本身具有交往性,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生产和交往关系的统一,它突破了“主体一客体”单一两极的实践结构观,构成了由“主体—主体”和“主体—客体”双重作用关系相互交错的多层次网络式主体结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层面的现实困境

高校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要研究人的自身思想发展和交往实践的规律,还要探索社会环境对教育对象的交叉立体作用和教育对象在受环境影响时的能动作用。从建国开始,党和政府就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任务之一,使其很快步入健康发展之路。不幸的是,自1957年至1977年20年间,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背离了教育的客观规律。1978年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新的春天,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日益全面、系统、科学。然而,即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成熟,但其教育实践效果仍存在着缺乏实效性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交往实践层面缺乏足够的认知成为造成现实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重视不够。一些高校教育趋向功利化,重知识、技能,轻人格塑造。在这种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主管领导将精力主要放在专业教学或学生日常管理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关注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重视不够。思想政治课教师在业务培训、科研活动、资源配备、工作量计算、岗位聘任诸方面待遇都逊于其他专业课教师。很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都大得惊人,课堂上,教师面对二三百个教育对象,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师生间明显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内在诉求关注不够。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就是人的主体性。长久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习惯于灌输给大学生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在诉求,脱离了人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已经跟不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需求。统一的要求、固定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内容、固定的考察形式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复杂的工程变得简单化和形式化,缺乏针对性,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兴趣索然。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关注不够。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显性课程层面,忽视了社会环境这一隐性课程,造成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脱轨,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自然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学生被封闭于校园内,无法形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体系,就无法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关注不够。课堂教学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课堂上,教师忙于将约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体验,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于是课堂成了师生情感交流的真空地点,大多数学生处于“不在场”的状态,因为教育偏离了自身的本质便无法唤醒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在评价机制方面,高校多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这无法对受教育者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三、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为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中获得如下启示:

第一,强化主体间交往,创新教育范式。在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中, “主体一主体”与“主体一客体”双重关系结构不是相互脱离的,而是主体之间以客体为中介进行的交往实践活动,强调的是“主体—客体—主体”构建模式。高校思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鲜明地体现了交往实践的基本特征。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工作者看做主体,把大学生看做客体,把教育过程看做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过程。而交往实践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主体—客体—主体”的诸体思维范式,关照多极主体的存在意义,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这一交往实践过程,它把教师和学生都当作教育的主体,把社会思想道德文化当作共同活动的客体,在这种教育关系中,教师不再是控制者,学生也不再处于被动受支配的地位,体现为师生、生生主体要素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主体间能动的、民主的、平等的对话,达到理性的共识。将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籓篱中解放出来,实现教育的“价值引领”,落脚于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的自主建构,实现教与学的双赢。此外,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还关注主体间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创新教育范式的过程中,要重视主体间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要承认师生之间存在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充分肯定教师在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优势。还要承认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之间存在接受能力、品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针对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坚守理解和珍视差异的初衷,达成理想教育效果。

第二,强化客体的中介作用,创新教育客体。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指出,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需要有客体——社会主导的思想道德文化作为中介,否则就会滑向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大学生为主体,教育内容为客体即主体交往实践活动的中介。教育主体在创造性活动中将社会的精神财富转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获得主体能力。将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交往实践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全球化背景,用宽广的国际视野,不断汲取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充实到本国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

第三,实现全程化教育,融入生活情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实践是人的“类本质”。人作为社会人,时刻存在着与自我的交往、与他人的交往、与自然界的交往。而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通过交往这一手段传递引领学生达到更高的层次。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因此,教育贯穿于社会交往的全过程。离开社会生活情境,思想政治教育將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思想教育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密切程度,将决定其被学生认可的程度。脱离生活,过于重视知识的灌输,传递给学生的是更多逻辑与理性的知识,远离主体的生活情境,会使学生觉得深奥和玄虚。学生一旦离开课堂,回归生活,生活的内容不能切实用于检验所学理论的真伪,无法巩固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体验,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强调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普遍性,则遵循了“知、行”统一的原则,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使学生在生活点滴中自觉把握自己的言行,进行理性思辨,促进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

注释:

①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毅.马克思的交往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王玉升.于成学.交往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3(6).

作者简介:邸春玲(1974-),女,辽宁省康平县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赵全洲(1970-),男,黑龙江勃利人,哲学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实践人类学与文化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伽达默尔解释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交往实践观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2B00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