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俊超
摘 要: 徐培均《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对《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中“红牙”一词的误解;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对《昭君怨·昼永产生庭院》中将“官黄”误校为“宫黄”;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曲解对读者皆具有较大的误导作用。从词语笺注、词作校对、词作释意三个方面分以上三首词作的误读进行纠正,同时,找到词作误读常见的原因,这对我们正确理解原词、做好解读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宋词 误读 秦观 陆游 辛弃疾
宋词在其传播中总会出现种种被误读的现象,即便是研究这方面最著名的专家学者们也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其中词语误解、校勘失误、曲解词意是宋词误解最常见的原因。秦观、陆游、辛弃疾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词作广为传播,他们的词集也深为学界重视,但是他们的个别词作甚至是代表作品却未能得到正确的解读。这里我们选取目前最权威的集子或者选本,分别从词语误读、校勘失误、曲解词意三个角度对秦观《浣溪沙·锦帐重重卷暮霞》、陆游《昭君怨·昼永产生庭院》、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进行刊误,以示读者原作本意的同时,也向读者揭示宋词误读常见的原因。
一
浣溪沙五首·其五[宋]秦观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1]118
徐培均先生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中解释“斗红牙”时,对“斗”的笺注为:“《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二:‘斗,犹凑也,拼也;……秦观《浣溪沙》词:‘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亦拼凑意。”。对“红牙”的笺注为:“红牙,乐器名,即拍板,亦名牙板、檀板,因其色红,故名。《宋史·钱俶传》:‘太平兴国三年,俶贡红牙乐器二十二事。”[1]118
我们认为“红牙”确有拍板之意,但此处所指不是乐器拍板,而是指檀木。
红牙,原指檀木,因檀木色红质坚,故名。后引申为对乐器“拍板”的美称。白居易《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金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2]7537皮日休《二游诗·徐诗》:“轴闲翠钿剥,签古红牙折。”[3]7028《宋史·钱俶》:“俶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绫二万匹、绵十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4]13897《辽史·本纪第三·太宗》:“唐遣使遗红牙笙。”[5]27所指皆以名贵的檀木为材料制成的物品,而非单指拍板。秦观此词中若解释为“拍板”,则“屏风曲曲斗红牙”就是说拍板拼凑成曲折的屏风。词意殊不通,令人费解。
二
昭君怨[宋]陆游
昼永蝉声庭院。人倦懒摇团扇。小景写潇湘。自生凉。帘外蹴花双燕。帘下有人同见。宝篆拆宫黄。炷熏香。[6]181
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将“官”字误作“宫”字。[6]181我们认为这里作“宫黄”讲,词意难以读通,应该为“官黄”。
首先,从版本上来讲,当做“官”字。宋嘉定本陆游《渭南文集》作“官”字。是本由陆游第七子陆遹延请当时杭州著名刻工,用上等白棉纸精刻而成,善本无疑,乃诸家所祖。[7]762明正德本《渭南文集》亦作“官”字。[7]762唐圭璋先生《全宋词》所收陆游《昭君怨》亦作“官”。[8]1595而夏承燾、吴熊和先生所祖不知为何本,将“官”改为“宫”字,书中亦未作注。臆测之,“宫”、“官”二字字形相近,或许乃排版失误所造成。
