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在动机谈中学生英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2017-04-18 06:18朱维娜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创新

朱维娜

【摘 要】21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新实践意识形成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是初中英语教师团体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内在动机 创新

创新实践能力指个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而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初中英语新课程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备两个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从工具性方面来说,英语课堂又担任着两个任务,一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人文性方面看,英语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都与创新实践能力息息相关,而语言学习拥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也拥有渐进性,需要逐渐积累,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语言创新实践能力应该从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初中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初中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从动力来源可分为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它不指向学习知识本身,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的目标和反馈、老师家长的表扬和批评以及参加竞赛而得到的荣誉都会产生外在动机,但是外在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较小,维持的时间较短暂。内在动机是由学生对学习知识有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学习动机,它是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的,如学习的需要、愿望、好奇心、求知欲、興趣、情感、信念、理想、自尊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内在动机是学生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所以内在动机对于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课堂教学是外语学习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必然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质量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第一,研究教材不到位,“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没有思考新旧知识中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结构以及怎样整合教材,而是走马观花地顺着教材“讲”一遍;第二,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降低,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最初接触英语时的兴趣都是比较浓厚的,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尤其是小升初时,学生过渡不好,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词汇量增加,对话难度加强,文章量增大,篇幅增长等,致使学生感到吃力,从而逐渐降低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自己把持课堂,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设计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缺少语境和趣味性,自己说的较多,学生相对口语练习的机会较少,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乐于参与教学,学习情绪不高,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因此要转变以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中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合作和交流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创新实践能力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法、英文歌曲欣赏与学唱、看图说话法等激发内在动机。

一、角色扮演

现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角色扮演,它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英文课文,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初中生可以勇敢地说英语,同时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内在动机,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由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与顾客:

S1:Can I help you ?

S2:Yes, please. I need a hat.

S1:OK. What color do you want?

S2:Blue.

S1:How much is it?

S2:Nine dollars.

S1:Here you are.

S2:Thank you.

二、游戏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英语教学不在于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对英语一直保持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而在英语教学中寓教于乐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游戏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m watching TV中,利用游戏“此呼彼应”进行语句操练:

(1)全班学生坐在原位。

(2)教师描述一些事物,例如The cat is catch-

ing fish.如果这个句子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就学叫拟声词“喵喵”,如果不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应该保持沉默。

(3)做错的学生退出游戏。游戏继续进行到最后,最后剩下的一个学生即游戏的优胜者。

(4)可变化语句如The car is coming等。

(5)这个游戏可以用于现在进行时态的教学。

三、英文歌曲欣赏与学唱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文歌曲作为课程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丰富语感、开阔视野和塑造性格,英语歌曲中蕴含着巨大的语言潜能和实践机会,对学生感知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和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正值豆蔻年华,在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中,需要音乐来滋润着他们年轻的心灵。英文歌曲同时为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英文歌曲,不但能够使学生通过听和唱来学习英语,而且有助于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虚拟语气时,可用英语歌曲If I were a boy作课堂导入使用,以歌词If I were a boy,even just for a day引出对虚拟语气的学习。

四、看图说话法

看图说英语不仅能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从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课的一般过去时的学习中,在学生学习完本单元之后,可要求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先由图上有什么,到图中人物在做什么,最后到场景描述,在此过程中,重点抓思路和方法,不要过于关注语法和句式。

通过一系列培养和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活动,营造轻松、自由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这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还意味着使学生在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緒体验,使学生消除了紧张,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最终达到发展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持续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知识储备、能力水平有效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训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大胆得出有独创性的见解。教学中的启发式,不是简单的问答式或者灌输式,而是给学生提出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即“问题的情境”,使他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品质得到有效的训练,从而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和有成效的。内在动机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要;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由接受学习、机械训练转变为主动参与、乐于动手;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了创新实践能力。当然,内在动机理论并非十全十美,如何根据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与条件,探索出最佳的外语输入方法,从而加快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和效果,仍然有待于教师队伍更多的发现和研究。(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王笃勤.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漫谈[J].中小学外语教研通讯,2001,(4).

[2]武燕萍.浅谈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8):208-208.

[3]霍艳娟.课堂交互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创新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