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新城”的崛起

2017-04-17 19:01王远柏
当代贵州 2016年46期
关键词:花溪贵安财经大学

王远柏

从开工建设到现在6年时间,花溪大学城共入驻高校9所,入住学生9.1万人。

这里曾经一片荒芜,如今充满生机与活力。

2010年,花溪大学城开工建设,目前竣工校舍350万平方米,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已经入驻,入住学生9.1万人。

花溪大学城的建设,改善了各高校教学环境和条件,扩大了教育资源。各高校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有效地整合贵州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发展壮大的花溪大学城,努力培养专业人才,助力贵州经济社会發展。

改善办学条件

扩大教育资源

“今年,我们学校招收5220名新生。”看着校园里朝气蓬勃的学生,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毅介绍说,自从贵州医科大学入驻花溪大学城以后,招生规模“更上一层楼”。“以前在贵阳市北京路老校区时,每年只能招收2500多名新生。”

贵州省多数高校老校区校园面积窄,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尤其是省属高校大多建在贵阳市城市中心地段,受城市建设之囿,高校发展面临无可拓展的困境。

贵州医科大学曾经就是典型代表。“老校区面积只有300多亩。”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冯广卫介绍说,老校区空间狭窄、土地资源紧张、教研设施无法拓展,学校越往前发展,整体运转就越不堪重负。

2012年,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高校入驻花溪大学城。经过数年发展,“如今,贵州医科大学占地面积有1800余亩。”冯广卫自豪地说,入驻花溪大学城,在教学环境、条件和软硬件设施得到全面提升以后,学校更名成功——2015年贵阳医学院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

事实上,不仅仅是贵州医科大学,贵州部分高校通过在花溪大学城进行新校区建设和入驻,突破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瓶颈,为师生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9月22日中午,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大三学生李安连在宽敞明亮、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影视制作实验室,剪辑自己拍摄的微电影作品。“现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都很好,我们学习起来很带劲。”她说。

“传播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良好的设备和器材,很多课程成为纸上谈兵,不好开展教学。”传媒学院副院长邹璿介绍,近年来,传媒学院加快发展步伐,建立“现代传播和教育技术实验实训中心”“新媒体科研与实践应用平台”“新闻发言人实训中心”等先进实验平台。同时,在贵州各地建立有7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努力提高教学水平。”邹璿说。

不仅如此,2014年7月,贵州省委宣传部与贵州民族大学共建传媒学院合作项目启动,该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实行部校共建的新闻传播类学院。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长城介绍,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传媒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传媒专家、省内媒体或宣传部门业务骨干开展数十场讲座,多次主持举办国内国际大型传播学会议和论坛,并与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既为传媒业提供智力支持,又为本校学生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和平台。”王长城说。

不设围墙

资源共享

“到其他高校选修课程,既可以完成学分,又可以学到自己喜欢的知识,还能开阔视野、结交新朋友,好处多多。”

赵敏是贵阳中医学院大二学生。每逢周末,她和同学到贵州师范大学上《公关礼仪》课。这是今年她选修的一门公开课。“通过学习,我对很多礼仪知识有了更好的认识。”她高兴地说。

在“不设围墙”的花溪大学城,“到其他大学上课”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2013年年底,贵州省十所省属高校成立联盟,推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资源共享模式。借助同处花溪大学城的优势,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阳中医学院四所大学率先开展起来。

最初,每所高校开设两门互选课程。如今,每所高校开设的互选课程已经增加到八门至十门。两年以来,四所高校共有1.5万名学生跨校选课,取得学分。

“知识文化不嫌多。”贵州师范大学教《公关礼仪》课的教师邓晓倩介绍,大学城多所高校的学生到其他高校上公选课,有利于扩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增长更多见识。

记者采访了解到,花溪大学城各高校推选出来的公选课,都是本校的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比如,贵州财经大学的公选课为《经典广告欣赏》和《社会保障学》等,贵州医科大学的公选课为《贵阳医学院》《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等,贵阳中医学院的公选课为《养生学》《传统保健体育》等。

在花溪大学城,教育资源共享不仅体现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方面。花溪大学城图书馆图书互借模式,也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图书,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财经类图书,贵州医科大学和贵阳中医学院拥有大量医学类图书,实现图书互借,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赖永忠介绍,该校拥有188万余册图书,尤以经济管理类图书见长。“仅仅是跟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进行互借的图书就不少。”赖永忠介绍:“师大学生已经从我们图书馆借走三千余册图书,我们学校学生也从对方图书馆借了不少书。”

此外,贵州民族大学探索出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另外一种模式。“我们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到民大学术报告厅举行讲座。”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巴义名介绍,讲座的内容偏重于民族学方面,体现民族大学在民族学科方面的优势。“大学城其他高校学生来到贵州民族大学学术报告厅听讲座,不但可以增长见识,还能拿到学分。”

下一步,花溪大学城将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整合,实现更大程度的资源共享,电子网络、实验室、食堂等资源也逐步实现共享。

培养专业人才

助力贵州经济发展

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是花溪大学城各高校的职责所在。

为加快推动贵州、贵阳大数据金融发展,今年4月,贵州财经大学与贵阳市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成立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

“贵阳的大数据企业多是从外地引进,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也由企业‘空降,但实操型、基础型人才必须依靠本地提供。目前来看,这种‘接地气的人才缺口也相当大,这是成立大数据金融学院的初衷,希望通过自身的人才培养,解决人才缺口问题。”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院长王作功说,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是一所开放式、创新型学院,课程包括理论专业课和实践试验课。

除了教学之外,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还承接了较多的科研任务,诸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设立“贵州省融资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一期)”,以及为云岩区开展“跨界数据的联通和融合”课题研究等。

为了促进贵安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贵州财经大学还与贵安新区合作共建贵安新区研究院。该研究院以贵安新区建设、发展和改革中涉及的体制与机制、政策与对策、规划与路径等为主要研究内容,承担贵安新区管委会政策研究任务。

跟贵州财经大学一样,贵州医科大学同样利用自身优势,助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企业聚焦贵州这片热土,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然而,有限的人才资源难以满足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需求。2015年,贵州医科大学主动作为,成立大健康学院。

记者了解到,大健康学院开设有健康大数据与分析应用、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专业,搭建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技术开发为一体的产学研综合平台,培养出专业的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人才。

不仅如此,为助力贵安新区建设“智慧城市”,目前,贵州医科大学正与贵安新区、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道,围绕政产学研互动融合,构建大数据、大健康云医院服务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深度融合。(责任编辑/杨 刚)

猜你喜欢
花溪贵安财经大学
花溪之美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王梦媛作品
Analysis on themes of Enemies
A Brief Analysis of Time In A Rose for Emily
沈豪杰、孙占平作品
美丽的花溪
贵安国际数字经济论坛举行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贵安新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