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锋
【摘要】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与生命价值的创造,同伴交往理论是促进小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教育理念,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是同伴交往理论的重要延伸。
【关键词】生命教育 同伴交往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12-02
一、引言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里曾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据此可见,小学体育课程是为了学生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创造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生命化体育课程是以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以全面提升生命质量、同时使教师专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活动。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作为特殊人际关系心理学概念的同伴交往理论
一般而言,心理学所研究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建立起来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心理联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是人的社会性属性的表现之一。而同伴关系,在其狭义概念上仅指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重要的一种。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小学生同伴关系对于小学生命化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利于小学生人格健全和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而且从现实来看,小学生处在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初始期和关键期,迫切需要更多的交往,渴望与外部世界发生更多的联系,并逐步通过交往获取到自己生活所需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这对于独生子女群体表现尤为明显。
三、同伴交往理论的延伸——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生命化体育课程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关系,是同伴交往关系的延伸。所谓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指在学校生活环境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和建构,以沟通理解、彼此信任和共同合作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经历生命成长和实现生命共在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生命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生命的相会中,实现相互对接、相互交融和相互摄取营养的一种真正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命视野下师生关系的诉求目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改善师生的学校生活状态,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二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构建和完善教师专业化能力结构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促进师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首先,生命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在生命视野下体育师生关系里,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其次,生命教育视野下体育教学的师生关系是尊重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强化关怀理念。“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任何试图强制学生接受某种观点、强迫學生产生某种体验的做法都将是对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当关怀成为教育目的,关怀教育也将给学校带来新的教育内涵,即学会关怀和被关怀。教师要善待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张扬个性的机会。
第三,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体育师生关系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体育教师固然在专业知识上比学生精深,但在知识的广度上可能还有所不及。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进步的同伴关系。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
由此可见,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的过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它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变化,教师将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从教学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主体,以促进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7-138.
[2]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