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识教育对于美国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课程则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步骤。本文以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例,重点借鉴其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以及考试考核等,其有益经验对于我国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有着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 有益经验 启示
作者简介:倪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08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发展
(一)什么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被称为“通才教育”和“普通教育”,旨在全面发展人的心智、思想,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提升人生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教育。通识教育将重点放在“育”层面而非“教”层面,通识教育并非像我国的大学教育一样有着严格的专业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所在自由的进行选择,得到了“纯天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自然教育、人文教育,它很好的避开了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实用性与功利性。通识教育经常以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为典型案例出现在授课当中,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他们身上独立思考与独立人格的可贵品质,发现不同个体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出其潜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二)美国通识教育溯源
1917至191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实践被公认为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起点,但是当时的通识教育主要集中在部分学院内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随后芝加哥大学把哥伦比亚大学的两年制扩展成为四年制,使得通识教育模式初步成形,为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哈佛大学在原先七艺(几何、天文、数学、逻辑、语法、修辞、音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人文和自然等学科,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60年代,学生造反运动在美国爆发,学生上街游行示威反对学校开设任何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使得刚刚发展起来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遭到巨大破坏。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教育质量下降而引发的人才断层、经济下滑等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高校逐步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纷纷开始重新恢复通识教育课程。20世纪末至今,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
(三)通识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大学教育深受美国的影响,尤其是香港、台湾地区,引进通识教育理念较早,而大陆地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内地高校最早提出“通识教育”这一概念的是理工科大学。众所周知理工科大学理工氛围很浓厚,缺乏严重的人文气息,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高校校长为了扭转这一尴尬局面,大力实施通识教育,在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被邀请进行学术讲座。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日趋完善,但仅仅是国内部分重点综合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实施范围小,而且也存在教学方式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通识教育“孕育真人”的效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我国通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基于课程视角的美国大学通识教育
(一)哈佛大学
1943年,哈佛大学校长康能以及在历史、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杰出教授组成“自由社会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委员会”,历时两年,于1945年提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报告(即哈佛红皮书)。该报告对于二战后美国教育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报告界定了通识课程的具体三大领域: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大学毕业生最低限要修16门科目,其中主修为6科,通识课程为6科,自由选修为4科。学生须在三大领域中至少选一科通识课程进行学习。在人文学科领域, “文学经典名著”为必修科目,此外,可以在美术、音乐、哲学等科目进行选读;在社会科学领域,“西方思想与制度”为必修科目;自然科学领域可以在生物、数学、物理等科目中进行选读。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1978年哈佛大学校长罗索夫斯基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基础上进行修整,提出了延续至今的《核心课程报告书》,该报告明确规定了通识课程的六项具体内容:1.外国文化。可以通过用英语教非西欧的文化、用英语之外的语言教西欧的文化、用英语之外的语言研讨外国文化三种课程了解外国文化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2.历史研究。学生以当今世界的重要问题或者争论作为开端,探讨其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过程,学会科学的思想方法,深刻的了解人类历史的进程;3.文学与艺术。通过学习某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4.道德推理。使学生了解哲学思维或者道德思想的根源,具备分析与辨别具体问题的能力;5.科学。不是单一的学习某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深入的探讨其发现和发展的原理以及过程;6.社会分析。使学生具备数量统计与历史文献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分析与辨别能力。
(二)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采用学季制。即一年分为四个学季,每个学季11周。芝加哥大学毕业生的学分有一半是在六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中获得的,分别为人文类、外国语文类、数理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明研究类通识课程,学生必须在六大领域内选修21门课。人文类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历史、文学以及哲学等还要学习音乐及视觉艺术;外国语文类要求学生根据外国语的难易程度进行三到四个学季的外语学习,例如法文、古埃及文等;数理科学类要求学生连上两个学季的电子计算机、数学与统计等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生可任意三选一:三个学季的“生物科学”系列、三个学季的“物理科学”系列、六个学季的“自然科学”系列;社会科学类要求学生连上三个学季的政治经典导读、个人与社会等课程;文明研究类要求学生连上三个学季的非洲文明、拉丁美洲文明等课程。除以上六大领域的通识课程之外,学校还要求学生畢业前修完另外21门课,其中包括8至12门的选修课程、9至13门的主修课程以及四个学季的体育。
(三)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在2013年通过新的通识教育改革,并于2013年秋季全面实施新的通识教育方案。该方案最新的课程体系包括四类必修课,分别是有效思考、思维与行为方法、语言、写作与修辞。旨在“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熟练写作、有效交流与批判思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建立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并指导学生将来理智的工作与生活”。
有效思考必修课的授课对象仅为大一新生,其中包括寄宿制课程与自我塑造教育两大类,注重培养新生发现问题与表达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中脱颖而出,有效的解决问题。思维与行为方法必修课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应用性量化推理、道德推理、参与多样性、创造性表达、审美与诠释、科学方法与分析、形式推理八个模块。2013年秋季以后入学的本科生必须要在这八个模块中选修11门课程,修满32学分,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存知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以便更好的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接触不同的文化与资料使学生能在不同文化背景中顺利开展生活与学习研究。斯坦福规定,每位学生至少要以一年的课程时间来学习一门外语,达到对该门外语基本的掌握。写作与修辞课程,全体本科生必须完成,目的在于提升有效的表达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写出简洁且明白的文章。
三、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一)根据通识教育目标,完善通识课程目标
通识教育目标是制订通识课程目标的指南, 通识课程目标是通识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一般来说,通识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沟通的能力、能做適切判断的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简而言之,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包括人知识水平的提高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应在此基础之上制定通识课程目标。根据本文第二章介绍美国三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开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更加侧重于对于人格、素质的培养,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之所以能够在世界上引领教育潮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然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学者过分重视通识教育的授课、讲座等基础环节,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与道德精神深层次的培养。因此结合当下实际情况,高校应把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道德涵养。
(二)结合通识课程目标,完善通识课程内容
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全人”是通识课程的目标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安排,并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通识课程体系,往往是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哈佛模式”、“芝加哥模式”、“斯坦福模式”被一窝蜂的引进,我国高校这种急功近利的态度与通识课程的最初目标相差甚远。因此我国高校应以通识课程目标为中心,完善通识课程内容,着重加强通识课程内容的设计,具体而言表现在:1.加强内容的基础性。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培养“全人”的需要,学校所开设的必修课、选修课等科目不仅要覆盖各个学科领域,而且要包含本学科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2.增强内容的综合性。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全方位人才,在多个领域都有涉猎。因此,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把本专业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传输”给学生,另一方面还要与其他相近学科的概念与原理整合在一起,加强课程的基础性与综合性,在此基础上,开设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跨学科课程。
(三)变革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考试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意义上的考试是我国目前的主要考核方法,大部分学生在考试前往往机械的进行记忆,忽视了对知识点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考核方式考查的是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所以,变革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已迫在眉睫。首先,我们要把传统意义上的考核目的与通识课程的考核目的区分开。考核目的不是测评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其次,要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即由原先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的书面考核转变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考核,教师可将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与考核相结合,减少单纯的对书本知识的考核。
参考文献:
[1]Stanford University.Explore.https://undergrad.Stanford.edu /programs /thinking-matters /explore.2014-04-21.
[2]Stanford University. Language center.https://www.stanford.edu/dept/lc/language/index.html[2014-12-26].
[3]李楠、周建华. 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比较与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