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017-04-17 14:02袁辉勇曾翰颖戴经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36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软件工程协同育人

袁辉勇 曾翰颖 戴经国

摘要:针对软件人才需求及质量要求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状,创新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实施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协同育人;软件工程;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6-0162-02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n School-Enterprise Education Cooperativ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YUAN Hui-yong, ZENG Han-ying, DAI Jing-guo

(College of Software, Shaoguan University, Guangdong 512005, China)

Abstract: For software talents deman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quality requirement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enterprise, through innovativ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established and perfected the required hardware and software resource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mplemented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local universities, improved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mechanism innovation

如何提高畢业生的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校企协同育人是培养学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校企协同创新能有效汇聚创新要素,是合作双赢的协同育人机制上的创新。随着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入,协同育人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学本身,将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共建平台和教师互聘等联系在一起,从而推动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高等学校拥有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肩负起协同创新和育人的重任。依托地方高校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有机整体,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大需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地方高校办学的根本问题。协同育人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建立和完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将有利于推动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满足软件技术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发挥学校优势,有利于提升地学校的科研水平,助推地方软件技术的发展。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协同育人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在与行业企业间协同育人中还存在缺乏示范效应、办学规模较小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地方高校特色,难以发挥学科优势,难以整合教学资源和平台,同时也难以形成高水平教学团队,阻碍了地方高校服务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也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

2)地方高校在与软件企业的合作需进一步深化。体现在学校与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机制不够深入,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由于软件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还需要引入更多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将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划分需要进一步明晰,需要行业、企业更有效参与和指导专业人才培养。

3)协同育人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2]。高校考核对成果的开发和转化以及服务社会关心不够;高校教师对以重大科研项目为主导的理论研究兴趣远大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兴趣;高校对实验平台、实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在成果转化的权益分配方面的政策、机制不完善,加大了高校师生走向社会的难度。

4)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① 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变化较慢,难以体现创新和职业发展能力;② 课程开发和发展变化相对滞后;③ 课程组织结构不够合理,缺乏特色;④ 特色教材开发不够,缺乏基于工学结合、工程应用的教材;⑤ 双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不足;⑥ 一些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影响了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以发挥高校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规模效应[3-4]。

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的机制还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已有的机制缺乏创新。要提高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使其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协同育人条件下进行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软件专业人才,进行地方高校软件工程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2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我院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协同育人框架协议,创建以中软国际等企业为协同单位的软件工程协同育人平台,并形成较为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体制。

1)构建工学结合与协同育人的框架体系,形成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协调创新育人平台,在联合培养、实验室共享、双向聘用教师、社会实践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了工学结合的相关机制,探索了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了灵活多样的人员聘用方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发展需要,组织软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校企共同讨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改革等,并提出改进措施。学院与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由企业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实践指导老师、实验设备等,学校投入专业师资力量,构建集学生实验、专业实习等功能于一体的实验教学平台。

与合作企业进行互相聘用专业人员,加大了高校教师进企业、企业专家进课堂的力度,实现了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有效对接。中软国际每年接受我院2-3名年轻教师在企业3个月左右的项目实践,教师参与软件项目开发,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工作;学院聘请中软国际等企业的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共同开发课程,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学校与中软国际等企业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共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建设。学生实习期间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建立了实践教学多元评价机制,加强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训练情况,建立了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定和完善评价制度,共同评价校企合作效果和教学质量,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

2)建立了持續创新的育人组织模式,完善了协同育人机制下的课程改革。

不断优化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制定了更加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晰了协同培养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协调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制订了具体措施,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软件工程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软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以软件人才需求调研为起点,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框架,在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条件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了专业课程建设,落实了以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重新制订了课程标准,优化了课程内容,改革了课程的评价方法,建设了专业核心课程群。

3)构建了高校与社会协同实践育人新模式。

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了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合软件技术的特点和人才培养定位,搭建了集教学和软件开发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高校与企业协同实践育人的新模式。

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的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过程,有效整合了实验室资源,建设了“基础训练实验平台”、“综合技能训练实验平台”和“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平台”,促进了优质资源转化,为应用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优良条件。

建设了教学和软件开发一体化的综合性多功能实验室。实现了以产养教、以项目带技能,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建设了贴近软件开发实际的模拟、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设计的能力。

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积极引进行业新技术,将实践教学内容、训练条件与行业对接,将软件水平资格考试融入人才培养,使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一致。

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注重教师科研项目融入实验教学等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等;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定期到软件企业学习、调研、参与项目开发,掌握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

制定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办法,包括新进教师到行业单位顶岗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到企业中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接受企业的实践训练,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

3 结语

创新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对软件人才培养和软件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对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行为进行了规范,处理好学校、企业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富有,孟林,李忠.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3(13):82-86.

[2] 李健利.校企协同的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立体化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6(5):149-153.

[3] 徐玲,文俊浩,熊庆宇.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118-121

[4] 张栋,苏晓强.开放模式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7):149-153.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软件工程协同育人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如何创新和完善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探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