其次,从词义上来讲“宫黄”一词一般指古代妇女额上涂饰的黄色。周邦彦《瑞龙吟》:“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8]595姜夔《角招》:“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8]2182刘克庄《贺新郎·再用约字》:“浅把宫黄约。细端相、普陀烟里,金身珠络。”[8]2627皆为实证。有时也用来形容黄色的花或者其他植物。如周紫芝《好事近·谢人分似蜡梅一枝》:“香蜡染宫黄,不属世间风月。分我照寒金蕊,伴小窗愁绝。”[8]889辛弃疾《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8]1927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词典》中言“宫黄”又指明黄色的包装纸,并举出陆游这首《昭君怨》为孤证。[9]1595但查阅《全宋词》,皆未发现有相同用法。
最后,观两宋文人所做诗词,“官黄”一词有纸的含义,有时间也代指书籍。王炎《纸被行》:“绝嫌墨客蝇头污,懒入官黄藏蠹鱼。”[10]29791杨万里《送彭元忠司户二首·其一》:“木天须此士,丹笔校官黄。”[10]26156汪藻《吴傅朋以王逸少遗意作游丝之书,古今所无,恨未之见也。为赋此诗》:“官黄临小楷,老笔更沈著。”[10]16504
综上所述,可知陆游此词中当作“官黄”而非“宫黄”。所谓“宝篆拆官黄,炷炉香”的意思就是讲,把篆香上的包装纸拆开,点燃篆香后,将其放入香炉中,香气袅袅。
三
摸鱼儿[宋]辛弃疾
淳熙乙亥,自湖北漕移湖南漕,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1]68
此词作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是年辛弃疾四十岁,他由湖北转运副使调任湖南时赋别之作。同年到任后他所写的《论盗贼劄子》中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为脱口而祸不旋踵。”[12]299再观此词下阙所言“长门事”,辛弃疾所寄托的愤慨还是十分明朗的。
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认为:“此首以太白诗法,写忠爱之忱,宛转怨慕,尽态极妍。起处大踏步出来,激切不平。‘惜春两句,惜花惜春。‘春且住两句,留春。‘怨春三句,因留春不住,故怨春。王壬秋谓‘画檐蛛网,指张浚、秦桧一流人,是也。下片,径言本意。‘长门两句,言再幸无望,而所以无望者,则因有人妒也。‘千金两句,更深一层,言纵有相如之赋,仍属无望。”[13]173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欣赏》中解释“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时认为:“(然后)作者以蜘蛛自比。蜘蛛是微小的动物,它为了要挽留春光,展现出它的全部力量。在‘画檐蛛网句上,加‘算只有殷勤一句,意义更加突出……尤其是‘殷勤二字,突出地表达作者对国家的耿耿忠心。这两句还说明,辛弃疾虽有殷勤的报国之心,无奈官小权小,不能起到重大的作用”。[14]109同样在《宋词鉴赏辞典》中,夏先生所撰的这首词的赏析中也是同样的话语。[15]1273俞陛云先生在其《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说:“幼安自负天下才,今薄宦流转乃借画以寄慨,上阙笔势动荡,留春不住,深惜其归,但芳草天涯,春去苦无归处,见英雄无用武之地。蛛网罥花,隐喻同官多情,为置酒少留之意。”[16]374
唐圭璋先生、夏承焘先生、俞陛云先生皆以为“蛛网”一词有所指,或以为作者自比,或以为暗指秦桧等投降派,或以为代指同官王正之,但我们认为作者这里只是单纯的写景,并无指喻。
首先,王闿运、唐先生认为“画檐蛛网”乃指“张浚、秦桧”一类人,但是以此来阐释上阙时,却多有矛盾。其一,产生句意上的逻辑矛盾。在这首词中,我们先要弄清楚“春”指的是什么。一方面,唐先生所言“春”暗指的如果是宋孝宗,认为辛弃疾所表达的是自己希望得到孝宗信任;“画檐蛛网”则暗指张浚、秦桧在蒙蔽孝宗,希望得到孝宗的信任。这在客观上就出现了矛盾。很显然,在这首词中不管是作者辛弃疾也好还是张浚、秦桧也罢两者的目的都没能达到。但在现实中张浚、秦桧却颇得孝宗信任,而辛弃疾在淳熙六年后却屡遭调遣,得不到统治者的重用。另一方面,如果唐先生所指的“春”是南宋颓败的国势,那么从语意上来说也难以讲通。辛弃疾因自己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无法为挽回国家颓势出力而慨叹“天涯芳草无归路”。但殷勤的“画檐蛛网”(张浚、秦桧一帮人)不管是否能把“春”给留住了,都算为国家尽了一绵薄之力。这与辛弃疾在下阙的本意还是有很大冲突的。其二,就这首词的章法结构来讲,以“画檐蛛网”暗指张浚、秦桧也不太合理。上阙“算只有”一句之前所讲的是作者辛弃疾惜春、留春,但却留春不得;“算只有”一句之后的“画檐蛛网”所暗指的内容则为张浚和秦桧。结构上前后断裂,感转折也太过突兀。更何况不管张浚如何,他的主战思想和秦桧的主和思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把两个人归为同一类似乎也不大准确。
