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公安:品牌建设助力改革创新

2017-04-18 08:48曹钰华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4期
关键词:警务室南通市警务

文、图/曹钰华

南通公安:品牌建设助力改革创新

文、图/曹钰华

2016年初,南通市公安局围绕深化公安改革、推进“四项建设”和江苏省公安厅“一体两翼”总体工作布局,以全面实施“123升级行动计划”为蓝图,大力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开展“一局一品”“一队一品”“一所一品”系列创建活动。活动中,该局分为市局机关警种、县级公安机关、基层所队三个层面开展创建,不仅立足全国、全省领先,在公安业务关键性领域加强顶层设计,梳理现有特色工作,还根据区域治安形势和公安工作实际,主动贴近群众需求,积极破除制约公安改革的障碍和瓶颈,着力打造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品牌”。

应急处突机动队在南通火车站前巡逻

“指尖警务”:最大化便民惠民

各级公安机关应该重点打造什么样的品牌?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华给出了答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重大项目建设到哪儿,公安服务保障就跟到哪儿。”

“微警务”建设就是该局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2016年1月25日晚,张先生在一家饭店宴请好友,将车停在了停车场。20点30分,他们从饭店出来,发现自己的车被别的车堵住了。朋友焦急地拿出手机,正想打“110”求助,张先生连忙制止:“不需要打电话啦!可以用微信自助移车功能。”说着就打开微信,进入“自助移车”目录,定位后,输入对方车牌号码,并拍下该车车牌上传,几秒钟后就收到了平台的回复信息:“您的请求已通过短信发送至对方车主,请耐心等待!”

南通市公安局办公室民警陈峰介绍,南通市公安局在江苏省率先将警务服务从门户网站拓展到掌上,再延伸到指尖,实现一端注册、多端登录应用,门户网站、微信和手机客户端“三端互联”。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整合之后的南通市公安局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已吸纳注册用户87万余人,为群众提供服务252万余人次。

2016年5月5日,南通公安“微警务”平台正式上线。

南通市公安局紧紧抓住“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在已建成“警民e家”公安门户网站、“民生警务”手机客户端的基础上,加快南通公安“微警务”平台建设,并将三大产品整合为一个平台,打造江苏省首家一体化“互联网+警务服务”平台,推动警务服务的深度“互联网化”,构建错位建设、优势互补、规范高效的“互联网+警务服务”新模式,实现警务服务在线化、集约化、个性化。

通过两个多月的集中调研,全面梳理地级市公安机关事权,南通公安在已实现六大警种45项功能的基础上,在“微警务”平台新增多项实用功能,拓展至17大类96项功能,同时取消操作繁琐、受众面小的十余项功能,把群众最需要、最欢迎的公安业务集中上线。此外,紧紧围绕用户体验加大开发力度,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公安门户网站在建设上加大信息公开和警民互动力度,具备12大类167项服务功能,在“民生警务”手机客户端实现了七项业务的全流程线上行政审批。

同时,把便民与惠警有效统一起来。一方面,以优化远程服务为重点,集中推出网上“一站式”和“全流程”服务42项,占在线服务项目的40%。据统计,仅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运输许可、南通市区机动车禁区通行证等七类行政审批事项在线办理,就为群众节约办事时间两万余小时、办件成本近百万元。另一方面,以减负增效为重点,引导群众在线举报、提供线索、反馈意见,发动群众力量开展社会共治。并且,充分整合各警种资源,通过建立用户认证、网上办事、数据管理和后台管理“四大中心”,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办事窗口、统一数据来源、统一后台管理“四个统一”,做到让群众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多点互联”,最大限度地把方便留给群众。

民警向媒体记者演示操作微警务平台功能

南通市公安局还推出了全省首个“24小时”智能客服“警事通”,录入常见问题及回复口径1800余条,形成针对群众咨询求助的应答知识库,同时满足门户网站、“民生警务”手机客户端、“微警务”平台的群众咨询和在线答疑;建成首个“管家式”服务网上警务综合服务平台。群众在平台上进行实名注册后,平台会根据办事群众的喜好,主动推送个人机动车违章、驾驶证到期提醒等,提供“管家式”服务;首推群众举报积分奖励机制,开通网络违法举报、消防隐患随手拍、交通陋习随手拍、违法线索举报等四个“掌上举报”模块,设立群防群治基金,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社会共治;全省首批实现私家车交通违法在线缴罚;全省首家实现“自助移车”升级版服务。不仅研发出五秒钟内“查遍全国”的高效引擎,突破了一般查询系统仅能获取本地车牌的局限,而且建立了报警人与车主“非可接触式”通话机制,即报警人和车主通话时不显示对方号码,以保留隐私。此项功能上线以来,网上日均提供移车服务1500件,占移车服务总量的60%。

