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得马长宾崔 蕾陈文武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831304;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
生猪三种重大动物疫病不同免疫组合同时分点免疫对哺乳仔猪生产业绩的影响
王全得1马长宾2*崔 蕾2陈文武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831304;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五家渠 831300)
本试验对生猪三种重大动物疫病不同免疫组合同时分点免疫后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D组 (FMD+CSF同时分点注射)哺乳阶段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成活率分别提高5.09%和20.14%。说明D试验组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指标,可以在生猪生产中推广应用。
重大动物疫病;哺乳仔猪;生产指标
哺乳仔猪阶段是仔猪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最高的阶段,由于初生仔猪免疫力的先天不足及机体抵抗力低,易引起疾病的发生,如果诊治不及时,更易造成仔猪的死亡。因此,哺乳阶段对仔猪进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尤为重要。
疫苗接种是控制仔猪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当前,主要从抗体水平高低、抗体水平消长规律和免疫副反应情况来评价免疫效果[1],而哺乳仔猪阶段是仔猪生长发育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哺乳阶段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等生产业绩也应纳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中来。本研究通过检测免疫后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等生产指标改善情况,更客观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为免疫程序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1 试验动物
选取胎次、体重和遗传背景相近的母猪和日龄、体重相近的仔猪80头,由103团某规模化猪场提供。
1.2 试验设计及分组
将80头仔猪随机分成8组(表1),每组10头,15日龄进行首免;FMD、CSF、HP-PRRS、生理盐水注射剂量分别为2 mL、1头份(2 mL稀释液)、1头份(2 mL稀释液);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于0、15、28日龄检测体重,计算哺乳期日增重;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于28日龄统计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表1 试验分组
1.3 测定指标
主要测定指标为哺乳阶段平均日增重、平均成活率。
哺乳仔猪在0日龄、首免(15日龄)、28日龄分别进行称重。称重前一晚上24:00点开始将饲料撤除,但保留饮水,至第二天早上8:00点(即饥饿8小时)开始各组一起分别称重。每天准确记录每栏猪死亡及病况等。
1.4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经Excel 2003初步整理后,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哺乳阶段生产成绩见表2。由表2可知,在初生重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哺乳期结束时,A、B、D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250.71 g、250.36 g、258.21 g,C、E、F、G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23.93g、224.64g、228.93g、230.71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为245.71 g。B、D、G组哺乳阶段成活率分别为81.41%、86.67%、85.41%,C、E组哺乳阶段成活率分别为74.42%、73.14%,对照组为72.14%。
表2 哺乳阶段生产成绩比较
各组哺乳阶段平均日增重的差异见图1,各组哺乳阶段平均成活率的差异见图2。从图1可以看出,A、B、D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C、E、F、G组平均日增重均低于对照组。从图2可以看出,C、E组与对照组平均成活率基本一致,B、D、G组与对照组平均成活率差异显著。
当然这些试验样本的检测数据不能完全等同于整个猪场的实际情况,因为该研究试验样本有限,同时也没有对保育阶段生产业绩进行检测,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试验组疫苗免疫对仔猪哺乳阶段生产业绩的影响情况,特别是在综合所有样本数据的时候,它可以反映疫苗免疫对仔猪生产影响的一些实际情况,因此这些数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⑴本试验表明,试验D组(FMD+CSF同时分点注射)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指标,哺乳阶段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5.09%(12.5 g/245.71 g);平均成活率试验D组比对照组高出 14.53个百分点,提高20.14%。试验G组(FMD+CSF+HPPRRS同时分点注射)哺乳阶段平均成活率比对照组高出13.27个百分点,提高18.39%,然而平均日增重G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6.10%(15 g/245.71 g),原因可能是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的副作用引起仔猪采食量降低,影响了体重增长。
图2 各组哺乳阶段平均成活率的差异
⑵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C、E组和对照组哺乳阶段仔猪成活率均在70%~75%,然而成活率低的原因并不相同。试验C组为口蹄疫免疫组,仔猪对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副反应大,再加上抓猪应激,仔猪出现死亡情况,造成成活率偏低;试验E组为两种弱毒苗免疫组,因为2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反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而且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会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2],所以并未使仔猪免疫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仔猪抗体水平,致使感染其他病毒病或细菌病引起仔猪死亡,从而导致成活率偏低;对照组(H组)并未注射任何疫苗,完全靠仔猪自身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来抵抗各种疾病的侵袭,由于哺乳阶段仔猪免疫系统无法在短期内完善起来,当病毒、细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来袭时,很容易感染仔猪,从而引起仔猪死亡,最终导致成活率偏低。
⑶近些年来,一些学者对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两两组合和三种疫苗同时免疫效果进行了大量研究[3-5],这些研究均从抗体水平消长规律、抗体滴度高低、免疫副反应情况来评价各种组合的免疫效果,却忽视了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成活率等生产指标,从而无法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各种组合的免疫效果。如果在抗体检测的基础上,统计试验过程中猪群平均日增重、成活率等生产指标的改善情况,则能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价各种组合的免疫效果。
[1]卢景,陆承平,段振华.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组合对猪的免疫效果评价 [J].畜牧与兽医,2012,44(1): 76-79.
[2]赵显龙,杨保国,刘家欣.影响猪群免疫效果的因素[J].农民致富之友,2009(6):43.
[3]任宇斓,于厚军,蒋文生,等.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同时分点免疫效果观察与分析[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5):67-71.
[4]陆国林,陈伟杰,洪建伟,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疫苗分点同时接种免疫效果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9,28 (5):28-30.
[5]华树明.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与口蹄疫、猪瘟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对口蹄疫、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试验[J].浙江畜牧兽医,2008, 33(4):6-7.
S858.28
A
1673-4645(2017)03-0061-03
2017-01-05
2012年农六师五家渠市科技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214号)
王全得(1983-),男,汉族,甘肃永登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E-mail:252783957@qq.com*
马长宾(1982-),男,汉族,山东莘县人,硕士,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的防控工作,E-mail:cbinm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