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区,有田有山有地,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条件。
唐兴花生在农村深知农民种田的艰辛,长在农村深知农民的贫穷,工作在农村深知农民的渴求。
作为农技推广一线的工作者,她想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帮助农民增加一些收入。
她的试验先从“万元田”开始,就是一亩田至少收入一万元。
唐兴花选择培养了100户蔬菜科技示范户,进行蔬菜无公害栽培新技术的实践。
这些新技术包括叶菜漂浮育苗,黄板、性诱制剂诱杀害虫,肥水一体化运用,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施用,同时在菜地上套种火龙果。
一番辛苦下来,一亩田的产值达到1.32万元。
然后开始探索培育“万元山”、“万元地”的产业发展途径。
唐兴花充分利用临翔区核桃林下、旱地资源优势,组织开展“魔芋、玉米、核桃”套种,既解决了用地矛盾,又实现了农民增收。
特别是魔芋,唐兴花既是产业发展带头人,同时又为31户农户避免了盲目发展魔芋造成的经济损失216万元。
她还引进山药进行种植,预计每亩可使农民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填补了临沧市山药产业发展的空白,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2012年,临翔区农业局在凤翔街道石房村利用中央财政资金为当地群众无偿建设了100亩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在基地核心区有12亩的大棚地,涉及4户农户。
其中2户农户由于户主身体多病,1户年老体弱,1户常年在外务工,均无能力从事劳动密集型蔬菜产业生产。
大棚建成后,12亩地块处于空闲状态。
看到农户、农业局发愁时,唐兴花主动向农业局领导汇报请示,个人出钱承包大棚进行实践示范带动种植。
在她的带动下,基地里35户农户种了88亩大棚,一年生产4-6茬,最高的年复合产量7.8吨,最高年亩产值2.5万元,平均年复合总产5.6吨,平均亩产值1.5万元,全年产出蔬菜610吨以上,实现总产值166多万元。
种菜最怕的是销售,农户为市场发愁时,唐兴花联系市场、协助农户卖菜。
她的行动赢得了种植户的信赖,有时天黑了,她的蔬菜数量未采收够时,农户打着手电筒来地里帮她采收。
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济增收,也为5个人提供了就业,增加了8万多元收入,为700多人次农民提供大棚种菜实践学习,带动4户蔬菜种植大户扩大了种植规模。
唐兴花种植的白菜、青菜进入市场后,无论品质还是品相都获得了客户一致好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产业的试验并非一帆风顺,作为一个公家人,唐興花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地奔波在田间地头。
繁重的工作任务压得她疲惫不堪,每当试验探索面临灰心失望时,她时刻提醒自己,决不能让农民种田劳而无获。
农民的勤劳智慧,配合农业新技术的使用,种田和种地的钱景和前景都是光明的。
业精于勤,通过田间的学习和实践,唐兴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基础理论和业务水平变得丰满而厚实。
防治蔬菜病虫害,她已从一窍不通到准确诊断并开出药方。
项目申报书、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等多项材料的编写,她越来越得心应手,3年来她累计独立完成多个项目申报书编制。
拥有一技之长的人,走到哪里都大受欢迎。几年间,唐兴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75场次,培训农民2650人次。
她常说:“作为一名农业技术员,就必须让农民认可、社会认可,农民种地的水平显示着我们的水平,金杯银杯不及农民群众的口碑。”
21年来,为了大地的丰收,唐兴花默默耕耘、播种、收获着,她耕耘的是钟情的沃土,播种的是执着的追求,收获的是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