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梁
“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内在情感。虽然它很抽象,但我们的古诗人却可以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得形象可感,让人读起来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原来我们心中这种难以言说之情可以有所托,可以如此外化的。那么古诗人是如何把此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呢?
一、借助特定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情感的“物象”,是赋有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意象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象。像高中课本所学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把“春水”作为抒发“愁”的特定意象;无独有偶,杜甫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也像李煜的《虞美人》那样采用了“水”这种意象作为表达“愁”这种感情的载体。贺铸的《清玉案》里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的“烟草、风絮、梅子雨”就成了抒发“愁”这种思绪的载体,同样“如烟如雾的青草、漫天飞扬的风絮、永不停歇的梅子雨”这三个意象构成了三幅漂亮的画面;李后主的《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选用了“草”作为舒解愁绪的工具;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我们司空见惯的“白发”也成为了一种意象;以上所举的不管是“水”、“白发”,还是贺梅子的“烟草、风絮、梅子雨”都是特定的意象,而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我们所熟悉的,具体可感的。诗人借助这些特定的形象把心中复杂抽象的“愁”绪外化成形象生动的东西。
二、借助形象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具有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的特点,诗人善于利用它的特点,把抽象的“愁”具体形象化。像李煜千古传颂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愁”比作“春水”,“愁”是君内在的思绪,君有多少愁绪?君的愁绪有多深?我们无从得知,可我们熟悉滚滚的“春水”,滔滔的长江水一望无际,奔腾不息,我们可以从长江水斗量出有多少愁,可以从长江水的奔腾不息丈量出君的愁有多深。君有几多愁呢?那就是只要长江水不干枯,君的愁就在,只要长江水还在流动,君的愁就不止。贺梅子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只用了一个本体“愁”,连续运用了 “烟草”、“风絮”、“梅子雨” 多个喻体,而这是比喻修辞当中的博喻。词人通过这些喻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回答了“愁”有几许:满城如烟如雾的烟草,漫天飞扬的柳絮,永不停歇的梅子雨。白居易著名的《赋的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诗句便可得知青草是年生年长的植物,尽管是放一把野火把它烧光了,但只要吹起了春风,它又开始生长了,并且是越长越旺盛,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言下之意便是说词人的愁同样具有野草那般生命力,是坚不可摧的,此句从强度方面阐释了“愁”之强。又似天空中满城飘扬的柳絮,此句从数量方面写出了“愁”之多;再有把“愁”比作梅子雨,南方到了梅雨季节,雨总是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而且持续的时间也很长,那么这句就从时间的长度写出了“愁”之长,究竟要多长时间心中的愁绪才能烟消云散呢?究竟要多长时间心里才能雨过天晴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梅雨天气结束了,雨过天清之时便是愁绪了结之时。“诗仙”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的愁究竟有多长呢?在这里诗人把“愁”比作“白发”,“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那么“愁”就有三千丈,当然我们都知道“白发”不可能有三千丈那么长,诗人只是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修辞手法,故意夸大,使得读者更加明白诗人心中的愁绪之长,难以排遣。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运用了常见的修辞手法以达到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思緒更加形象、具体、生动,使读者更容易理解诗人的愁情,更深刻地掌握诗歌内容的目的。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