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

2017-04-18 06:22黄瑞青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磁极概念物理

黄瑞青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和思维形式,概念使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知识得以系统化、理论化。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义,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但感性认识较多,不能将感性认识进行抽象、分析、概括成理性认识,而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学时,则要将众多的感性材料提炼成理性材料,使物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概念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顺利完成学生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做好概念的教学呢?

一、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入概念

物理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生活现象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

许多物理概念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实例,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概念学生易于接受,利用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密度概念时,比较同样体积的一担棉花和石块用同一人担,石块重得多,学生便能直观地知道不同物质体积相同,其质量不一样,能直观地引入密度的概念。

二、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

课堂演示实验对概念起到直觀的教学效果,学生能一目了然地观察到。

例如:在讲述磁现象时,教师将小铁片放在薄木板上,用一只手在木板下面来回动,小铁片便在木板上来回运动,同学觉得奇怪,当老师把手伸出来时,原来手里有一磁铁。再如摩擦起电的教学中,老师顺手从口袋里拿出笔在一同学头发摩擦,吸引桌上的纸屑。

直观的演示实验,学生能尽快理解概念。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

三、重视应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不能深入理解其本质含义,教师要从各方面启发学生思维,在学习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有机结合,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如:光的折射,可让学生解释水塘中的水看起来浅,实际却深,水中筷子为什么会上折。

四、运用类比,进行比较

在物理学中,有些概念是类似的,在讲述新的概念时,同前面得到类似概念比较,学生更易接受。

如: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在讲授时,可比较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再比如: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P流gV排,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pgh,两公式及其像是,V排与h是不同的物理量,通过比较,学生能认识两式的区别,不易混淆。

五、分析概念的相互联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单个概念能够理解,却不善于把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的概念网络,就不能将它们熟练运用,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

如:电功与电流产生热量的公式分别是W=UIt,Q=IRt,两式形式相似,将R= UI 代入后可得Q= UIt,这时两式是相同的,两式有什么区别呢,联系到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向学生说明:是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Q=W,如电炉,当电能不完全转化为内能时,Q≠W,如电动机。

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显得轻松。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初中阶段的教学是极其重视的,概念教学很关键,把握好初中的物理教学中的概念教学,对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珠兰示范学校)

猜你喜欢
磁极概念物理
留言板
地球磁极“翻跟头”
地球的旋转
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悬浮起来?
古代的时间概念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你答的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