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的几率上说,“作用型试题”是现代文阅读的最热门的题型,说它每卷必考,也并不为过。其命题对象十分多元,文本的任何构成要素都可以这样设题:①……有什么作用?②作者写……有何用意?③……能不能换成……?再加上文本性质的差异,“作用型试题”更显得灵活多变,使同学们在答题时左支右绌,不知所以。
上面已经说过,决定“作用型试题”答案的主要是这两个内容:文本性质(散文、小说、诗歌、论述类文本)和设问要素(情节、手法、人物、景物、人称等)。如果把每一种情况具体分析,至少有几十种个性化的答案。现在,我们把文本性质和设问要素综合在一起,提炼出四种特征,它们是语段特征、小说特征、景物特征、技巧特征。针对不同的题目进行观察,它究竟符合哪种特征?符合一种特征还是多种特征?然后组合答案,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语段特征
小到句子,大到段落,甚至引用的名言,都要考虑语段特征。具有语段特征的“作用型试题”的答案往往指向内容、结构、情感三个角度。具体如下:
(1)内容上:①概括主要意思,②挖掘深层内涵。
(2)结构上:①共同作用:点题、和上下文某处形成照应、衬托、对比;②开头语段作用: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③中间语段作用: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抒情蓄势为议论作铺垫;④文末语段作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主题、深化主旨,戛然而止、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
(3)情感上:表达了什么情感、(文首)奠定了什么感情基调、(文末)凸显了怎样的主旨。
比如2016年天津卷现代文阅读《在母语的屋檐下》第16题: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对应的文段是11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文章抒发的是对母语的情愫,不具有小说特征;整段文字质朴无华,没有首发技巧,也谈不上写景议论,所以呈现纯粹的语段特征。从内容、结构、情感三个角度思考,由于情感不是很显露,所以参考答案只有两点:
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二、小说特征
除了典型的小说之外,写人叙事散文、人物传记也具有小说特征。其“作用型试题”答案指向六个角度。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这四个角度是思考重心,读者和艺术风格一般涉及较少。这六个角度的具体内涵包括:
(1)人物:(人、物)正衬、反衬、侧面烘托主要人物;(人、物)正衬、反衬、侧面烘托次要人物;(某情节)表现了人物的另一面,使形象更加丰满。
(2)情节:推动情节发展,线索作用,为下文某处情节提供依据(或作铺垫),和下文某处情节形成對比,使情节更加曲折跌宕,全文情节围绕其展开,利用它设置了悬念。
(3)环境:(人或动物的表现)反映了自然环境什么特点,暗示了怎样的社会环境。
(4)主旨:象征着某种精神情感,凸显文章什么主旨。
(5)读者:设置了悬念,引起阅读兴趣,取得了震撼效果,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深思。
(6)艺术风格:营造了怎样的艺术特色,增加了感染力、抒情性。
如2016年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战争》第(3)题问道: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电话”是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个事物,但是在小说中没有相对独立的段落,所以这个题目不需要关注“语段特征”,只要梳理“小说特征”即可,答案为:
①情节:一个电话将两人命运连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性情节;②人物:主人公言行主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读者: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三、景物特征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人物的居室住所,这样的文字具有景物特征。景物描写从形式上来讲已经是语段。同时,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景物描写往往最终是为了衬托人,所以景物描写的“作用型试题”已经包含了语段特征和小说特征(其中,情感和主旨合并为一,结构和情节合并为一),再加上其特有的角度,主要表现为:
(1)内容: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2)结构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点题,线索,为下文某情节埋伏笔、作铺垫。
(3)情感主旨:深化作品主题,(诗结尾处)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发人想象和深思,意味无穷。
(4)人物:烘托怎样的情感,正衬、反衬怎样的形象,象征怎样的品质,暗示怎样的命运结局。
(5)社会环境:象征、暗示怎样的社会或政治环境。
(6)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增加了作品感染力。
(7)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背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8)多处景物:和别处描写照应、对比;暗示时间、情感的变化。
以上,(1)~(6)点来自于语段特征和小说特征,(7)(8)两点则是景物描写独有的作用。因为无论哪种文体,大部分景物描写通常放在开头做铺垫,所以尤其要注意“开头”的作用。一篇文章中,同一景物可能多次出现,其描写上的不同可能暗示时间和情感的变化。这两年高考没有涉及景物描写的作用,这里就不再举例。
四、技巧特征
当语段中有明显的修辞、特别的叙述方式(倒叙、插叙)、特别的人称(第二人称)、人物描写手法、小说技巧(线索、悬念),还要考虑其技巧特征上的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什么特点。(本体抽象)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
(2)拟人:使事物人格化,即使所写的事物形象生动。
(3)夸张:更鲜明突出地表现某个特点。
(4)排比:加强语势,加重感情的抒发;便于列举事物。
(5)反问:加强语气,抒发强烈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6)第一人称:叙述亲切,有真实感,便于抒发感情和进行心理描写;小说中“我”还能成为线索,衬托主要人物,通过“我”的感想反映主旨。
(7)第二人称:语气更加亲切、情感更加真挚,便于对话和抒情,文章更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物”到“你”则有拟人效果,能直接表达对物的情感;反面事物则能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
(8)第三人称:语言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自由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能深入地表现任何人的内心世界。
(9)顺叙:按时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10)倒叙:把结局或高潮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11)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宕开一笔,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补充,使内容更加丰富。
技巧特征也不能单独呈现,修辞、插叙等往往通过语段表现出来,所以要同时考虑语段特征的三个角度。特殊人称、写人手法、线索悬念又往往出现在小说里,所以要同时考虑小说特征。比如2016年新课标Ⅲ卷现代文阅读《玻璃》中(2)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首先,文本是小说,所以“我”的作用要从“小说特征”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艺术风格、读者六个角度探究;其次,“我”在小说中未必是主人公,而是用“我”来展示第一人称的视角,或者说,还要关注第一人称的作用。答案为:
①人称角度: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情节角度:“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人物角度: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五、综合运用
由此可见,解答“作用型试题”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观察题目,多体悟文本,充分思考其蕴含了哪些特色,然后按照其角度逐渐排查有无答案。又比如:2015年新课标I卷现代文阅读《马兰花》第(2)题问: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很多同学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心里只想着线索的作用(线索的直接作用是串联情节),而忽视了所有小说中的概念都应该考虑“小说特征”,尤其是在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角度的作用,所以答案应为:
(1)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2)①主旨: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現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情节、人物: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由此看来,“作用型试题”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文本和试题内涵,只要把握了题目体现的特色,切准了答题方向,在心中铺陈好答题角度,删选判定,落笔成文,就可获得高分。
(作者:凌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