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娟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阅读教学之美的体现,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演绎阅读之美。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之美;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82-02
一、阅读教学美之体现
阅读教学,是或多或少地充满人文精神、负载人类情感的文本对话,它是生命的体验过程,是情感的互动平台,它是美的演绎。正是由于这种体会与认识,笔者一直都很喜欢阅读教学,它让笔者体悟过许多的美,带给笔者无数因美而快乐的过程。同时笔者也一直在追求、演绎阅读教学完美的境界,不但自己尽力创造、进而享受这种美,还要让学生享受进而创造这种美。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阅读教学的载体是美的。阅读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章,翻开这些阅读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页页美丽的插图,细读内容:儿歌、散文、古诗、寓言……语句优美,展现的是一个个美的意境、美的形象。具体来说,每种类型的文章所表现的美的侧重点又不同。
叙事类文章——情节美、形象美。叙事类文章故事精彩感人,情节跌宕起伏。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父亲不顾一切在废墟里不停挖掘,历经38小时终于救出了儿子的感人故事。儿子坚信父亲的表现……多么震撼人心,感动灵魂呀!这样的情节是美的。再比如《酿》一课,纯真可爱的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刘东东前后心情的变化,学生读着、感受着,为主人公的艰难处境而担忧、着急,为主人公顽强战胜困难而鼓掌、赞叹,为主人公美好的结局而兴奋、流泪。这样的情节是美的,教材中还有许多让学生喜、忧、哭、笑,能调动、促进学生情商的情节。阅读这些情节的过程,是美的陶冶、浸润。并且这些情节、细节所突显的人物、角色也是美的形象。如坚挺凄美的西风胡杨、辛勤劳动的小蜜蜂、英勇献身的狼牙山五壮士、烈火中牺牲的邱少云,这一个个光辉的形象是美的化身,学生能感受到其人性美。
写景类文章——自然美、语言美。描写景色类的文章,大多词句优美、方法巧妙、结构严整,通过细腻的笔触,把大自然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庐山的云雾》《桂林山水》等文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排比、比喻、比较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秀丽多姿、神奇俊美的大自然景观。品读这样的文章,可以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如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欣赏五彩池的瑰丽、神奇;游览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还有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变化无穷的火烧云以及四季美景,真是书中自有秀美景观,书中自有壮丽河山。学生从优美的文字语言中饱览大自然的千般美、万般秀。这难道不是美的享受吗?
诗词儿歌类——意境美、想象美。诗词儿歌,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品味诗文,想象画面,寥寥数语却是情怀无限。如《江畔独步寻花》一诗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想象春天美景,感悟诗人杜甫对宁静生活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一首清远的小诗,读着诗,秋夜优美的景色中却隐隐约约夹杂诗人张继那孤寂忧愁的情丝,玩味遐想,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诗词那妙不可言的意境美。
科普类作品——奥妙美、崇高美。科普类作品所呈现出的美,首先是科学现象的奥妙美。美丽而又复杂的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潜藏着科学的法则。经科学家深层次的理性探讨,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玄奥、奇妙的科学现象。这就是它的玄奥美。科普类作品还具有科学精神的崇高美。如探索求真精神、客观实证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精神文明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类高尚的美德。
其次,阅读教学的过程是美的。学生思维自由之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文本的人文性、故事性等,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驰骋,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童真、童趣、童稚得到自由伸展。有许多自由想象的空间,有无数凭空跳跃的平台,没有固定模式的思维方向,没有整齐划一的回答。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可以这样想象,也可以那样想象,如:学了《穷人》一课谈体会,学生可以说桑娜和渔夫都很善良,即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也可以说,社会制度不公,劳动人民命运悲惨,还可以说,桑娜和渔夫穷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因为他们生的孩子太多了,放在现在也是个“低保户”等。学生的思维可以跳跃,可以补白。如:学生在解读《江雪》一诗时,可以说把每行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写出了诗人很孤独的情怀。允许学生精神突围,赞许灵感出现,学生说“雪化后变成春天而不是水”会被赞许为富有的灵感的诗意表达。因此阅读教学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而思维自由的课堂是美丽的!
学生体验丰富之美。阅读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如课文中所展示出来的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风貌,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会使学生产生体验到各种情感。
师生生命灵动之美。 阅读教学是一种互动的对话教学,在平等的阅读对话教学中,师生在积极的互动中都展现了自身的生命活力。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动态、开放的过程,多边互动循环往复,对话过程生生不息,充满了灵动的生命之光、智慧之光。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审视阅读教学,它都是演绎美的活动场。那么如此美妙的阅读教学,我们又怎样来实践它的美呢?
二、如何在閱读教学中演绎美
教学中能否达到“美”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只有追求美,才能演绎美。
首先,教师要带着美的情感走进教室。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挖一个坑,想让别人跳下去,自己得先跳下去,即想感染别人,得先感染自己。所以,教师想让学生感受、体悟美,首先自己得有美的情感。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在让学生感受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情感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所以说,教师的熏陶和感染能激励和唤醒学生的美感。第一,教师必须得先于学生与文本对话,熟悉内容,充分体悟,这样,情感流露才是自然的;第二,教师得有一种心理准备,一种意识,得真正觉得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美妙的,如此,才能陶醉于课堂,进而影响、感染学生。
其次,充分显现“美”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品味意境美、形象美。创设情境可让学生很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美。 如在古诗《忆江南》的教学时,一幅幅与诗风格相近的书画作品映入学生的眼帘,一首首委婉优美的古筝乐曲飘入学生的耳朵,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自然会进入情境,品味到江南风光的明媚及诗人对江南风光的赞叹和眷恋。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老师通过生动的描述,学生回忆被火烧的滋味,以及课件的渲染,学生就能感受到邱少云烈火烧身时岿然不动的形象美。
充分朗读,品味语言美、情节美。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的一种方式,是感受美、体会美的有效途径。通过充分朗读,指导学生讲究语音的轻重,语调的抑扬,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语言的精美,句法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充分诵读,让学生熟悉情节,感知情节,品味细节,从而激发学生领悟、体验美感。
第三,恰当运用“美”的教学手段。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一种美感,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在其间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因为美感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受的。没有儿童感知的兴奋,就谈不上美的感受。在课堂教学中,以“美”为突破口,正是可以通过图画、音乐、戏剧这些艺术的直观来再现教材描写的、表现的、蕴涵的美,让儿童经历作家创作时,或编写者撰写教材时进入的那个情境。这样,教材所表现的、所阐述的、所涉及的相关情境,就通过图画中的色彩、线条、形象,音乐的节奏、韵律,表演中的角色、情节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
阅读教学之美无处不在,只有追求美,才能实现美,只有演绎美,才能实践美,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美”为境界,从“美”着手,与学生一同感受美,演绎美,热情地创造美,最终达到阅读教学的完美境界。
参考文献:
[1] 徐光华.创新小学阅读教学策略 增强小学阅读教学效率[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8):15.
[2] 王瑾,孙英.在阅读教学中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6(8):4.
[3] 李秀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7.
(编辑:张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