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四中
安徽省三十年水土流失变化趋势分析
刘四中
安徽省土地面积约14万km2,人口约6950万人,人口密度较大,约500人/km2,人多地少,环境容量有限,且地处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横跨三个亚气候带(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丰沛且集中在夏季,尤其是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达到1200~2200mm,夏季暴雨集中,山洪、地质灾害频发。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以山丘区和坡耕地水土流失为主,特别是在一些以花岗岩、片麻岩、紫砂岩等含沙砂砾多的风化物形成土壤的地区,陡坡地土层厚度仅20~30cm,一旦林草植被破坏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速度加快,后果将十分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6000km2,其后一度中断。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逐步走入正轨,1984~1990年治理面积2800km2,平均每年治理面积400km2;1991~2000年治理面积8400km2,平均每年治理面积840km2;2001~2010年治理面积3730km2,平均每年治理面积373km2;2011~2015年治理面积2150km2,平均每年治理面积430km2。
1985~2015年是安徽省持续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治理水土流失的三十年,也是全省各项经济建设飞跃发展的三十年,各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人为活动又会加剧水土流失,此消彼涨,这段时期全省的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是复杂的。为此,本文使用长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安徽省三十年水土流失程度变化趋势。
本文主要采用1985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个年份全省水土流失调查数据。其中,1985年数据为省水利厅卫片解译成果;2000年数据为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并经《安徽省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公布的数据;2010年采用《安徽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报告系列—第五卷水土保持情况》公布的数据;2015年数据为编制安徽省水土保持规划采用的数据,该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支撑,以安徽省高分一号遥感影像、OLI遥感影像、1∶5万数字化地形图和国土二调资料作为主要数据源,从中提取全省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信息,并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地形地貌成果中的坡度数据,根据水土流失评价模型,由植被覆盖度、坡度以及土地利用提取水土流失信息,并对获取的水土流失信息进行野外实地抽查验证后得出的成果。
为了保持各个地市统计数据的前后一致,本文对历年数据的行政区划统计口径进行统一,具体如下:将原巢湖市的各县进行拆分,小巢湖市(居巢区)和庐江县并入合肥市,无为县并入芜湖市,含山县、和县并入马鞍山市;寿县从六安市分离出来并入淮南市;枞阳县从安庆市分离出来并入铜陵市。
1.水土流失总面积变化
根据四个年份水土流失调查数据,1985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含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面积)分别为27996 km2、18775 km2、13899 km2和12447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分别为19.98%、13.40%、9.92%和8.88%,呈显著递减趋势,从全省平均每年减少面积来看也呈递减趋势。详见表1。
表1 安徽省水土流失面积变化趋势表
合肥、芜湖、铜陵、安庆、黄山、滁州、六安、池州、宣城九个市呈递减趋势,马鞍山市、宿州市呈递增趋势,蚌埠、淮南、淮北三个市呈波动变化。
2.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变化
中度以上水土流失包括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四种程度,属于侵蚀程度比较严重范畴。安徽省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变化趋势表
由表可知,1985年、2000年、2010年、2015年4个年份全省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8454 km2、5120 km2、6974 km2和5314 km2,呈明显波动趋势。对于各个地市,除铜陵市、安庆市呈现递减趋势外,其他地市呈波动、增加或无明显变化。可见表1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呈现递减趋势主要是由于轻度面积大量减少所致。总体上来看,1985~2015年全省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140km2,减少了37%,平均每年减少105km2。
根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导则》中的重点治理区使用指标,结合全省特点进行水土流失程度评价。本文将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比例超过30%且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比例超过30%(简称双30以上)定义为水土流失很严重,双20以上为较严重,双10以上为严重,双5以上为一般,剩下为轻微。分析评价成果如表3所示。
表3 安徽省水土流失程度评价变化趋势表
由表3可知,4个年份全省水土流失程度评价呈递减趋势,其中蚌埠、淮南、淮北、阜阳、宿州、亳州六个市一直保持轻微程度没有变化,合肥、铜陵、安庆、黄山、滁州、六安、池州、宣城八个市保持递减,仅马鞍山市加重,芜湖市呈波动趋势。
水土流失量的计算比较复杂,而本文主要是对各年度水土流失量作比较计算,为简化计算并以有利为原则,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的上限进行水土流失量的估算,成果如表4所示。
表4 安徽省水土流失量估算变化趋势表(单位:万t)
由表可知,1985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度全省水土流失量分别为每年10303.32万t、7875.87万t、9444.09万t和7629.35万t,呈波动趋势。各个地市中,仅铜陵市、安庆市呈现递减趋势。总体上来看,1985~2015年全省水土流失量减少了2673.97万t,减少了26%,平均每年减少89万t。
1985~2015年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80 km2,成效十分显著,水土流失总面积锐减了15549 k m2,下降了55.54%,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88%;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140 km2,减少了37%;全省水土流失程度呈明显递减趋势,全省水土流失量减少了2673.97万t,减少了26%。但全省中度以上侵蚀面积仍有5314 km2,年水土流失量仍然高达7600余万t,距离建设生态强省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安庆、黄山、滁州、六安、宣城、池州等水土流失高发地区的水土流失量虽有明显下降,但仍属于严重侵蚀地区,而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北、宿州等地市水土流失量几乎没有下降,有的还在增加。可见过去全省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力度仍然不够,也很不均衡。目前全省水土保持规划即将批复,相信以该规划为蓝本,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必将迎来崭新时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30088)
(专栏编辑:江博君)
《治淮》杂志理事会
理事长单位: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
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淮委治淮宣传中心
副理事长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
淮委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局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河海大学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三峡大学
山东省水工机械厂
常务理事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
安徽池州百川液压坝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霍山县水务局
江苏省洪泽湖水利工程管理处
淮安市淮河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水总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理事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河南省石漫滩水库管理局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河南省信阳市淮河管理处
河南省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
河南省信阳市水利局
河南省前坪水库建设管理局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
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
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水利建筑有限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水务局
安徽省霍邱县水务局
安徽省茨淮新河工程管理局
安徽省寿县水利局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霍邱县淮河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安徽省颍上县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安徽省蚌埠市江河水利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
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淮阴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水利局
江苏省泰州引江河道管理处
江苏省扬州市水利局
江苏省洪泽县水利局
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徐州市水利局
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盱眙县水务局
江苏省丰县水利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
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省临沂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水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水利局
山东省滕州市水利建筑安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