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新
春三月 话延年
文|赵立新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三月是指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四季之首,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就是说人体须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自然互相平衡才能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健康长寿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而面对身体各项生理机能的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的逐渐减弱,老年人应如何追寻春天的脚步来养生呢?
阳气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动力,人至老年,阳气逐渐虚衰,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动则阳气生”。春天,自然界的阳气呈升发态势,人体应该借助这一天时顺时而养。18世纪法国著名医生蒂索说过:“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比较缓和的锻炼方式,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但我们不主张过度活动,“劳则耗气”,过度活动反而损耗刚刚生长的阳气,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应以感觉动不费力、不喘大气、不出大汗为宜。春天多风,还要注意不做顶风运动,不要让风直接刺激到咽喉。老年人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应在太阳升起之后为宜,锻炼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适当调整活动持续时间,有序、有度、有恒心的锻炼效果最明显。
老年人的胃口非常重要,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关乎全身功能的进退,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卷四《不食》一篇中所言:“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应势虽重而尚能挽,不能食者,病虽轻而险至延剧。”因此,在饮食上,注意营养膳食的合理性搭配,才能使胃气生之有源。春季多吃新鲜的时令蔬菜,与自然相融,有利于护养胃气,春笋、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老年人五脏虚弱,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在饮食中加一些中药进行调补。如表现为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等气虚体质者,可选择西洋参、黄芪等以益气;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或有贫血者等血虚体质者可选择阿胶、元肉等以养血;平时怕冷、四肢发凉、夜尿频繁等阳虚体质者,可加用肉桂、肉苁蓉等以温阳;时常手脚心潮热、夜间盗汗明显等阴虚体质者可选择枸杞、女贞子等以养阴。养生保健并非一味滋补,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做到补而不滞,滋而不腻,阴阳平衡,气血流通,才能达到防病抗衰的目的。同时,还要观察大便的情况。便秘会影响老年人的食欲,用力排便也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加重,易发生变证。中医认为腑气不通,气机不得下泄,浊气必上攻正是这个道理。俗语“吃得下,拉得净”亦是健康的标志。
老年人发病多以虚为主,气血虚衰,气血运行不畅易于瘀滞,造成血脂、血糖、血压等代谢异常问题,同时也是加速人体衰老、导致痴呆的罪魁祸首。老年病缠绵难愈,正如《丹溪心法·六郁》中指出:“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弗郁,诸病生焉。”时常搓搓双手、举举双臂、揉揉胸腹、捶捶腰背、拍拍经络,有助于调和气血、舒筋活络,也可选择中药红花、艾叶、伸筋草、透骨草等药物煮水泡脚,可加速身体血液流通,利于阳气升发。三七粉活血化瘀,可谓血管清道夫,也可配党参、黄芪等补气活血,加强益气活血通络作用,有效防治血液粘稠,“不通则痛”,不要等到需要安放支架、搭桥才后悔。春天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人们应顺应阳气升发的特性改善不良情绪,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保持心情舒畅,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所发事情,尽量做到“难得糊涂”,培养多种生活情趣,让良好的情绪成为有助于健康的力量。
老年人常常多种疾病并存,预防保健及正确的治疗是延年益寿的法宝,既要生命的长度,更要生命的宽度,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
赵立新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 曾获“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首届“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河北省第二届名中医”等荣誉称号。