其次,夏承焘先生认为辛弃疾以“画檐蛛网”比喻自己对挽回国家颓势的无奈;俞陛云先生认为是比喻同官王正之对自己的不舍之情。此二种说法在字面上虽然能够说得过去,但却没有客观的依据。其一,查阅“蜘蛛”、“蛛网”两个意象在辛弃疾之前的诗词中的用法和含义,“蜘蛛”、“蛛网”多带有凄凉色彩,甚至指小人,但是以“蜘蛛”、“蛛网”比喻自己或者友人这样的例子却未曾见到。带有凄凉色彩的诗词,如张协《杂诗十首·其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17]169薛道衡《昔昔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17]312张耒《游楚州天庆观观高道士琴棋》:“坏檐破壁秋雨余,蛛网萧萧风满屋。”[10]13387吴文英《瑞鹤仙·饯郎纠曹之岩陵》:“有陈蕃、虚床挂壁。掩庭扉、蛛网粘花,细草静摇春碧。”[8]2876有时“蜘蛛”、“蛛网”也用来比喻小人,如苏拯《蜘蛛谕》:“映日张网罗,遮天亦何别。傥居要地门,害物可堪说。网成虽福己,网败还祸尔。小人与君子,利害一如此。”[3]8250释元肇《二虫诗》:“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补缀曾无功,贪伤不知疲。”[10]36904同时,“蛛网”这一意象也用来形容束缚、牢狱。如梅尧臣《聚蚊》“蛛网徒尔施,螗斧讵能磔。猛蝎亦助恶,腹毒将肆螫。”[10]2740其二,就辛弃疾自己的诗词中所用“蛛网”意象来看,也没有相同的用法。辛弃疾诗文中除了上述《摸鱼儿》外,尚有《绿头鸭·七夕》运用“蛛网”意象:“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8]1976但是此词中“蛛网”乃咏民间乞巧习俗,在诗词中多见,与《摸鱼儿》中之“蛛网”无涉。因此,纵观“蜘蛛”、“蛛网”在辛弃疾之前以及辛弃疾本人诗词中的使用情况,辛弃疾似乎也不太会以“蜘蛛”、“蛛网”隐喻自己和友人。
综上所述,我们以为四位先生似乎解读过度,辛弃疾《摸鱼儿》一词虽有所指,但在上阙之中所言“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一语,只是单纯得借助“蛛网”这一形象来慨叹留春不住的无奈。春天已然过去,这小小傻傻的蜘蛛似乎以为自己可以挽留住春天,却不知道春天已悄然逝去,因此还殷勤地忙碌。如此,就将辛弃疾“惜春”、“留春”却又不得的情感表达了出来,而且不管我们对“春”作何种解读,都不妨碍对此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秦观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3]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脱脱,等撰.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陆游,著.夏承焘,吴熊和笺注.放翁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四川大学古籍所编.宋集珍本丛刊[M].北京:线装书局,2002.
[8]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9]温广义.唐宋词常用词词典[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10]北京大學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辛弃疾,著.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辛弃疾,著.徐汉明点校.辛弃疾全集校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夏承焘,唐宋词欣赏[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4.
[15]夏承焘,唐圭璋,等撰.宋词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16]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