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蔚+季汉涛
摘 要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主心骨,教学工作的核心就是专业的设置及其调整,这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未来的建设问题。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是从市场的商品经济角度出发,对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调整
作者简介:李林蔚,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季汉涛,重庆电讯职业学院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3.404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设置及其调整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实现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体现。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与科学,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在教育管理及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方法充分调研,综合分析各种影响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
一、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的影响因素
改革开发多年,我国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商品、市场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劳动力是生产主力部队,具有相应的商品属性与地位,而作为劳动力源头,在一定范围内也具备相应的商品属性,因此,高校结合地方經济结构的特色,就业需求和政府的政策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格和服务面向出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
高职院校在行业企业、家长、学生当中起到了桥梁及纽带作用,首先,考虑家长及学生的愿望,为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的前提下,得到持续不断的生源供应及办学经费大学生提供专业设置和培养服务。其次,高职院校还要依照社会真正所需人才的数量和类型来调整自己学院的专业设置,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更新购买专业实训所需的设备,做到所培训的人才是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对接企业人才需求,从而得到行业的认可,得到企业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共赢。
从市场经济和人才商品化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既可以看作向向行业及企业提供人才商品的“生产型企业”,也可以看作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摇篮,在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过程中,人才产品的消费者即企业可以有机的联系起来。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类似企业的各条生产线,其设置合理了,所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得到学生、家长、单位的认可和欢迎。所以,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尤其重要,需要从就业方向及企业的需求及出发,也要充分考虑家长和学生(生源供应)的认可,结合学院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实力,生源状况和社会所需的人才情况,综合的权衡所有的情况,制定出得到家长及学生认可的,与经济社会所相符合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高职院校长久的健康的稳步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受到社会就业环境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大环境特别是就业人才的需求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相关地域内各行业的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及各专业对口岗位的需求量,还能影响不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好坏,工作是否与专业一致的情况。就业需求对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处于转型阶段
相关数据表明,市场体制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及前提,高职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育人育才的能力越强。跟西部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比起来,东部沿海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的水平更高,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活跃市场,加大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组成情况
地方政府会依照当地的经济水平,经济产业结构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发展情况,完善、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划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领域,政府就更倾向发展自己管辖区的重点企业或者主导产业,如重庆江津区的汽车产业、物流园产业、服装业等,“珠三角”地区的电器制造业、服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定对相应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产生巨大需求,也就为此地区高职教育相对应的专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三)当代服务行业对经济的拉动日趋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民经济总值已跃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量呈直线上升,整个服务行业具备了升级条件,促进新兴服务产业呈井喷式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型公司的数量大幅度提升,服务公司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整个服务行业对相应的人才需求也大大增加了,高职院校更应该结合该信息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增加了就业,也服务了社会。
(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我国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那么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又有了新要求,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顺应潮流的要求,及时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就有着敏锐的视觉,增加机器人专业,增加酒店管理服务专业,淘汰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的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进行培训,使教学与专业调整都保持在一个高度,顺应时代的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影响着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能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对专业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影响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学校的定位,各专业群要打造龙头专业,围绕龙头专业开展专业建设。其次,现阶段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持续降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更加的细致,人才要求更加的具体,这些都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挑战,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主动探索方法,去适应企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的机遇和条件。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要找准技能人才的营销理念,连续地对社会的真正所需求的岗位做实时动态的研究,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条件掌握清楚,根据学院自身的办学实力,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高瞻远瞩,把准市场的脉象,开设新专业,淘汰社会不需要的专业,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的人才。
(五)高等职业学院影响学生来源的原因
1.工资待遇差异。工资待遇的不同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单位经营状况、员工自身的能力和资历共同来决定的,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也是受社会需求和经济利益所驱动,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是选择待遇福利较好的行业和单位。
2.工作环境的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大部分来报考高等职业专科学院的孩子成绩都不令人满意,同时也是因为高职院校是培养专职技能人才的模式,想要快一些找到工作,走出社会历练自己的技能,就业岗位跟所学专业相关,他们对专业的要求就较高,倾向于一些热门专业和工作环境较好的专业。
3.学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了解不透彻,选择的时候存在盲目性和滞后性的问题。高等院校的学生因为其自身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的程度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种类繁多的各类专业缺乏相应的认知与评判,难免会依据考分选择,或随大流,对自身條件及兴趣爱好等的考虑较少,造成了高职院校的专业选择的两极分化,热门专业选择的人很多,较冷门的专业无人问津。
4.学生报考的多少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报考某专业的热情决定了学校是否能够举办该专业,家长和学生选择某学校的某个专业来报读始终是为了就业,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社会的某个行业发展的好,某个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增多,高等职业院校的这些专业选择的人就会增多。高职院校在设置及调整专业时,既要考虑生源因素的影响,更要坚持以市场需求导向的要求,树立长远发展的理念。可以正向的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观和就业观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调整好学院的专业构成和人才培养方案。
(六)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教学培养条件
教学培养条件指高职院校的师资、基础设施、专业的建设与积累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有教学设备、师资条件、实训基地、教室宿舍图书馆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教学的开展,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现如今,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异常的激烈,非常看重基础设施的构建,但更为重要的是专业教学管理能力与实训能力条件的建设,这些因素通过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影响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
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更多的是靠教师的教学质量,一个学校的教师教学团队的实力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实力,多种渠道补充师资队伍,逐步扩大教师队伍规模。能否建成一支人员有保障的、稳定的教师团队,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设置、专业构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团队的建设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如直接引进、培养、外聘等方法。团队建设与日积月累的过程既受到学校所在地区的影响,更大程度也受学校的投入力度、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的实施力度影响。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效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相应产业的发展状况及院校相似专业的办学条件。以专业群建设为依托,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理调整实训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色、适合专业发展的教学、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深度的校企合作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开放办学是增强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子,建立校企合作双蠃机制。
实训条件也是体现一个高等职业院校是否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发挥学校土地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校内联合建厂,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训基地,逐步实行“工学交替”的职业教育模式。要下大力气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制订、课程与教材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参与力度。要充分利用学院人才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始终将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三、综述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受较多因素影响,在高职专业设置及调整过程中,上述影响因素此消彼长、相互作用,并有层次的区分,故应该采取综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决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来调整高等职业学院自身的专业结构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海艳、罗亮成、孙绍荣.中关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比较研究及启示.黑龙江教育.2010(8).
[2]沈铭钟.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因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2010(7).
[3]李承先.关于高等职教专业设置地方化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2,23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