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澎
摘 要: 当前社科研究国际化的程度和广度不断加强,表现为分工国际化提升,人才培养和流动国际化、科研平台国际化、成果推广和评价国家化等方面。而社科管理人员受人员来源、专业结构、素质差异、主观意识等内部因素和缺乏必要的职业发展和技能培训等外部因素的限制,其对外应用能力已经制约社科研究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从主观层面重视投入,重视职业发展,设立必要标准,建立遴选机制,定期进行培训,以及通过学校间协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带动等方式,促进其对外应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国际化 社科研究 管理人员 对外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承担着文化传承、理论引导、舆论宣传、决策咨询等功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集中地,在整个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社科科研管理人员承担高校科研活动组织、管理、协调和服务的功能,其创新能力和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质量和水平。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呈现出国际化加强的趋势,对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行梳理,查找问题,寻求提升途径。
一、社科研究国际化的表现途径
当前社科研究国际化的程度和广度都不断增强,已经从原有的以项目为依托形成的人员国家化拓展为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合作研究、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国际化,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交流。特别是在“文化自信”的思想指导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力度大幅度加强,并表现为推广科研成果,进行理论创新,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分工国际化程度提升: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国际合作研究派遣44170人次,接受37551人次,出席人员163893人次,综合比2014年增长3%。[2]一方面,随着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国内社科研究工作者参与国际科研分工的深度和广度逐步增强,涉及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另一方面,从项目发布方来看,已呈现常见的国内学者承担境外课题转变为由国内学者负责,联合国外学者完成国内课题的趋势。
2.人才流动和培养的国际化:首先,在学校人才引进的过程中,海外留学经历的影响程度加强,并从普通的海归背景遴选为看重海外名校和著名学科背景。其次,通过科研项目,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人才,成为当前社科研究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原有的各级访问学者资助项目进一步增加,许多高校根据自身条件由学校资助科研人员访学。另一方面,依托项目,采取到国外查阅资料,进行调研等方式完成项目研究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对人才的培养形式也从单一的国外留学转化为多元化、专项化的趋势,提升了人才流动和培养的灵活度。
3.科研平台的国际化程度加强,学者程莹的研究显示,当前中国重点高校与海外联合建立的研发机构/实验室数平均每校有6个,且“985”高校高于“211”及其他学校。国内高校联合国外高校和院所联合建设科研平台,也成为提升科研平台科研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快速方式,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兴起,许多社科研究平台采取国际化建设的思路,特别是在当前的协同创新中心和智库建设中,这种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以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除了包括外交部,国家海洋局、海军指挥学院等多家单位协同建设外,在实际的运行和研究开展过程中,包括美国、加拿大、菲律宾、印尼、泰国、日本和海峡两岸涉海研究院校和机构的著名专家也参与其中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2015年成立的省级重点智库紫金传媒智库也采取全球招聘研究人员的方式进行联合建设。
4.成果推广和评价的国际化:首先,针对成果推广,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和专项建设成立了许多成果输出的渠道,输出国内的优秀科研成果,传递学术思想,如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以及孔子学院作为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在推广中国文化和成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当前国内社科研究评价已经呈现国际化的趋势,一方面,SSCI、A&HCI在学校评价科研成果中占有的权重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外所常用的同行评价、委托评价、社会评价等方法也逐步引入和补充到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中。
综上所述,当前哲社科研的国际化表现出程度高、范围广、方式多的特征,但是相比之下,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对外应用能力偏低,如有的社科研究管理人员难以熟练应用外文检索系统、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短板;有的社科研究人员不了解国外的学術生态环境,在管理制度设计和方法上单一化;有的管理人员则缺乏国际视野,对国外成果转化和宣传机制陌生;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当前社科管理人员整体对外服务能力偏低,难以适应国际化进行的需要,亟待提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如下。
二、社科研究管理人员对外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造成社科研究管理人员对我能力不足的原因很多,综合梳理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
内部原因主要为社科管理人员的结构构成、基础素质和主观意识三个方面:
首先,结构构成包括人员来源和专业构成两方面,一方面,社科管理人员的入门门槛较低,一些学校引进人才的家属安排、本专科生留校任用都可以成为社科管理人员,这样的人员在年龄、基本素质和能力上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专业构成同质性较强,所受的专业训练也大体相同,因此服务的领域和科研视野相对较窄。其次,社科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在语言的应用能力上整体偏低,许多科研管理人员看不懂科研人员的外文论文内容,不熟悉SCI、EI、SSCI检索使用。在对外合作项目和成果的评价和鉴定上准确性、专业性缺乏。第三,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对外服务主观意识不足,大多数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缺乏国际视野,不能够敏锐的把握国际学术动态和趋势,难以为学校的科研人员提供及时的咨询和指导;对于国际学术生态运行机制和科研环境差异了解不足,且不熟悉国际学术语境,“在科研管理和服务制度上相对滞后,特别是面对国际交流、联合攻关、人才柔性引进等问题上政策依据或解决方案缺乏,影响海归人员的科研进度和质量”[3]。此外,社科研究管理人员在管理服务中还存在患得患失的现象,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对“科研进展除了跟个人科研能力有一定关系,更多地还与客观环境的变化有关”认识不够[4],缺乏主观动力去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研究服务环境。
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发展和培训途径:首先,许多高校的海外交流计划仅对专业教师开放,在制度上限制了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熟悉国外学术环境、提升个人视野和能力的机会。其次,高校对科研管理的研究和应用缺乏重视,将科研管理定位在科研的从属和服务地位,未能意识到科研管理的引导作用,缺乏相关的投入。这与国外“注重主辅人员比例,重视研究助理和行政人员的作用”在意识上差异明显。[5]第三、社科研究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定期的技能培训,也没有系统的职业发展渠道,同时没有建立起区域间、高校间协同合作和交流的制度,限制了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提升。
三、优化社科研究管理人员对外应用能力的路径
为适应社科研究国家化发展的需要,需要对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对外应用能力予以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设立必要标准,建立遴选机制:对管理人员对外服务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服务能力予以量化,比如语言的读写能力、口语的熟练程度,或管理人员是否具有留学背景等方面设立必要的准入要求,制定一定的标准,达到要求的方可以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以確保社科研究管理人员的整体质量。
2.重视职业发展,建立培训机制:正如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把美国二战以后的迅速发展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成功的推广应用和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经验的成熟两个因素。[6]学校需要从主观上认识到科研管理人员在学校科研整体布局中的重要作用,重视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管理人员提升个人能力和业务技能的途径,如提供与专业教师相等同的留学和访学机会,帮助社科管理人员熟悉国际科研环境和国外学术语境,掌握科研国际化的特点,开阔其视野,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需要结合自身需要,建立社科管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和学习制度。
3.优化管理机制,倡导协同共享:一方面,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激发社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学校之间有必要建立起社科管理资源共享的平台及合作管理的机制,实现管理工作的协同。比如以区域、学校类型为划分基础,建立联合管理的机制。如区域间高校对具有小语种语言能力的管理人才实现共享等,发挥优质管理资源的引导和带动能力,逐步促进整个社科研究管理群体的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5-19(6)
[2]教育部科技司.2015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4):62.
[3]陈赟畅等.海归人员国内外科研环境差异分析及协同管理策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6):85-88.
[4]林春丽谭广炎.基于人本管理视角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159.
[5]王健.论中国智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改革重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29-34.
[6]刘梅.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十大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