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祥+贾春燕
[摘 要]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云南小微企业融资现状与成因,然后结合云南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从小微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提出了破解云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期能对云南小微企业融资提出新的思路,为云南小微企业融资探寻新途径。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020
1 云南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1 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1.1.1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云南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信用担保贷款和民间借贷。如今信用贷款已经遍及全国,云南省也不例外,许多城市都建立了信用担保机构,以便为信用担保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信用担保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组织,一般政府都会支持。小微企业可以在向银行借款的同时由申请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如果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不能满足银行所需要的抵押、质押等条件时,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全权解决这些难题,与此同时,信用担保机构也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要求小微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从而使得这种融资渠道的优势大打折扣。信用担保贷款虽然利率低,放贷时间长,贷款相对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小微企业信用低,贷款额度少,而且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放贷条件苛刻,程序复杂,导致小微企业获取信用担保贷款的概率很低。
1.1.2 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在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管理混乱,财务不健全、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措施等原因导致其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为了生存往往从民间或者小额贷款公司等借款,从而使得其融资成本大幅增高。其次,近年来小微企业从银行融资的费用也在持续增加,各种需要收费的项目直接或间接地从小微企业的身上“吸血”,这无疑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1.2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结构矛盾突出
1.2.1 过分依赖内源性融资
云南小微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过分依赖内源性融资,由于内源性融资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程序不太复杂,而且内源性融资受外界制约和影响较小,比较稳定和安全,因此,内源性融资成为云南小微企业融资的首要选择,但是由于内源性融资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融资规模受到严重的制约,使得小微企业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融资,从而不能满足小微企业大规模拓展经营范围的需求。
目前,云南小微企业由于其规模偏小,社会信用度过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外源性融资的道路依然蜿蜒崎嶇,迫使许多小微企业被动地将内源性融资作为融资方式的首要选择。由于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自身的“先天不足”,导致云南小微企业过分地依赖内源性融资,内源性融资虽然有很多有利的优势,但是对小微企业而言,过于单一的融资方式,不利于小微企业的长远发展。
1.2.2 外源性融资结构不合理
外源性融资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由于云南小微企业自身的资金不足,固定资产的比重偏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在市场经济中,对小微企业的开放程度和优惠政策较小,从而导致云南小微企业很难有机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进而使得云南小微企业在外源性融资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造成外源性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对云南小微企业而言,外源性融资一直极其困难,只有当小微企业进行过内源性融资后,资金仍然无法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时,小微企业才不得不选择外源性融资。面对外源性融资的众多方式,小微企业通常更加依赖于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在外源性融资的诸多方式中,银行贷款的优势虽然很大,但是,对银行而言,小微企业贷款额度偏少,信用度过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等,使得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放贷要求高,程序复杂,兴趣较低。由此小微企业不得不选择民间借贷这种间接融资方式,同银行贷款相比,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高,借款期限较短,稳定性较弱,另外非正式金融融资也占较大比例。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云南小微企业外源性融资结构仍不合理。
2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2.1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不够
政府对小微企业是否扶持以及扶持的力度如何,严重影响着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影响着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中央及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虽出台了一系列帮扶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但由于针对性较弱,可操作性不强,导致许多优惠政策执行不够到位,对小微企业融资帮助不大,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依然存在。
2.1.2 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云南小微企业的发展和成长也愈来愈迅速。但是,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过程背后,很多小微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其中,融资困难是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是导致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小微企业需要的资金量一般不大,经营状况参差不齐,财务数据很难获取,可抵押物少甚至缺乏,设备老化甚至没开发票无法证明其所有权,偷税漏税,业务往来经常不走银行账户,信用记录少或者信用记录差,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原因,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少乐意为其提供金融服务。
2.2 云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部环境分析
2.2.1 小微企业抵押能力不强、财务信用度低
小微企业抵押能力不强和财务信用度低是云南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前,会出于防控风险的考虑,对企业经营业绩、营运能力、未来发展潜力特别是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佳,可抵押物少甚至缺乏,设备老化,运营能力差,财务信用度低,甚至连基本的财务数据都无法提供,显然很难通过银行取得贷款。
2.2.2 小微企业淘汰率高、违约率高
由于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淘汰率高,违约率高,导致一些金融机构对其避而远之,从而使其在金融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目混乱,没有系统的财务账单,财务管理权责不分明,财务不公开,不透明,另外,大多数小微企业往往随大流,企业自身的创新性较低,对人才的重视意识不高,缺乏高科技人才,因而导致小微企业淘汰率和违约率“双高”。
3 破解云南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3.1 外部融资环境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3.1.1 政府应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虽然现在实行的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但是,政府仍然对经济有着相当大的控制权。云南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以数量大、规模小的特点著称,就每个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在金融市场中的生存均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虽然近几年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实施起来并非易事,可操作性差,因此对小微企业的帮扶依然不够。
小微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该建立小微企业困难帮扶机制。小微企业的经营面临很大的风险,通常亏损多盈利少,在这样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下,政府应该及时伸出援手,对市场经济做出必要的调控,使经济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在各地建立小微企业帮扶机构,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梯形扶持机制。
3.1.2 完善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
改善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首要任务就是完善服务于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具体可从加强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工作。
目前,小微企业在正规的外源性融资渠道的选择上依然偏好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因此,要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必须重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而目前许多商業银行由于发展小微企业业务费时费力、赚钱少、小微企业风险大等诸多因素,不愿意发展针对小微企业的业务,银行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单方面将小微企业拒之门外,而应对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伸出援手,促其发展。
设立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大力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以发展潜力大,盈利能力高,贷款额度大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导致小微企业求贷无门,因此为小微企业专门设立金融机构并大力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十分必要。
3.2 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
3.2.1 强化小微企业诚信意识,增强企业形象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薄弱,企业形象差。大部分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在财务记录方面不准确、不真实,自作聪明地为企业内部做一套真实、完整的账,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却是一套不真实、不完整的账,因此,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小微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不值得信任。
小微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的困境,就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强化诚信意识,会计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还款意识要提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避免出现不良好的信用记录,塑造诚信的企业文化,从而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如此才能拓展融资范围,提高融资能力。
3.2.2 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自身实力
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一定要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积极融入市场,提高自身实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果小微企业不能突破自己,缺乏创新能力,那么,很可能将在金融市场的洪流中被淹没。
因而,小微企业要想在金融市场中稳住根基,就应该积极改善产品结构,积极推动产品的创新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形象,同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自身实力,从而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洋.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137-139.
[2]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37-38.
[3]高云.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31-33.
[4]纪建强,陈晓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