升级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

宽大的荧屏上,实时显示着辖区十多条主要道路的交通状况和银行、金店等重点部位的情况。在新建的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四安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里,值班民警和警辅人员密切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把辖区九个行政村居细划为61个网格,实行网格化布警,推行‘所队合一’,实现由‘静’向‘动’的转变,最大限度盘活了警力。”该所副所长徐卫国介绍道,勤务指挥室集报警服务室、视频监控室和信息研判室为一体,将派出所打击犯罪、报警服务、指挥调度、治安防控、案件研判、勤务管理等工作前移,有效提升了派出所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警务工作综合效能。

警力不变,任务增多,警务效能怎么提升?针对基层警力不足的问题,南通市公安局作出“做优局机关、做强派出所、做实警务室”的课题部署,明确了街面巡防警力和派出所接处警职责分工,率先在江苏省地级市公安机关中成立了第一支应急处突机动队。同时,对侦查部门与派出所的办案职责分工作了原则界定,强调建立职责明晰、密切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创新小型作战单元、合成侦查等工作模式,有效破解派出所有破案责任而能力不足、专业侦查部门有破案能力而责任不明的难题,从而实现为群众快破案多破案办好案。

“自从旁边多了个警务站,我们这条街的30多家夜宵摊点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的事儿。”家住南通市通州区花苑小区的张先生说。2016年,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在城区繁华地带建成了一号警务服务站,组建了集派出所民警、巡特警、交警为一体的处突机动队。

“通过防控体系的不断升级,打通治安防控‘任督二脉’,进一步夯实公安工作根基,提高见警率,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南通市通州区副区长、公安局长杨彬说。

在此基础上,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不断加强指挥中心这个“中枢神经”,升级合成指挥、合成研判、合成侦查的作战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关城门”和应急突发“关城门”两种形态共计六大类40余个。固化应急状态下的联合指挥模式,重大安保活动期间,安保联合指挥部每天由值班局领导坐镇指挥,刑侦、内保等十余个警种部门分别入驻,通过实时视频音频与视侦研判、智能交管、巡防管理三大中心以及25个勤务指挥室协同作战,扁平化指挥,高速化反应,保证辖区治安整体平稳可控。

从2015年7月开始,南通公安组建了11支由多警种组成的处突机动队,开展武装巡逻,有效压降发案率,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在2017年初江苏省综治办公布的2016年度全省公众安全感电话随机调查中,南通市公众安全感位居江苏省第二。

个性化警务室:强化实际应用

位于海安县城南派出所辖区的镇南社区警务室与其他警务室有所不同,打破了传统的蓝白色调和刻板的制度上墙,以灰绿为主色调,突出简约明快的风格,集阅读、交谈、办公为一体,着力营造和美温馨的氛围,成为社区居民的好去处。

“我们辖区老居民小区较多,老年人多,喜欢经常在一起唠唠家常,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情都在他们的交谈中。”社区责任民警王益娟说,针对这一特点,他们组织群众开展邻里守望,形成包含“平安守望、和谐守望、幸福守望”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单元。家住海安镇镇南村三组的曹大爷,与老伴都身患癌症,独子有智障,家庭生活无经济来源,仅靠每月的低保补助度日。王益娟在积极给予帮扶的同时,牵头开展邻里“幸福守望”,左邻右舍都来出力照顾这一家人。

“一区域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海安县公安局副局长于志海介绍道,他们在借助政府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加快社区警务室建设步伐,根据不同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打造个性警务室,有利于强化功能展现和实际应用。除此以外,更注重传承创新和资源共享,将警务工作充分融入基层党建、社区事务等工作平台,推动公安基础工作与各职能部门在社区的一线窗口对接发力。这个城南派出所田庄警务站针对自身靠近学校,且留守儿童较多的特点,依托社区设立了“四点半少年警苑”;李堡派出所李灶警务室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女工护卫队,在巡逻防范、法治宣讲、调处纠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今,通过特色警务室建设试点推广,海安县公安局打造出含有六家个性警务室、四家专业警务室、两家直属警务室在内的“12+X”社区警务室(站)群,量身打造出“个性、专业、直属”三类警务室,将警务服务的触角伸向每一根“神经末梢”,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为基础工作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引擎。■

猜你喜欢
警务室南通市警务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我校举办枫桥式警务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19年“平安浙江”论坛
环球警务专访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思考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全面推进医院“警务室”建设的思路探索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