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质量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建构的思考

2017-04-17 23:49张小芳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
关键词:质量保障教学评估教育质量

张小芳

摘 要: 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在于质量保障体系完善。高校开展质量评估,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等措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有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育质量 教学评估 质量保障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就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开展质量评估、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等措施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有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下文针对此进行研究。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的价值追求发生很大变化。人才培养的工具化、适用化追求成为很多高校的主导性价值;文化职能强调适应社会需求但引领作用不大;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注重传统教育质量观而对创新性认识不足;把本科专业教学等同于职业技术培训,片面地以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等,都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实施质量工程计划,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切实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围绕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行使展开的,通过对权力的配置和运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调配及相关制度建设,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1]。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与变化,教育质量标准发生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既需要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又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及较高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时代诉求下,高等教育质量诉求必须适时调整、改善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应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人才培养要出高质量;应坚持教师的主体地位,保证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保持良性态势;应推动发展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做好服务社会的智力支撑;应坚持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这样的教育质量诉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更完善与健全。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一)明确的质量意识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前提

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与服务社会的质量。在高校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质量保障工作面临不同阶段性任务和特点,必须根据特定阶段现实情况,抓住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和问题,这是高校提升质量的策略选择。质量意识是做好质量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质量意识,才能形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自觉。当追求质量的意识内化为高校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职业理想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就有了坚实的根基和切实的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点和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没有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质量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满足社会需要和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必须努力把学校各项工作最终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二)完善的质量制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实施目标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质量制度,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法。高校要坚持目标引导,合理构建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引导二级院系开展和落实工作。目标是方向,科学合理的目标对二级院系发展能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同时促使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自我加压,提升质量。其次高校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过程管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目标先行,但过程管理弱化,最终导致管理制度无法落到实处。最后,目标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目标考核的绩效激励。科学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是目标考核机制实现的关键,使工作实绩与教师的合理利益挂钩。同时建立绩效奖惩机制,有助于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改变高校行政机构人浮于事、教师重个人科研业绩而忽视教学工作的现状。

(三)构建科学的学科专业结构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自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难以满足。简单地说,就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日益加速变化的社会需求不一致。高校专业从初期的新专业到特色专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从师资到科研成果均需长期积淀,仅从适应社会需求的角度建设专业,是不符合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律的。同时,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学科组织的发展为基础,基于专业结构建立的基层学术组织是导致我国高校专业调整困难的主要原因。学科和专业是高等教育发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的基本载体,构建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是增强高等教育功能的基本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把学科作为实体性基层学术组织,各学科为本科教学提供各自学术领域的课程;把专业看做课程的组合,以虚拟组织的方式在院系平台上运作。这样的调整使专业设置更科学合理,有利于培养综合性人才。

三、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活动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质量评估有利于强化高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

建立质量评估机构,以“评估、认证、审计等多种方式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这是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已进行过多次本科教学评估。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其中2003年到2008年持续开展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产生广泛的影响。从2003年开始,全面展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隶属关系等情况分别设置不同标准的评估方案,对多所高校进行评估。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顶层设计。2013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表明审核评估指导思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纵观高校开展的多轮评估,尽管侧重点不同,评估主体变化,评估重点不一,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多轮教学评估的根本目标,就是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评估的最终目标是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质量评估有利于促进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与分类指导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提出,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在设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经过长期规划、重点建设的“985”、“211”高校与普通地方高校之间差异显然是明显的。对于不同类型高校如何定位、如何设计不同发展前景有很大差异。持续开展的质量评估有利于促进对高校的宏观管理与分类指导。每一轮教学评估根据不同要求,对高校的不同层面都产生影响。高校对质量评估政策的不同应对与理解,影响高校的未来发展方向。部属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现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高校目标定位与发展方向差异明显,这些差异性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理念。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的质量评估工作对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质量管理与监督等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从根本上讲,高校如何科学定位,突出优势与特色,明确发展方向是评估的目标所在。确定一所学校的发展目标,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教育整体规划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因此,持续开展的质量评估工作就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高校的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各类质量制度建设。

(三)持续开展本科教学评估,评估内容多元化,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对于持续开展的教学评估要有正确的认识。评估办法、评估内容、评估重点发生的变化体现了评估理念的变化,这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科教学评估的根本目的是监督、保障及评价教学质量,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各个阶段开展的教学评估侧重点不同,与高等教育教学发展实际状况密切相关。本轮教学评估加上“审核式”的关键词,评估重点在过程评估、过程管理,正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以“严进宽出”和“宽进严出”这个国内外高校最显象的区别为例,近年来国内高校升学压力让中国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往国外高校,主要原因不外乎国内名校入校难,同时家长与学生对于自身接受教育规划的不明确。国外高校高等教育质量高水平與其宽进严出的制度密切相关,入学时进行学科能力诊断,课程学习严格把关,毕业前最终素质把关等措施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都保持高质量标准。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持续开展的教学评估,其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走向多元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高校自我评估、社会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等多元化评估的开展将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驱动力量。积极推进高校自我评估,变被动的被评估为以自主评估为主体的主动评估;实施目标管理,开展绩效评估,逐步推行淘汰制度等,这些措施对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权力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16.

[2]苏永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价值冲突与整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19.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312/t20131212_160919.html.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区域文化与地方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研究”(2016SJD630188)。

猜你喜欢
质量保障教学评估教育质量
基于教学评估及反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课改进
高校教学评估成绩影响因素的分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