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监测对146例老年2型糖尿病的护理疗效评价

2017-04-17 10:04董桂芬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护理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动态监测

董桂芬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护理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并根据血糖监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对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糖监测的血糖控制情况,可以得出动态血糖监测是改善血糖和控制病情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老年2型糖尿病;动态监测;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42-02

在当代社会,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人群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主。高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有相关研究显示,持续的高血糖以及血糖水平波动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1]。血糖监测是治疗和监测疾病的主要手段,常规的血糖监测不仅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全过程,也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一种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新型血糖监测技术[2-3]。该次研究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为临床疗效和护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均经过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且均进行为期1 d的动态血糖监测,其中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等相关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8.2±4.5)岁,其中男36例,女37例,平均病程(7.68±3.54)年,行动态血糖监测,观察组中单纯2型糖尿病的16例,合并高血压的15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16例,大血管病变的12例,血脂异常的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7.9±4.4)岁,其中男37例,女36例,平均病程(7.72±3.48)年,行常规血糖监测,对照组中单纯2型糖尿病的15例,合并高血压的16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17例,大血管病变的13例,血脂异常的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和观察指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行动态血糖监测1 d,对比其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指测血糖的方法进行血糖监测,连续测量72 h,保证临床研究期间统一患者的食物量和种类以及用餐时间,分别测定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以及凌晨3点的血糖,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选用仪器MiniMed动态血糖检测仪,对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监测,具体方法为:将动态血糖监测仪器的探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葡萄糖经过局部扩散在电极上,每5 min储存一个血糖值,每天记录的288个血糖值与每天监测的4次指尖血糖进行校验,根据动态血糖图谱进行饮食,运动和治疗的调整。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2周后均进行动态血糖监测3 d,通过相关指标评价血糖控制情况。

1.3 效果评价标准

运用患者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血糖水平(MBG),高血糖持续时间(PT≥10 mmol/L),低血糖持续时间(PT≤3.9 mmol/L),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S)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来评判血糖控制情况,所有观察指标均取有完整3 d的动态血糖监测的平均值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和平均血糖漂移幅度,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糖监测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指导其治疗的重要方法。研究指出,血糖波动的危害要大于持续的高血糖,血糖波动会造成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加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胰岛β细胞的功能损伤严重,而减少血糖波动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的损伤。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由探头,发送器和记录器组成的能够持续的监测动态血糖变化的系统[4]。它有效的补充了常规血糖监测方法不能发现的夜间或者无症状低血糖和高血糖的情况。动态血糖监测是通过皮下植入的探针感应葡萄糖浓度,从而提供由每分钟监测的血糖结果组成的每天百组以上的全天血糖动态波动图[5]。动态血糖监测与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结合能够保证血糖监测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周青等人[6]通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8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3 d的动态血糖监测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3 d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糖动态变化规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并且其应用前景较为光明。在该次研究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和常规血糖监测的方式惊进行治疗后的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說明观察组患者经过动态血糖监测来调整治疗方案的方法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好;且在对患者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的过程中患者为出现感染和过敏等不适反应,未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动态血糖监测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了解血糖的动态波动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广阔的视角,运用、饮食和治疗护理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还能够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和调动患者治疗疾病的积极性以及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通过临床研究表明,动态血糖监测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可靠的有待推广的新型血糖监测工具。

[参考文献]

[1] 邹立娜,郭艳宏,李悦,等.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25-127.

[2] 孙玉肖,周嫣,冯芳茗,等.睡前饮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2):14-16,41.

[3] 毕勇洁."3C"系统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11):1040-1042.

[4] Chen Xianying, Fu Maoxiong. The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dynamic blood sugar monitoring application of [J].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2013,33 (2): 491-493.

[5] 赵文州,何陆,于艳,等.年龄导致微刨动态血糖监测异常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6):72-74.

[6] 周青,张晟春,赵春平,等.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质量的作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8):1125-1127.

(收稿日期:2016-09-08)

猜你喜欢
护理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动态监测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与门冬胰岛素30R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分析
急诊留观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评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和预后的临床研究
心理护理对减轻空腹抽血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阿卡波糖联合维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分析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