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花
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力求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一堂课的好坏,关键标准是看学生有多少收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语文课。“不是教师带领学生研究语言,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语言”这一精髓,只有将学生完全的带入到教学中,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阅读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作者对人生、自然、社会的一种自我的认识和感受。往往就是这种认识和感受,能跨越时空,折射人性与自然中永恒的美。可初中学生思想比较稚嫩,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从小阅读少,要想在没有指导的情形下,完成与作者的对话与交流是比较困难的。其实,我们的学生在他的生活中有时不是缺少作者笔下的某种生活或情境,而是栖息在他们的大脑皮层没有被“激活”而已。只有“激活”了,学生才有共鸣,有了共鸣,阅读就不会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收益过程。
一、教师自我经验的现身说教
这种方法较适合教学叙述类的文章。要特别强调教师自我的经验。为什么?第一,给学生“真”的感受,第二,让学生放松自我,跟着教师的节拍,寻找自己的经验。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在进入新课时,不去寻找诠释父爱的美丽精彩的辞藻,而是开篇讲述笔者与父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夜的晚上,父亲为了给兄妹几个凑报名费,笔者和父亲一道用板车拖一头猪到一个距家七八里且是崎岖不平的山路的杀猪的人那里,路上有父亲艰难拖板车的背影,也有笔者一路的怨骂……笔者講得很投入,学生被故事深深吸引着,接下来,笔者要求学生说说自己与自己的父亲的故事,很多学生都举手,有的讲自己父亲第一次打他的故事,有的讲自己的父亲给自己报名的故事等等。他们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对文章的理解就水到渠成,对精彩语句的把握更是信手拈来。
二、形象、意境的生活化理解
这种方法较适合人物分析、古诗歌鉴赏。从教育心理学出发,初中的学生偏重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比如诗歌意境的把握,教师单单串讲诗面,学生会感觉很枯燥的。如果我们能将诗面内容生活化,就会事半功倍。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为学生描绘这样一幅生活的画面:一个深秋傍晚,你扫完教室的地回家,同伴都走了,你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枯草与枯树被寒冷的秋风吹者发出嗖嗖的响声,走过的一个个村庄都是亮着灯火,那样的静谧,抬头往前看,自己的家还有一段路,天渐渐黑了……这样生活化情景的触动,学生曾经历的幕幕便浮现在眼前的,带着这种感受,走进其中,学生对景象和作者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
三、借助影视和多媒体
学生的生活经历毕竟是有限的,影视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影视剧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感性素材,借鉴得好,可以为抽象的文字感受提供帮助。如辛弃疾的“沙场秋点兵”的场面,就引导学生联想《三国演义》中军队开拔前雄壮的气势;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述战争惨烈的场景,借助影视,生活画面。同时,还可以结合影视手法,让学生为小说类作品“执导”,凭自己看电视的经验,让文字作品动起来。这样对文章的感受就会更进一步了。
这三法,不是割裂的,而是应该灵活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学生的生活经验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才会有质的改变,课改的精髓才会真正落到实处。(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