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竹芸
摘要:老舍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关系,笔者在文中探讨了老舍的早年经历及创作成果,从“异乡的寂寞”、“回忆的情调”、“理想的图景”等三个层面分析了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文化,试图挖掘“老舍与北京”间的深刻含蕴。
关键词:老舍;北京;情结;作品
一、老舍与北京
老舍,原名舒庆春,于1899年2月出生于北京西城护国寺后一名为“小羊圈”的胡同中。老舍的父亲舒永寿是当时京师正红旗下的一名护军士兵,在老舍一岁半时在抵御八国联军进攻的战争中不幸阵亡。但是老舍一家从未离其父驻守的这片土地太远。想来也是在这些年,心中埋下了“京师即故乡”的种子,俨然把北京城当做了自己的故乡一样爱戴。而长眠于此地的父亲,也成为了老舍与北京结下不解之缘的原因之一。
后来老舍被聘至伦敦大学任华语讲师。与其他身处异国他乡的人一样,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急需寄托和发泄。正是在这种心情的影响下,老舍开始创作。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老舍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他又写下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了读者的广泛注意。这个时期从老舍的作品中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出他对北京深厚的感情。
在外流落的十几年,使得老舍很快成长为一个“京味”浓郁的作家。恰逢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祖国,老舍为了抗日救国的事业在济南、青岛、武汉等地反复奔波。这时迎来了他的创作丰收期,《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等作品相继问世。
二、老舍小说中的北京文化
(一)异乡的寂寞
老舍作品中独有的感情,与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必然的关系。在他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老张的哲学》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北京各阶层市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悟;《赵子曰》讲的是一个名为赵子曰的爱慕虚荣的大学生的故事;《二马》这部作品写的则主要是一名名叫马威的中国人从祖国搬到伦敦居住的故事。这三篇著作都是老舍客居伦敦时写下的,显然,独处异乡的寂寞情感是老舍进行创作的关键动力。在一个遍地都是英国人的环境中,老舍只能通过熟稔的文字排解心中的郁闷之情,寻找一个精神上的支柱。在这时的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一个相当模糊不清的北京意象。
后来在1936年,老舍还曾创作过文章《想北平》,其内容情感真挚,通过北京与巴黎的对比,深切的表达了老舍对故乡北京的眷恋:“……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老舍在这里情不自禁地表达了对北京的爱,并将对北京的愛比作自己对母亲的爱,通过这种平实的叙述反而让读者更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情实感。
接着,包括后来在重庆故居北碚写下的《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和《偷生》,此时的老舍已经定居到了北碚,他听着夫人胡絜青向朋友介绍的北京沦陷后的情景,记忆中的北京又增添了一些沦陷后的创伤,之后他便开始创作了经典之作《四世同堂》。
(二)回忆的情调
尽管老舍常以现在进行时的语调叙述小说情节,但读者们还是可以明确感受到作品中回忆的情调。“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这段文章比较直接地阐述了北京之于老舍的重要意义,它在老舍的心中是带有梦幻色彩的存在,是老舍夹杂了个人情感之后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读者们在作品中读到的北京,在现实世界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三)理想的图景
在《四世同堂》、《二马》等作品中通过对“父子两代”的思想对比,均能体现出老舍对于对理想生活的展望。他笔下的人物写的最为出彩的总是像祥子、小福子、王利发这类旧市民的代表者,而对新市民如马威、祁瑞全等的刻画相对不够鲜明。据老舍个人所讲,在五四运动及革命军北伐两个重大运动中,他由于各种原因均未能参与其中,所以对子代角色的塑造并不是十分成功,这可能也是老舍作品中的一大缺憾。
三、结语
可以说,没有在北京长期生活过的经历,没有独居异国带来的强烈的思乡情,就没有老舍创作出的那些优秀作品。北京古老而厚重的文化积淀成为了老舍创作的源泉,而老舍作品中的情感又赋予了北京不一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徐海冰.论老舍与北京[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
[2]熊坤静.老舍的北京情节[J].中华活页文选,2012(06).
[3]关纪新.老舍与北京[J].兰州大学学报,2006,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