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佳人,诗词织罗裳

2017-04-17 20:17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彭敏武亦姝汉服

她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她饱读诗书,两千多首古诗词的储备量,令同龄人难以望其项背;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

她是谁?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武亦姝。

诗书入腹,优游自若

初看武亦姝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人们难免会想:这个16岁的小姑娘只是一个高中生,诗词水平虽然高于同龄人,但跟在场的研究生或者语文老师较量起来,估计是靠运气过关的吧?结果,她一路走下来,不卑不亢、气定神闲——杀出“百人团”,取得攻擂资格,夺得擂主宝座,势如破竹地摘下桂冠。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仿佛坐知千里,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惊讶:“我对武亦姝的夺冠并不意外,她的实力有目共睹——心态好、有灵气,用‘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的确,武亦姝小小年纪能有此成绩,她的“真实力”占主要因素,而“好心态”同样功不可没。

《中国诗词大会》比赛中有一个环节是“飞花令”,即双方选手根据一个主题词来说出相关诗词,在规定时间内说得多的赢。很多选手比拼时说出了重复的诗句,无法立刻接下去,乱了阵脚。但武亦姝能面不改色,不慌不忙地背出新的诗句。在围绕“月”字吟诗时,她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主持人告诉她这句诗重复了,她立刻说出《诗经》里《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获得场内外掌声一片。

此外,武亦姝在总决赛时的表现也令人惊叹。她的对手是彭敏——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阅读量惊人,几乎拿遍了北大所有的文学奖项,并在节目中连任四期擂主。换作其他人,听到彭敏的戰绩,估计还没上场就开始心底发怵,打起了退堂鼓。但武亦姝不仅没有慌张自卑,反而迎难而上,以强大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实力稳步作战,最终夺得了冠军!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武亦姝的成功,靠发发呆、睡睡觉可得不来。在她的世界里,诗词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别的同学在枕头下面偷藏点青春小说时,她一本《放翁词》不离手;当别的同学只为攻克考卷而背诵诗句,不愿深思时,她却纯粹因为“喜欢”而背——学校自编的《中华古诗文阅读》,全校能背下来的只有她一个人;当别的同学关注着明星生活时,她默默地奉陆游为“男神”,只因她能感知陆游性情中可爱有趣的一面,感受到那种明快、清新的温柔和深情。

她总是沉浸在自己的诗词世界里,站着读、坐着读、有空读、没空挤出时间读。只要你和她聊到古诗词,她就会开启兴奋模式——滔滔不绝的话语、层出不穷的妙想……没有任何人去刻意引导或者鼓动她,这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一切皆因她的那份喜爱和执着。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那个在诗词大会上从容自若、过五关斩六将的武亦姝。

武亦姝,不仅仅会读书

如果你认为武亦姝只是个醉心诗词世界的“诗词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看到她文采飞扬的样子,你可能觉得她偏文科,理科成绩不怎么样。事实上,武亦姝不止在文科上拔尖,理科成绩同样优秀,她还担任了班上的化学课代表呢!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正值学期末,她在北京录制了两个星期的节目,一回到上海就直奔考场。虽然没能及时复习功课,但武亦姝的期末考试成绩照样出色。

在学校里,武亦姝除了学习文化课之外,还有很多自己的小爱好。比如她代表小组发言讲解《浮生六记》的照片,对构图的手法和光影的运用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她每周会读一本中外文学经典作品,还会有感而发写一些随笔和小作;她坚持练习书法,娟秀的字体如花瓣般清丽。在生活中,她喜欢游走于古色古香的镇子,感受着它们褪尽铅华后的宠辱不惊;她喜欢身着汉服,将自己完完全全带入古人的世界里,去体会喜怒与哀乐。

如今,这个小姑娘正在慢慢远离节目带给她的关注度与荣誉,她想多多学习,继续积累经验,然后和她的诗词一起,共生共舞。

不抹浓妆,不盲目追逐潮流,长发素编,汉服飘袂,一张口便能折服众人。武亦姝的出现让我们重拾经典,也让我们在众多虚华中渐渐回神:所谓才华,不过是长久的努力。

猜你喜欢
彭敏武亦姝汉服
汉服新“江湖”
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独特
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独特
被嘲笑过的梦想,总有一天会让你闪闪发光
“诗词大会”总冠军彭敏:三季征程终折桂
上台说汉服
陈理、彭敏、杨元高作品
武亦姝: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词大会彭敏诗书伴我度华年
汉服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